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日子过了几天,她开始感觉到一阵阵强烈的空虚感袭来,让她坐立难安。不得已,她只好再次拿起书本阅读。
是的,阅读、思考、写作能让她获得灵魂的安宁。很快第七篇读后感写好了,依然是简单修改后就发送,虽然她在控制自己的急切的情感,但是她还是很难稳住自己。
依然附言:“程医生,第七篇读后感写好了,请过目,并祝一切安好!”
第七章读后感附选文如下:
《质疑》
我对“精神变态人格”这一名词的一点浅见。南希在本章开始部分用了不少文字来阐述她所提出的“精神变态人格”这一名词,并且引经据典地与传统的“反社会性人格”进行比较,以期厘清二者在概念上的等价性,甚者想要证明前者比后者更加准确。
对这部分文字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到很是困惑,反复阅读之后也很难说服自己认同南希的观点。我感觉科恩伯格的相关论述已经很准确了,反社会性人格是一个从轻微到严重的一个谱系,精神变态用来指反社会性人格谱系中极严重的已经存在某种心理精神异常的吧一部分人群。
这二者应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条线段与线段上的点的关系。如此怎能用那个点的称谓来代指这条线段这个人格谱系呢?
另外,顾名思义,反社会性人格应该是指性情冷漠,行为冲动,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连接进而进行社会性合作,无法履行或遵守正常的社会规范或秩序,甚者有反对或仇恨他人尤其是社会权威倾向,极严重的会对他人或社会做出极端破坏性行为的一类人。
这应该是一个学术描述的中性词。而精神变态人格,但从词语的色彩上来说,“精神变态”一词就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即使从变态心理学上来说,其仍然是属于中性词,可是却仍然容易让人理解为心理异常或者精神异常个体,而很难把它与一种人格类型划上等号。
如果我们给轻度的反社会性人格者贴上精神变态的标签,估计后果不堪设想,他若不拿把刀来剁了我们,我们都应该感谢上帝的仁慈了。
冷玉写于2016年5月13日
几天后,程佳珺回信道:
“对于你这篇读后感,我有几点不同的意见,首先,你说反社会人格这种人格特征在你身上没有,我有点怀疑,我觉得任何人格特征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关于这种人格应该是叫‘反社会人格’还是叫‘精神变态人格’,我觉得南希的思路是正确的,你只要抓住这种人格的主要特征——战胜他人这点去思考就能理解了。”
对于程佳珺的回复,冷玉很是不以为然,都不想去反思,坚持认为自己之前的思考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程佳珺说自己也有反社会人格特征,她细细思量,确实不能否认,这种人格特征在自己身上某些时候确实会有所呈现。
但是自己对它感受不太深刻,不知是为何。她不愿意深入思考,只是在自大中逐渐地迷失了自己,态度也越来越傲慢,心中甚者有点轻视程佳珺了。
她认为程佳珺有些做法是错误的,她想改变他,她想他能按照她的治疗思路向下走,她想控制整个治疗的方向。
但是这种傲慢和轻视是内隐的,她偶尔能感觉到,有时甚者很明显,但是很快就被理想化崇拜所掩盖了。因为相比较傲慢与轻视,她更需要理想化她的程佳珺。
但是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从来都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无论她如何想要用自己的理想化掩盖自己对程佳珺的贬低,她内心那卑劣的魔鬼总是会在离她不远处的角落里窥视,眼睛里闪烁着骇人的光芒。她在后来的一篇关于《寻找精神分析的有缘人》一文中写道:
《寻找精神分析的有缘人》(选文)
有的治疗师只是为了名利而进入这一行,那便是可恶。汲他人之血,养自己之躯。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恨却可以理解,但是仍然可恶!
这等庸医,不仅在他自己的咨询室里伤害着可怜的来访者,还让来访者丧失对所有心理治疗的信心和信任,让他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分析的帮助。
有的治疗师认为自己怀的是一颗虔诚的助人之心,实则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性需求。自恋性需求人人都有,对于治疗师来说可能更明显,这都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治疗师过分地依赖帮助他人来满足自恋的话,那么他极有可能会被此所累,放弃以来访者的成长为中心的目标,而可能会削足适履地让来访者困在他的认知框架里,甚者在来访者身上臆想出一些他认为应该存在的内容。
而当来访者无法满足他的自恋性需求的时候,他便会对来访者产生怨恨,进而伤害来访者。这种治疗师不可恨,但是格局不够,也无法让来访者真正从精神分析中获得最大利益!这种情况下,在治疗关系中,治疗师首先需要打破他自己的自恋,然后才能带着来访者继续成长!治疗师需要意识到这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努力修行自身!
冷玉写于2016年10月21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