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多智近于妖,此言不实。但诸葛亮喜欢用计确属事实。他在隆中已三分天下,将东吴定位好了,至于将帝王之宅推荐给孙权,如同将大乔小乔推荐给曹操一样,用计而已。前者是借刀杀人、以逸待劳、隔岸观火,后者是指桑骂槐、假痴不颠和反间计。”燕玄龙说。
“照你的意思,金陵并非帝王之宅,反是王梦夭折之地?”思华老居士问。
燕玄龙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随口赋诗一首:
玉树歌残王气终,江雨霏霏戍楼空。
松柏高低千官冢,石像远近六朝宫。
楚言吴语娇不成,无情最是堤柳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古墓吟旧声。
三人离开明孝陵,在附近的饭馆里吃了些黄桥烧饼、开洋干丝、豆腐涝、什锦素包、五香豆等素食,这是他们离开太乙观后吃过的最正式也是最丰盛的午餐。
思华老居士在席间谈到了当代人类的困境和中国道教对价值观世界观的启示。
他说:“人类今后的机会不多了,唯有从根本上天人合一,与自然和睦相处,才有资格继续做地球的客人,而不是主人。否则被驱逐甚至赶尽杀绝的可能性极大。
目前,人类已经成为地球上最不受欢迎和危害最大的物种了。”
三位道人均沉默不语,表情凝重。
用过午餐,四人又驱车来到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整个陵墓建筑群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的“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
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