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边,还有很多使臣团们不认识的,或是早已经陌生了的旁人。
为首的杨氏长者挺直腰背,朗声说道:“诸君入城后稍作歇息,沐浴更衣,一会宫中自会有人前来邀迎,陛下在玉堂殿要设宴款待诸君。”
这支队伍自然不是刘辩命人组织的,这是这些家族的长者们自己组织的,说是要好好为他们接风洗尘。
心疼后辈子嗣嘛,可以理解。
刘辩现在也没空理会这种不大不小的事情,他现在的首要目的是太学。
自世祖皇帝,也就是光武皇帝刘秀倡兴儒学以来,经学大盛,而自世祖皇帝开始,孝明、孝章等历代皇帝都会到亲自太学讲经、注释典籍,以此来抓住意识形态的最高解释权。
拥有了最高解释权,皇帝就能牢牢把握住社会主流思想,控制舆论,巩固自己的权位。
这个想法在东汉前三位皇帝中都被很好的贯彻实行,然而在之后的皇帝由于是宗室继统,或是自身学识有限等其他各种原因,皇帝亲赴太学讲经的传统逐渐沦为形式,再也没有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能力,也就只能对那些经学传家的各派各家们的渗透听之任之了。
汉灵帝干脆将太学博士拿出来作为筹码,以此取得那些派系们的支持。
刘辩虽然不是个醉心学问的文化人,但是后世而来的刘辩,自然知道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思,所以便存了重整太学的意思,当然,这也是张让为他留下的一笔财产。
于是,以弘农杨氏为首的世家们便活络起了心思,积极做出行动,甘愿退一步,试图从其重整太学之中分得一杯羹。
所有人都知道,太学里的老学究们,都是食古不化的榆木,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利益牵扯,单纯对他们讲道理是讲不赢的,所以只能把他们清理整顿了!
太学不是老刘家一个人的,这关乎到所有清流士人们的共同利益,没人愿意从这里面抽出爪子。
不光是弘农杨氏、扶风马氏,就连一直攀附刘辩的曹操都在主动为此事奔走。
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事情终于见到成效,他们的提议得到了刘辩的高度重视,立即让人拟定奏疏,准备朝议。
对于这些人的斑驳心思,刘辩了然于心,只是呵呵一笑。
太学是一定要整顿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是重整以后该怎么办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该读什么样的书,就轮不到这些人说话了。
这太学创建三四百年,也该有个变化了。
百多年前,太学是皇帝手中用来引导社会意识的工具,所以光武等皇帝能够清名无二。
百多年后,太学却成为了士族挤压皇权,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舆论阵地。
为了拉拢这些人,先代皇帝们主动让出了太学。
士族出身的大儒们在太学取代了光武祖孙三代皇帝好不容易抢在自己身上的职责,拥有了意识形态的最高解释权。
这是爬山虎一样的上升速度啊!
在那个时候,太学生,无论是出身豪强还是寒门,都可以被人为的利用起来,组成清流,营造舆论,抨击权臣。
导致士人势力在汉末逐渐做大,孝桓、孝灵皇帝几次党锢、任用宦官都不仅难以禁绝,反而是越禁越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刘辩对此也心有戚戚。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