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然晓得,但是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学习呀。”赵佶笑道。
“呃。”韩瑞愕然,不敢苟同,不管怎么说,赵佶毕竟是皇帝,他肯定觉得自己是对的,哪有教育别人要尊重事实真相的道理。
见到韩瑞不吭声,赵佶也不生气,又追问道:“韩少年,听闻那首诗是你所做,可否赐教一二。”
“不行。”韩瑞断然拒绝,笑眯眯道:“陛下,请恕我不奉陪了,告辞!”
赵佶一怔,急忙挽留,韩瑞连连拒绝,扬长而去。
看着消逝的人影,赵佶皱眉,沉吟良久,吩咐小太监,叫来一辆轿车,便乘轿回宫了,回到勤政殿,赵佶换掉龙袍,披上了便服,坐在案桌后面,静静的沉思。
不久之后,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道:“启奏陛下,韩少年已经离开京城,估计今晚不会回来了。”
“哦。”赵佶点头,漫不经心问道:“他去哪儿呢。”
“听说在郊外闲逛游玩,与许多纨绔子弟一块儿。”小太监汇报道。
“嗯,朕知道了,退下吧。”赵佶挥手道。
“遵旨。”小太监悄悄退下,赵佶又陷入沉思,片刻,轻轻叹了下,拿起毛笔蘸墨,继续批阅奏章。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韩瑞搅了雅兴,当夜赵佶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早早的醒来,洗漱一番,换了身衣裳,便出门而去。
沿途之中,遇到巡街护卫的禁军,恭敬施礼问安之余,也有几分好奇,不知道昨天,才刚刚登基称帝,新鲜劲尚未散尽,为何突然跑出去游玩。
带着几分疑惑,赵佶驾驶着轿车,悠哉而行,很快就来到京城北郊区域,一处荒芜偏僻的草坪,赵佶停了下来,望着眼前的景物,嘴角翘起一丝弧度,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赵佶的注视下,一个身材削瘦修长,穿戴整齐的青年,牵着一匹骏马,正在骑行,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韩瑞停下来,侧望过来,看了眼,便低声嘀咕:“又来……”
赵佶笑了笑,迈步上前,来到青年的身旁,拱手笑道:“韩公子。”
“啊。”韩瑞一呆,有点儿懵圈,怎么又碰到赵佶了,难道说,冥冥之中,这厮一直派人跟踪自己?想到这里,韩瑞额头冒汗,暗骂自己愚蠢,居然忘记了这茬,幸亏自己没有出府,要是在京城闹市,被官兵给抓住,那乐子可就大了,不过……
韩瑞偷瞄了眼赵佶,微笑道:“原来是皇上,深更半夜,您出来赏月吗。”
“不仅如此。”赵佶笑呵呵道:“朕还想邀请韩少年一聚,赏月聊天……”
韩瑞哭丧着脸,迟疑道:“陛下,臣……”
“怎么,韩少年不愿意?”赵佶笑眯眯道。
“不是,是臣身体不适,恐怕……”韩瑞推诿,这借口实在是太差了,稍微有点儿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是借口。
赵佶微笑,温和道:“朕晓得,韩公子是担心朕不高兴吧。”
“呃……”韩瑞迟疑,不知道赵佶到底知不知情,不然也太坑了。
“你呀,想太多了。”赵佶笑道:“朕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是昏君、暴君,岂会因言获罪。”
“那是自然。”韩瑞顺势拍了记马屁,笑道:“天家圣明,自有明断。”
“韩少年,你这话,有点儿虚伪。”赵佶淡声道:“不过,朕喜欢。”
韩瑞摸了下鼻子,讪笑两声,也不搭腔,目光四处搜寻,看了眼远方,有几分失望。
“咦,你看那棵树。”
“咦,怎么回事,怎么会枯萎了。”
突如其来的惊讶声音,令赵佶循声望去,只见在数百米外,那颗参天古木的树冠上空,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苍翠欲滴,风吹日晒之下,绿油油的叶子迎风招展,飘动起舞,美轮美奂。然而此时此刻,却有点儿凄凉的味道,树叶纷飞,从枝杈中落了下来,像是雪花般纷纷扬扬洒落,落了满地的黄白,煞是好看,可是却无人欣赏。
赵佶轻皱眉头,轻声道:“这棵老树,有什么故事吗?”
“有呀。”韩瑞笑嘻嘻道:“不仅如此,而且还是千古传颂的佳话,历朝历代,多少名臣贤士,都对它赞誉有加……”
韩瑞滔滔不绝的诉说,赵佶慢慢的听了进去,眉头舒展,嘴角泛起了微笑,轻声道:“韩少年,你知道,朕为什么选择这座山作为行宫吗?”
“臣不知,或许因为清净?”韩瑞猜测道,毕竟,这座山的位置不错,周围群峰迭秀,树木葱茏,山脚下又有一条蜿蜒河流,水流潺潺,风景优雅。
“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山林幽寂,鸟兽绝迹,比较符合朕的心意,也比较适合潜心苦读。”赵佶笑道。
“那就祝陛下心想事成。”韩瑞敷衍道。
“借你吉言。”赵佶微微一笑,又问道:“对了,昨天在宫宴上,朕看你写字不错,不知道,可否再为朕磨墨?”
“啊,臣……”韩瑞迟疑。
“怎么,莫不是害羞了。”赵佶笑呵呵道:“若是害羞,那就罢了。”
“谁说的。”韩瑞撇嘴道:“既然陛下诚心邀请,臣又怎能辜负厚望。”
赵佶笑了笑,伸手指去,示意道:“那边有张石桌,你去搬来,帮朕研墨。”
“遵命。”韩瑞转身走向那边的亭子,取来砚台砚台之类的工具,把墨锭放进去,然后打量了下石凳,摆放的位置,似乎有些讲究,考虑了下,决定先试一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韩瑞干脆提着笔,沾了点墨汁,凝神细琢磨起来,过了片刻,才缓缓的写下三个大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