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北原城外。
实际上,八月初,常年与胡人打交道的陈忠和就已经发现天胡蠢蠢欲动,将要入侵北原,所以他一直在思考破敌之策。
果不几天,天胡如约而至,但过程与他想的完全不同,天胡并不攻城,只盯住了朝廷的粮草打劫,而后守着粮草,谁伸手打谁。
陈忠和与胡人打交道二十多年,深知其战法精髓,利弊。一交战便摆出犬牙交错,玉碎瓦烂的态势。
打定了主意要天胡十六部有来无回。
天胡首领并不知与他对敌的是何人,是何战法,还以为领军之人是个菜鸟。结果一时不察着了道,进退不得。
战斗很快在土山下的平川口打响。
双方兵力想当,战斗力相当,战斗犹如惨烈的绞肉机,两军每次激战,都各自伤亡惨重。
一开始,天胡首领本想打个胜仗,见好就收,带着大批粮草扬长而去,可几场激战下来,双方阵型已是犬牙交错,若此时撤退,不但会被尾随掩杀,并且撤退的话,劫来的粮草无法全部带走。
若不撤退,双方人马又越打越少。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全部葬身此地。
进退两难之际,天胡首领干脆驻扎下来,不时派小股部队外出,抓壮丁回来补充军力。
这个方案有一个巨大的隐患,但此时的天胡首领,心里想的仍是摧枯拉朽正面击败朝廷军,而后趾高气昂离去,根本没把些许隐患放在心上。
天胡首领没将此事放在心上,陈忠和却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当即与吕奉一合计,派出一千铁臂营兵士,分散开来扮成百姓,被天胡小队捉住,混入胡人军中当了壮丁也就是冲锋陷阵的炮灰。
大成二年八月二十九,决战开始。
天胡首领驱使着抓来的万余壮丁,对陈忠的骑兵营发起冲锋,谁知战鼓一响,这万余人当场倒戈相向,在天胡阵营内反冲杀起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万余壮丁,早已被潜伏在天胡内部的一千铁臂营兵士给统一了思想。
虽然天胡十六部兵士善战,但大夏百姓也不是吃素的,这个全民尚武的时代,每个大夏汉子都会一些武艺。
不出所料,堡垒从内部瓦解时往往是最致命的。
这一冲,天胡骑兵的阵营当即乱作一团,恰好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陈忠和指挥着三万骑兵营冲杀过来。
双方近六万骑兵,在土山下的平川反复冲杀了大半天,直到天胡骑兵死亡殆尽,四下搜寻,天胡首领却不知去向。
拷问了幸存的天胡兵士后,方才得知,骑兵营发起冲锋时,首领见势不妙,已经带着数名亲随溜之大吉
陈忠和强势扫清了来犯之敌,重还青河“几”字湾内土地安宁。
到了这一步,陈忠和跃跃欲试,想要过河与青河府一战,彻底平定北方。忽然听闻陛下要御驾亲征,这消息如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令他当场清醒了过来。
陈忠和想起了张玉郎的前车之鉴,自古以来,皇帝最痛恨的就是臣子大权在握,自专自决。
既然不能进,他索性写了战表,将两军战损悉数详写,上报长安,将进兵还是撤军的问题,交给陛下裁决。
第一道战表发完,陈忠和又发了第二道战表,他认为自己大胜,足以携大胜之微,组织大军进一步越过青河,荡平北方,彻底解决李通之患。
朝廷这边,大成皇帝收到战表后,纠结万分,既想一劳永逸解决青河隐忧,又担忧陈忠和不是李通的对手,把朝廷全部家底葬送在青河之眫。
正纠结不下,一条意外的消息帮了忙。
中都的天鹰军攻洛城不下,率众来叩潼武两关,日夜不停攻打。
大成皇帝连忙下令:河西府所驻扎的一万兵马分兵增援两关另派使者入川向安道全皆兵十万,以做后援另急召吕奉率三万铁臂营千里驰援两关,以便陈忠和的骑兵营原地休整,重编后挥师东进。
陈忠和这才得知朝廷遇到了新的难题,心知想要集结重兵平定青河府的想法彻底破灭了。
他唯有长叹一声,原地整编,休息。
九月十五,整编过后的骑兵营奔驰千里,冒着绵绵秋雨,气势汹汹杀到潼关。
刚到地方,人马还没顾上喘口气,就听闻天鹰军撤兵了。
自进入九月以来,连日秋雨不断、遍地泥泞,不利于攻城破关,朱子临不得不下令撤军。
敌人就这样退兵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