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很深了,而奔波了一天的冷玉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内心冒出一股股寒气,似乎有一股冰冷的属于毁灭的气场将她包围住。她感到一阵阵的恐惧。她在被窝里拥着洁白的被子侧身躺着,这样似乎感觉安全些。而此刻她的心又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跑到了一个黑暗寒冷的令人感到无比恐惧的时空里去了?是不是跑去感受那早已逝去的人事物那去体验曾经彻骨的悲伤哀痛了?否则身在干净舒适的被窝里的她为何会感到寒冷与恐惧?哦,是的,心又不在她的身体里了,这颗调皮而又贪玩的心啊!
耐不住这股深邃的寒冷与恐惧的感觉,冷玉给我的一位心理老师发了短信,告诉他我此刻的感受,希望得到他的一点指引。然而接下来他们的对话却成了一场方向与信仰之争。最后谁也没能说服得了谁,他似乎有些小小的不悦,但是冷玉却感到情绪好了起来,因为她感受到了来自于对方话语中的隐隐的挑战。
这激起了她想证明自己的信仰以及方向的正确性与有用性的强烈斗志和勇气。而这股勇气曾一度严重受挫而渐渐消退。现在这股勇气和力量又回到了她的体内,因为心理老师的挑战,因为她的倔强。冷玉不愿意盲从于任何所谓的权威,她更愿意跟随自己的潜意识的指引与独立的思考。
她相信她能找到方法让自己不再感到寒冷与恐惧,也不再让自己有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漂泊感!对,就用她信仰的科学的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她目前遇到的自己的以及一些来访者的问题。即使目前她所了解到的心理学中所有的方法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了,她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她相信它就在某个地方、某个思维的角落里等待着自己去发现。这也许就是她此次旅行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
此时躺在床上的冷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再感到寒冷与恐惧,身体感到温暖而舒适,心也非常的平静安泰,呼吸也非常的顺畅平稳,脸上含着隐隐的笑意。感觉一切都还好,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仍然有力量将这一切再次掌控到自己的手中,只要我自己愿意再次鼓起勇气,只要自己再次行动起来不再退缩。她再次相信:最终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虽然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但是冷玉仍然不觉得疲倦,反而思绪特别的活跃。此刻她干脆放任自己的心任意游走而不加任何禁锢。她由自身的漂泊想到了旅行、想到了各色身在旅途中的人,想到了那个任性辞职去旅行的心理老师,想到了我的朋友发给自己的那篇关于《世界那么大,到哪都一样》的文章中比较经典的一段:“世界那么大,到哪都一样。自己美好了,走下去就是脚踩莲花,步步生香;自己郁闷着,走到哪儿都是见山愁山,见水恨水。”
这段话乍一看起来特别的好,精辟在理。说出了人们最普遍的一种心理机制——投射。自己心中有美好,那么看到的世界便是美好的,自己心中有邪恶,那么看到的世界是充满邪恶的。人们看到的世界未必就是那个客观存在的世界,而往往是被人们的主观情感扭曲了的世界,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镜映。也就是自己的心中有什么,人们看到的便会是什么。正如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所说的那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然而冷玉却并不完全赞同因为这段话有一定的道理就完全否定旅行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对痛苦的疗愈作用。她认为,如果人们对“投射”这种心理机制能有所觉察,并能适当的作一些处理的话,那人们完全可以摆脱这种心理投射,从而能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高天厚土、春花秋月、山峦丘壑,各有其形其色其状。那“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可以是一场很好的疗愈!
旅行可以是漂泊的心灵的诉求,而心灵的漂泊感又和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归属感有着直接的关系。灵魂没有归处,便总想天南地北地漂泊。漂泊是灵魂的目的,灵魂在漂泊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漂泊是身体的寻觅,身体在漂泊中寻找失落的灵魂。只是不知,身体与灵魂会在这一场旅行中的何处相遇。有一颗漂泊的心,就会有漂泊的身体与之相呼应,漂泊有时只是一种惯性。漂泊是内心深处坚定的信念,当他总是认为漂泊和无家可归是自己的宿命时,去旅行、去流浪,只是为了确认自己的信念,是去共情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即使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旅行可以是生活美好者美好的延伸,是一场意义的寻求。旅行的意义不仅是寻找美好、观风赏景、心情愉悦!还有更重一层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感悟、意义的探寻,并最终能破掉渴望旅行的迷思而能将心完全的安定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上,安放到自己的身体里!
旅行有时确实是一种逃避,但是这种逃避并非完全无益。当你快被生活的迷局困死的时候,短暂的逃避,以退为进,让自己的身心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未尝不是好事。也许将混乱的生活暂时搁置一旁什么都不去做,最后却能轻松化解其危机呢!树挪死、人挪活,当困不可解时候,走出去,也许答案就在路上。
缺乏行动力会让一个人抑郁,而抑郁又会导致一个人丧失行动力,这会让人陷入一个死循环。然而不管其如何循环,谁为因果,有效的行动的确可以缓解抑郁。在行动力尚未完全丧失之前,在生命的灯光尚未完全熄灭之前,不顾一切地走出去,也许一切都还有可能获得转机,一丝生的希望也许就在旅途中,等着你去相遇!
然而《世界那么大,到哪都一样》一文中提到的那个失恋的女孩子为何没有在旅行中疗愈失恋的伤痛呢?记得文中是这样写那个女孩的:“一个女孩失恋了,有钱、任性,辞了职,背着包,开始游历欧洲各国。但是走到哪儿,都是往湖边、塔顶、山间、广场一坐,大哭一场。游历一圈回来,接着给前男友打电话。”
现在就以这个失恋的女孩子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摆脱这种“看山愁山,见水恨水”的“心理投射”,并且看看如何才能将她的旅行变成一场很好的疗愈!
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旅行对她来说毫无意义,纯粹是在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千世界、亿万美景,抑或是摩梭人的走婚、色达的天葬,尼罗河的璀璨文明都不可能疗愈她那颗痛苦而哭泣的心。原因很简单,这一切本来具有疗愈力量的存在,她都不可能真正的看见,她的心并没有跟随着她的身体一起去周游世界,去感受外在的一切。换句话说,她的身体虽然去周游世界了,但是却把她的心遗留在了她那间失恋的小屋里了。她的身心处于分离状态,那周游世界的只是一具没有心、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罢了。如此,外在的任何景物都无法对一具没有心的躯体产生影响,更无法为她的灵魂提供灵性的滋养。
那她没有心为何她会感到痛苦?为何会在塔顶广场哭泣?是的,真正感受痛苦的、哭泣的是她的心。被她遗落在失恋的地方、她的那朋友那里的心没有随着她的身体去欣赏异国他乡的湖、塔、山、广场,以及一切美好的风景。那颗心看到的感受到的仍然只是被男友抛弃的绝望与巨大痛苦,甚者还会有因身体离开它远游而感受到的一丝孤独、漂泊、无助与凄凉。心在疼痛哭泣,那她的身体又如何能怡然享受眼前的风景?身体无论走到天涯还是海角,都逃不出心的牵扯。这应该说是“世界那么大”如果不把心带上,那么身体“到哪都一样”。
而如何才能让旅行成为一场很好的疗愈呢?答案就是:把心带上。将心安放在体内,安放在身体所经历的此时此地。即使身体正在承受着痛苦与煎熬、心也不能因为害怕而逃避当下!身心合一的境界会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当身心一体时候,人们可以完全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去,完完全全地感受当下的一切,体验着来自于事件本身的喜怒哀乐,甚者产生一种忘我的巅峰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叫做神入,或者叫精神灌注!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感到一种安心、一种宁静、一种应对事件本身的力量感与控制感。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在全然地经验着生命中的瞬间。这是有益于他生命的成长的!
然而心却常常是非常懒惰且固执的,它往往并不愿意从它一贯所处的某个的情结中走出来,然后跟随着它的身体去旅行!就像那个失恋的女孩的心。另外,人们的心灵非常的顽皮,非常的狡猾,喜欢玩逃跑游戏。它总是会敏锐地感知当下的痛苦和危险而悄悄逃走,从而让身体成了失心疯!
一个人之所以痛苦、焦虑,抑郁、分裂,究其原因,是身与心不在同一个时空纬度上造成的。要么身在现在,心在未来或者过去;要么身在家中,而心却一直在外面;要么身体到了外面,而心又回到了家中!等等!心无法安放于体内,那么心就是漂泊流浪的。而身体则如行尸走肉,过着痛苦而无效的生活!可以说,一颗喜欢逃跑的心会让我们的身体遭受更多的痛苦与磨难!
而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已经悄悄逃离了身体了呢?答案只有两个字——觉察!觉察什么?觉察当下的情绪,觉察自己是否有痛苦的感觉。痛苦是告诉我们心已经逃跑的信使。因为心如果逃离了身体、那么无论它逃到哪里、都会痛苦。只因逃离了身体的心虽然逃离了身体当下所遭遇的危险,但是同时它也切断了身体对它的给养和保护,从而变得更加脆弱敏感而没有安全感!另外心从现实的不如意中逃离,未必就会逃到一个安逸的地方安静的躲起来!那么它还会逃到哪里去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