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大事,自不可能一言而决。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魏王擂鼓聚将,举行军议。
此次亲征,拓跋珪并不打算亲临前线、亲冒矢石,亲征只是为了都督诸军,不然,一定会发生大肆奸yin掳掠的野兽行径。
另外,也是希望籍此机会培养更多将帅之才,以为助臂。
在魏王看来,所谓名将,就是通过一场场大小战事历练出来,常遇春、徐达、完颜娄室、哲别这些粗识文字的小将,无不是吊打熟读兵法的大将。
游牧民族可能治国欠缺,但却从来不缺名将,指挥过三次小战的魏王,越来越赞同伟人“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的观点。
究其根本,将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
军中重将到齐,拓跋珪先是侧目望一眼外间情形,守备、巡逻井然有序,收回目光,表情肃穆:“建义将军,请为孤与诸将详述库莫奚、契丹二部情形”。
据白鹭司呈上的情报,契丹人、奚人的势力并不像魏王想象的势弱。
对于契丹这个载入史册的名字,拓跋珪不敢不重视,若是有所小视,只怕会如阵图皇帝折戟沉沙。
魏军可没有驴车,魏王也没有太宗皇帝驴车漂移的本领。
说归说,闹归闹,实际上,契丹自始至终都算不上弱,武周之时,契丹首领孙万荣设伏,全歼清边道行军总管王孝杰所率前锋。
一代名将,饮恨东硖石谷。
时间向后推移三百年,契丹人建立辽国,一度令大宋患上恐辽症,皮室军、属珊军更让杨家将广为流传。
不说契丹,便说奚人,也是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奚族萧氏,终辽一朝,世代显贵。
赖于之前多番打探,拓拔遵对二部情形掌握的相当通透,侃侃而谈:“库莫奚、契丹二部俱为宇文鲜卑之余种,建元三年345年宇文逸豆归兵败辽东,慕容皝收降宇文鲜卑五万户。
余部三万户奔逃塞外,苟合土着,一部称库莫,意为沙子,所部居于松漠;一部称契丹,意为镔铁,所部居于绕乐水与大辽水之间”。
拓跋珪颔首,犹记得上学时导师讲过,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四个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都是出自东胡一系。
不过,拓跋鲜卑离开大鲜卑山嘎仙洞已经数百年了。
自檀石槐逝,鲜卑分裂以来,其内部斗争相当激烈,东部鲜卑诸部连年攻伐,辽东鲜卑慕容氏先后吞并了辽西鲜卑段氏、宇文氏,建立燕国。
中部鲜卑为拓跋鲜卑一家独大,西部鲜卑呈三足鼎立之势,河西鲜卑、陇西鲜卑、西海鲜卑吐谷浑皆欲称雄西北。
若说此前拓跋珪意在掳掠丁口,在听完二部的起源后,产生了更深的想法“若是以契丹人、奚人组建一支骑兵,放在辽地,牵制燕国,定可减轻代郡、云中的压力。”
想到这里,拓跋珪精神略显振奋,郑重问道:“具体情况如何?丁口、兵马……”
“奚族有五部,分散而居,君长称俟斤,合众十万上下,成丁三四万,各部以五百人持兵卫牙帐”拓拔遵认真禀道。
“奚人战力如何?”
“据斥候奏报,奚人善射猎,逐水草而居,想来不会太弱”。
了解清楚奚族情况,拓跋珪心念一转:“说说契丹吧!”
反正已经是千里远征,魏王也不在乎多树敌,打得过收部众,打不过回盛乐。
“契丹有八部,部落首领称夷离堇,八部结为联盟,兵力、丁口皆在奚族之上,牙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
每隔三年,八部首领乘白马齐聚大辽水举行秋弥,召开选汗大会,选举联盟首领可汗,凡有征战、遇黑白灾,可汗与诸部首领共同决议,兴兵动众,必合符契。”
拓跋珪听完,暗暗心惊。
民主选举、部落联盟、共同议事,典型的军事民主制,如今的契丹,一点都不落后。
后世金国便是以军事民主制起兵,于短短十三年,吞辽灭宋。
“据辽地商贾说,契丹人逐水草放牧,驰逐弋猎,悍勇尚武,不亚于我大魏勇士。”
闻拓跋遵之言,魏军诸将面上表现的相当平静,甚至有人跃跃欲试。
军队没有恐辽症、恐燕症,对于拓跋珪而言自然是极好的,含笑问道:“如今契丹可汗何人?可是姓耶律?”
忽然冒出的耶律,让拓拔遵怔住,
左思右想不明其意,思虑良久方才答道:“现任契丹可汗出自羽陵部,其名信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