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坦克外侧经常有一层反应装甲,所谓栅栏式,就比较简单,其实就是在坦克的外壳焊接一层铁栅栏。
攻击坦克的火箭助推榴弹在碰到铁栅栏后,就会提前起爆,之后形成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因为没有直接作用在主装甲,自然就难以击穿了。
二战期间,很多坦克把床垫沙袋什么的绑在坦克增强防御,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第二天,田季安阵中又多推出来三十多具投石车,程麟因为城墙面位置有限,根本没法增加投石车的数量,但是他指挥府兵,在整个城碟外面套了一层木栅栏。
这个东西制造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使用粗如儿臂的木头绑成宽一米多,厚三层的栅栏,然后用绳子绑在城碟的外面,一般人家的烧柴就能制造。
对方抛射过来的石块击中栅栏以后,大部分的冲力被木栅栏吸收,即使把木栅栏击破,力量已经小的多,无法再对后面的目标造成较大伤害了。
而被击破的木栅栏,很容易就能制作和更换,也不耽误用破碎的栅栏继续当柴烧。
城碟面的木栅栏被击破之后,随破随换,士兵们躲在城碟的后面,就安全多了。
而投石车的前面和两侧,埋立木桩,横架木杆做成炮棚,用来遮护敌炮的打击。
在城墙下面,用大木为梁设立战棚,分为下两层,层是栅栏式的,可以更换,下层用粗壮的木头建立,作为主防御层,保护兵士。
把敌人砲石所能达到范围的居民,一律迁徙到城市中心去,全城没有战斗力的老人和幼年孩子,都集中在节度使府安全的地方。
其余兵士和丁壮,都按照生产队的编制组织起来,参加守城行动,轮流替换。
妇女也集中起来分成几组,负责供应饭食饮水,救护伤员和运输物资。
现在才是陈麟真正的动员,全城百姓都参加了守城的战斗。
田季安认为自己火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他的投石车一刻不挺的发射,城也猛烈的还击。
城碟面不断的被石块击中,全城一整天都能听见木栅栏被击中的“嘭嘭”声。
一群半大孩子,不服刘禹锡的管束,从节度使府里跑出来,拖着小车,捡拾叛军投进来的砖石,送到城墙下面去还击用。
打了一整天,到了晚计算,大约击毁叛军二三十架投石车,杀伤兵力不详。
但是自己这边,除了更换了不少的木栅栏之外,没有人员阵亡,受伤的人也很少,而且基本都是轻伤。
PS:抱歉诸位,今天睡过了,更晚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