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跟做虎头鞋一样,在下方系几个铃铛,随风有响声,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铃铛对于食客来说,太吵了点。那就做点小木头块,让它们互相碰撞,有声响,不刺耳,这便够了。
陆柳跟顺哥儿商量着来,开关门的牌子,只挂一个。这是陆杨的经验,让客人习惯他们开门闭店的时辰,风雨无阻。时辰不要变来变去。
他们离得近,店里还住人,这个可以定下。
往下就是汤羹的种类、早饭的类型,还有几个能外带的小零食。
比如超级小馒头、咸鸭蛋、炒面粉,现在还有蜂蜜。
中秋节时,陆柳跟黎峰出门看花灯,一路经过众多商铺,见识了各类的显眼法子。他又到窗格边瞧瞧。
他琢磨着,可以多做一面窗板。这面窗板用纸糊,平常能防风,在纸上写上“卖吃的”,或者“门开着”。窗后放一盏灯笼。在纸上就能映出光。等到真正关门的时候,就换上实木的窗板。
冬日里,天色暗,这个巧思能让铺面显眼一点,和不会发光的木牌互相配合,招徕生意。
木牌、窗格,一并找木匠定。
弄好之前,先拿块木板,在纸上写,放到门外,将就着用。
下午陆柳看店,顺哥儿出去吆喝,陆续有人来买蜂蜜吃,到次日,顺哥儿也要跟着黎峰去大集附近转转。
他们六月里都去过,大集未开市,附近的小摊子就密密麻麻摆开了。
顺哥儿想拎个篮子,装上蜂蜜去卖卖看。好卖就多带些,不好卖就算了。
黎飞昨晚上听他们说牌子、窗子,今天看顺哥儿要去街上卖蜂蜜,看得心中火热火热的。
他跟黎峰说:“大峰哥,你们到了府城都变得好厉害,我也去县里的铺面玩过,他们没这么多想法。”
王猛和大强也是点头。要说变化,他们对陆柳的变化最为惊叹。
有时候看着陆柳说话,都跟看见了陆杨似的。这俩兄弟长得像,陆柳会办事了,又是跟着陆杨学出来的,讲起话来,真是一样一样的。
黎峰盼着能有几个亲近的兄弟到府城帮他,顺着话头,让他们好好奔一奔。
王猛早有想法,满口应下。
大强则在这次运送蜂蜜的过程里,愈发知道坛坛罐罐的难处,一时不敢应下。
他们在山寨里,往外运酱料的时候,都觉着很难。从山寨到县城,再从县城到府城,这一路走的,他的心都凉了。
陆柳低头想想,道:“要么去问问洪管事?他们天天在码头出货,最知道怎么运坛坛罐罐的了。”
在码头出的货,并不全都是水路来回,很多都走了陆路。比如他们家的菌子。
先走陆路,再到码头。现在生意做大了,除却码头的水路,还有车马行和镖局的陆路。这都要运的。
黎峰听了笑眯眯的。夫郎有本事,他脸上有光!
他说:“这点事,不用麻烦洪管事,我们这几天都在车马行蹲着,找人聊一聊就行。”
大强给陆柳竖起大拇指,“陆夫郎,你脑子真灵光。”
早上就这一阵,他们都要走了。
黎峰带大强去车马行,让王猛跟着顺哥儿,带上黎飞去民富路附近转转。
陆柳到铺子里忙过早饭,就拿着纸笔列单子,也借着海有田看房多的便利,问过很多窗户的样式,让赵佩兰描画描画,全都定下来,就能去找木匠定制了。
这事海有田接了,挣个跑腿钱。他有相熟的木匠,这单生意送过去,还能挣个二十文钱。
家中有序的忙碌着,在大集之前,有好消息进门。
从省城过来的报喜班子到了!他们系着红腰带,敲着锣鼓,找到了谢岩的家,给谢举人家报喜。
人来的时候,赵佩兰正在择菜。
一群人吆喝着过来,她还吓了一跳。
还是陈桂枝听见了这些声音里的关键词,拉着她赶紧起来。
“别愣着了!你家谢岩考中举人了!这些都是来报喜的!赏钱呢?鞭炮呢?都买了没有?”
赵佩兰慌慌张张的,她准备了些赏钱,但没买鞭炮。
巷子就这点长,两人说着话,报喜的人就到了门前。
等赵佩兰进了屋,他们才赶着再贺喜一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