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情形比他们想象中要严峻得多,目前徐昭他们在泰安,那边受义军影响要小些。
鉴于有些县衙已遭到破坏,当地的田地户籍等档案受损,陈皎决定从太守府调取各地户籍档案进行清查,先了解这边的土地兼并情况。
结果可想而知,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这几乎是历史上每个王朝末年的老毛病了。因着连连混乱的缘故,九岗郡的人口锐减了大半,逃的逃,死的死,田地荒芜,一片萧条。
如果要重新恢复生机,必须把逃跑的人们召回。现在郡内有大片田地闲置,陈皎打算用土地做诱饵,先从通州着手。
她差人过去散布消息,说但凡没有田地,愿意到九岗郡上户的百姓都能获得自耕地。
把流失的人口用土地吸引回来重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需要通州州府配合。
崔珏有心布局闵州,说道:“九娘子可书信与主公,让州府里发布告示,但凡惠州境内没有自耕地的百姓,皆可到闵州垦地上户,哪怕是贱籍,也能在这边转为良籍。”
陈皎问:“爹会准允放人吗?”
崔珏点头,“有余簿曹在,主公就会放人过来。”又道,“平乱闵州,不仅仅是平乱,还得把它稳下来,方才不枉我们来这趟。”
陈皎:“通州那边定不允我们抢人。”
崔珏:“那便亲自走一趟州府,既然是朝廷派惠州过来平乱,通州理应协助,若他们不愿,便上奏到朝廷施压。”
论起仗势欺人,他是非常有经验的。
陈皎听从他的建议,命方孝宣等人在郡内把各地的田地和户籍弄清楚。在原户主还健在的前提下,把闵州境内的所有田地重新丈量分配,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把他们的任务安排好后,陈皎和崔珏等人快马加鞭前往通州州府,此行 带了十多人,皆是功夫拔尖儿的。
入秋后早晚温差大,人们不辞辛劳,风尘仆仆赶路。
一行人抵达通州州府已经是好几日后了,该州府设在绍安西宁,众人抵达后直奔府衙。
当时州牧史延锦不在,是别驾从事黄斌接待的他们。前年时疫陈九娘的名声便传了出来,再加之陈皎又领了淮安王的令处理闵州之乱,故而黄斌不敢怠慢,忙差人去把史州牧请回来。
莫约到下午未时,史延锦才从外头回来,治中从事朱韵同他说起陈皎等人前来一事,猜测应是要让通州与其配合。
史延锦道:“闵州生乱关我们通州何事,朝廷派淮安王去平乱,通州借道给他们,已经借了,还跑过来作甚?”
朱韵皱眉道:“属下与黄别驾也猜不透其意,还需主公亲自过问。”
史延锦满腹牢骚,去到陈皎等人跟前,脸变得比翻书还快,老远就笑盈盈道:“久闻九娘子大名,今日得见,史某甚幸!”
陈皎一行人起身朝他行礼,说道:“今日前来叨扰史州牧,实属无奈之举。”
史延锦做“请坐”的手势,人们各自落座,陈皎向他介绍崔珏等人。史延锦捋胡子,说道:“惠州人才济济,当真名不虚传。”
双方你来我往客套了几句才切入正题。陈皎说起闵州大乘教内部用弥香散控制信众杀人一事,史延锦捋胡子道:“此事我曾听闻过。”
陈皎正色道:“据我所知,眼下闵州建塘、六里潭和荣城等地皆被义军占领,十一郡遍地都是暴民生事,不知你通州可坐得安稳?”
史延锦看着她没有吭声。
一旁的黄斌忙道:“九娘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陈皎捋了捋袖口,道:“我父亲受朝廷之令发兵过来平乱,可闵州连连起义,就算这次平定叛乱,倘若不加以管控,日后必当复起。
“你们通州就在隔壁,若闵州之乱波及过来,只怕通州百姓也会遭殃。今日我前来,便是相求史州牧能帮扶一把,共同把闵州的形势控制下来,杜绝再次发生民乱。”
史延锦道:“不知九娘子有何示下?”
陈皎:“闵州之地因着混乱遍地荒芜,若要快速重振下来,那些荒芜的田地需得人耕种,唯有保住了粮食,才能保住百姓的饭碗,从而把局势平稳下来。
“我打算一边平乱,一边恢复农耕,需得从通州和惠州借人。”
史延锦愣了愣,试探问:“如何借人?”
陈皎不答反问:“通州的田地够百姓耕种吗?”
史延锦闭嘴。
陈皎继续道:“闵州那边缺人,我需要州府出告示,但凡通州境内没有田地的百姓都能过去落户领得自耕地,哪怕是贱籍都无妨,皆可转为良籍。”
此话一出,史延锦被气笑了,不客气道:“九娘子此举何止是抢人呐,简直是把刀架到史某的脖子上讨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