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修仙 > 贞观魔仙轶事 > 第七十一章 一波三折金榜题名,唐皇亲题秀才魁首(2)

第七十一章 一波三折金榜题名,唐皇亲题秀才魁首(2)

最后则是杂文,要求根据题目各作诗、赋一篇。杂文主要考察书写公文的基本功底,因为唐朝没有标点符号体系,公文书写上既要言之有据,又要简明易懂便于阅读、避免歧义。基本功底合理即可,但杂文又必须做到锦上添花,因为它是第一项考察内容,其后才是口试和笔答。如果杂文出彩,首战告捷,无疑此后会轻松很多,特别是李世民又那么喜好诗文。

实际上进士的贴经、杂文(诗赋)、策论等流程经常变化、甚至废立,直到武则天、李隆基时考试形式才逐渐固定,估计贞观主要考察策论。(这里剧情需要勿纠。)

今日,进士科因为参考人数较多,主考官由礼部侍郎直接主持。根据往年惯例,秀才可因为考生稀少,一般多由礼部三号人物,负责礼乐学校衣冠等的礼部郎中或员外郎主持。根据流程,选拔后再由礼部尚书考察,再呈递分管尚书省实际事务的左丞(负责吏户礼三部),最后再由左丞上报尚书省左右仆射圈定,再呈递给皇帝。实际操作上尚书左丞即可确定秀才人选,后面的只是流程形式。

本朝六部长官称为尚书,正三品,副官为侍郎,正四品下(吏部侍郎正四品上)。立朝以来,尚书的地位很高,《资治通鉴》记载:“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因此,尚书实际上成为高官权臣的兼职,自然被架空而失去实权。六部尚书又分为三行:吏、兵为前行;刑、户为中行;礼、工是后行。各部官员依次序迁转,从后到前,所以某部尚书可能只是由于资历轮转而已。

今年5名秀才科考生,已经远超往年的2至3人,还有江晨歌这么个大“名人”。这两年天下逐步太平,有司运转有序,因而今年秀才科为提高考试效率,别出心裁的搞了个“三堂会审”,由礼部郎中主考,礼部尚书和尚书省左丞旁听、同考。今日搞出“三堂会审”的,正是礼部尚书李孝恭,除了他没人有这么大的能量和胆量敢这么搞,而他这么搞,自然也是因为看中江晨歌的才华。因为他身份尊贵、地位特殊,又颇受李世民信赖,搞“三堂会审”这种虽然违规却更加有利选拔人才的小事情,没人会忤逆。

李孝恭差遣礼部郎中将备考的五人从考场带至他在礼部的办公场所,命人送上案几,让其分坐堂中。第一轮的杂文考试,经李孝恭与礼部郎中崔藏、尚书左丞仇谦商量后,定为以“春”或“雪”作诗歌、骈文、表或铭一首,体裁不限,时间半个时辰。古来咏春或雪的文章数不胜数,这种题目平淡无奇,但又因为是考试竞赛,平凡中见真章,要织出锦绣文章,特别考验真功夫。(实际上进士就要求诗、赋各一篇,这里简化了。)

五人当即盘坐思考,打草稿。江晨歌知道,雪因为常何士人品质结合,意境特别难写,而春的景象万紫千红,只要比喻形象恰当就是一首好诗文,他自然不会为难自己去写雪。因为是各地来的秀才,才智高出进士应考者,现在又是“三堂会审”,哪怕打草稿都不能轻易出手,以免降低印象分。

江晨歌想了二刻,提笔写了首《咏春雪》,再三斟酌后提交了上去。

上元玄都寻芳华,皇城初惊见闱发。晚雪却嫌春来晚,故入庭树作梨花。(改编自韩愈《春雪》)

三位考官把这首诗仔细看了遍,江晨歌此诗兼有“春”与“雪”,比喻也恰当,当着他面,一致同意评了个“上上”,让他进入下一轮。

由于不是酒会斗诗,因此不会公开每个人的诗作,只要合格者均可以进入下一轮,秀才科不会有人被难倒在杂文上。

第二轮考较贴经墨义,一共五段话。五段全答上者“上上”,答四段则是“上中”,依次递减,只答上一段者直接辍落。秀才科的贴经不仅仅局限于儒学经典,也会考较《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四部道教经典里的经句,而且专挑生僻、容易混淆或者难以记述的语句。

礼部郎中崔藏把准备好的题目与答案交给李孝恭和尚书左丞仇谦,李孝恭看后连连摇头,低声与仇谦商量后,提笔删去了三段,重新加入了《论语·宪问》、《诗经·采薇》以及《老子》里的经句。

三题大致如下,《宪问》给出了中间句“子曰:其然?岂其然乎?”要求填出上句“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除了要知道是《宪问》,还要考察长句的记忆。

《采薇》里给出“四牡翼翼,象弭鱼服。”,要求填出下句“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显然是考察生僻字的记忆。

《老子》则给出“谷神不死“要求填出下句“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难度倒是不大。

由于只有五人参考,考题修改难度倒是不大,一刻钟后就将新试题下发了。这五段话对江晨歌没什么难度,很快就填写好了递交上去。他从小苦读,早已熟悉考察的五段话,李孝恭接过看了,直接写了“上上”,都未与郎中和左丞商议。反而写好后才交给左丞,仇谦看了连连点头,直接评论,哪怕书法造诣也是上上之选,然后再递给崔藏。

这一轮根本上也不难,其他四人分别得了上中和上下,倒是没人得中上。

最后一轮则是五道策论题目,理论上不限时,但实际上要求官员们下午3点下班前答完,不然大扣印象分。真正的答题时间约为两个时辰,4个小时。(这个时间因剧情需要杜撰的,勿计较。)

第一题是贞观六年(632)12月,上亲自审录系囚,见应死之人,悯之,纵使归家,限以来年秋天行刑。并敕全国死囚,皆纵放归家,约其至期都到京师。要求评论法与情。

第二题是贞观六年七月,焉耆王突骑支派使节到唐进贡。原来焉耆人来中国都走沙漠通道,隋末道路被阻,只得取道高昌。突骑支请求太宗再打通沙漠通道以便于往来。高昌痛恨突骑支,派兵袭击焉耆,大肆掠夺。要求评论是否应该允许通路以及解决高昌掠夺。

第三题是贞观六年十一月,契苾(铁勒十五部之一)部落酋长契苾何力率所部六千余家到沙州(今敦煌西)向唐政府归降。问寻对该部的处理对策。

第四题是居安思危,问贞观四年击败突厥后,如今教化天下万民的策略。

第五题则更简单,直接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何实现“仓禀实”。

五道题目,一道考察法理,两道外交,一道民治以及一道财政,每道题目都是实物。这对于未当过官员,平日没多少时政数据和资料,更没有实际至理过国家的考生而言,难度非常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