“这就如同国子监的情况一样。”
“洪武年间的监生,不用参加科举,都有很多人能够身居高位。”
“然而越是往后,监生为官的就变得越少。”
“因为监生在学识上比不过科举出身的官员,那么愿意入学国字监的士子也就变少。”
“如此循环,则监生在我大明广场之中比例也就越发变少。”
朱祁钰知道,官场之上一直存在一条鄙视链。
进士出身的官员,鄙视监生出身的官员。监生出身的官员,鄙视吏员出身的官员。吏员身的官员,鄙视捐钱出身的官员。
“朕以为,治民先治官,治官先治吏。”
“唯有吏治清明,天下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唯有百姓能有衣食,则我大明江山社稷才能永固。”
既然已经对于吏员的各方面做了分析和说明,那么朱祁钰也认为到了该做总结,该拿出具体监管办法出来。
“吏员粮饷微薄,且由官员雇佣,其粮饷不足以维持生计,亦常有被拖延克扣之事发生。”
“朕以为,吏员既然握有公权,当食皇粮,而非是官员之私人雇佣。”
“对此,朕今日便彻底赋予吏员以朝廷公职。”
“各地吏员之粮饷,皆不可少于四十石。”
“仓禀足而知礼仪,生活难以为继,则必然会伸不该伸之手!”
朱祁钰这是保证了吏员俸禄的底线。
“陛下,若是吏员粮饷由朝廷发放,则将会是一笔不小开支,则国库会有拖累之嫌。”
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陈循,显得很是焦虑。
之前吏员的粮饷都是各地官府发放,要是真的像朱祁钰说的那样,那么户部和陈循的担子就会变重。
“折合我大明粮价,便是一个吏员的一年为二十两白银。”
“微臣执掌户部,我大明在籍户口人数在六千万左右,按照官民比例为一比一千,那么文武官员的数量则在十万左右。”
“而吏员数倍于官员,就算人数五十万,一年下来光是俸禄就要额外增加一千万两。”
“我大明税收一年不足千万,则吏员就要花去全部!”
陈循的神色很严肃。
因为作为天子的朱祁钰动动嘴,就会让作为户部尚书的陈循跑断腿。
直接由朝廷发放吏员的俸禄,虽然可以加强对吏员的管理,可是这样一来户部就会压力太大。
“端人碗,受人管。”
“吏员俸禄由朝廷发放,那么朝廷就可以要求其公正严明,也就是断了他们以粮饷微薄而贪腐之理由。”
“如此一来,吏员便必须接受朝廷交换,凡是作奸犯科者便以律法制裁。”
吏员们不是给自己贪腐素腐败找借口吗?
朱祁钰就是要断了他们的借口!
“我大明县令一年俸禄为九十石,折合白银四十五两。”
“民间百姓岁入在十一二两左右。”
“吏员俸禄高于百姓,而少于县令,则可以养家糊口,有彰显官吏有别。”
朱祁钰给吏员们规定的粮饷,两到三倍无平民百姓,也算不上苛刻。
一个吏员的粮饷可以养活两到三個家人,如此总好过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在土里刨食。
要是还不知足,朱祁钰相信有大把的人愿意转农为吏。
“至于国库岁入全部用以吏员粮饷,朕以为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吏员管辖百姓,本就是受百姓供养之人。”
“况且就算朝廷不给吏员发放粮饷,吏员就会各种巧取豪夺,最后受害的还是百姓!”
朱祁钰这是坚信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给吏员发放粮饷,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朕还决定,今后无论是官是吏,朝廷皆只发放钱粮布帛。”
朱祁钰这一句话刚出口,群臣的眼中就不由得散发出光芒来。
只因为朱祁钰这个决定,对于官员们有利。
要知道明朝皇帝很不厚道,他们在官员的俸禄发放是也是耍无赖。
明朝的初期用宝钞替代部分俸禄,后来宝钞滥发过后成为一堆废纸。
再然后用胡椒和苏木来抵消,而自从郑和下西洋后胡椒和苏木泛滥成灾,官员的俸禄也就相对贬值不少。
何况发放的苏木和胡椒,还需要官员自行变卖成钱粮。
在讲究士农工商的封建时代,这无异于让官员们斯文扫地,更是严重践踏了官员们的自尊心。
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还在用苏木和胡椒给官员发放俸禄,还逼得几个官员活不下去而上吊自杀。
朱祁钰这一次规定不再以苏木、胡椒来替代俸禄,这是让利于群臣。
至于用粮食和部帛来替代,群臣也是乐于接受的,只因为在古时候它们都是硬通货。
粮食可以用来果腹,布帛可以用来穿戴。
“对于吏员,朕以为不可断了他们上升之通道。”
“品级如知府,当为吏员仕途之上限。”
朱祁钰深知阶层固化的可怕性。
吏员若是能够执掌一府,那就是给与他们以希望。
“而且朕既然进一步,那么吏员便必须要学会退一步。”
“今后凡是吏员贪赃枉法,朕亦绝不轻饶!”
“该杀的杀!”
“该祸及家人的,其子孙后代也别怪朕严峻刑法!”
朱祁钰这是恩威并施。
“王卿,都察院今后当对待官吏一体!”
朱祁钰更是直接点名王文,让都察院加强对吏员的监督。
“今后无论各地巡抚还是巡按,必须指定每年弹劾官吏人数,朕不想再看到老好人!”
“凡是都察院御史上书弹劾官吏之文书,直接呈送司礼监,不用再经过通政司和内阁之手!”
朱祁钰这是做了硬性规定,也提高了都察院的地位。
因为奏章直送御前,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朱祁钰这是联想到后世,廉政公署就是因为其办案的独立性,所以才能有效遏制贪腐发生。
朱祁钰这是属于抄作业。
“臣领旨!”
都察院权威的加强,就是王文这个左都御史的权柄加重。
所以当朱祁钰宣布这一决意之后,王文是满心欢喜的接受了皇命。
……
散朝之后,朱祁钰单独把陈循和王文留了下来。
“朕也知道户部的担子很重,然而由朝廷给吏员发放粮饷又势在必行。”
看着一脸闷闷不乐的陈循,朱祁钰满是安抚之言。
朱祁钰不可能事必躬亲,他必须要借助大臣的力量来治理天下。
“陛下如此恩德,臣本来是该代表同僚高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