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岩这次写的家书, 和以前一样,图文并茂。
他去到府学后,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因他写文章时多样尝试, 看书的主要种类没变, 却更加杂,许多书籍他都要拿来看一看,让崔老先生看不懂。
崔老先生看他一个题目百样写,连看数日,终于忍不住, 告诉他考官的喜好很好打听,年年考试之前, 坊间都有人卖消息,也不贵, 省省饭钱罢了,实在不用这样折磨自己。
谢岩说:“我管考官喜欢什么。”
他说完,看见崔老先生好惊讶,后知后觉意识到他说了一句很了不得的话, 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迷人。
对,就是迷人。
陆杨说过,他认真默写藏书的时候很迷人。
谢岩当即把书本文章放下, 盯着崔老先生看了会儿,把他的表情记下来,当时就拿纸笔作画。
他生怕陆杨欣赏不到他的威武姿态, 换了很多角度去画。还用崔老先生的惊讶来衬托。
静室里没有镜子, 难为他能想象出这么多角度的图。
陆杨翻开书信本,跟看故事似的。
往后再翻翻,发现同一个故事, 好多角度,把他逗得笑不停。
多角度画完,后面还画了一幅后续图。
崔老先生拿画去看,听谢岩讲完这画的作用与去处,拿戒尺出来,打了他两下。
谢岩挨打了,心情不改,图画之后,就是长段长段的文字。
他告诉陆杨,虽然他还不明白“好文章”的定义,但他能肯定,他的方向没有错。
事后,崔老先生告诉他,考官的喜好,是一个骗局。每年考举人、考进士的时候,都有很多消息在坊间流传,大多消息甚至不需要花钱就能得到。
很多都是假的、胡编乱造的消息,这会扰乱对手的心,让他们在答卷时心绪不宁。但凡受到一分影响,文章就会少一分可看性。
可惜,崔老先生没有解释所谓的“读书人喜欢好文章”是什么意思,他只说这样学习是可以的,慢一些,稳当些。
谢岩隔了一页,说他刚才吃饭去了,然后继续写后面的,小和尚念经似的,把陆杨跟他说的话叨叨叨写了两页多。
他在后面画了个抱头痛哭的小状元,说他错了。他一听“慢”字,心就急躁起来。
今晚没写文章,只写了信件。他明日就改。
又隔一页,谢岩再续一段。
他哭唧唧,说他真的知道错了,他刚才去了写了一篇文章。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他不能等明日,他意识到了,他今天就改。
他想要陆杨夸夸他,他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
陆杨看到这里,到书桌边研墨,拿了一张纸过来,在上面写了百字夸夸。
画画和写字一样,越丑越要提笔,陆杨平时写字多,画画少,总说想学,看见谢岩的画作更想学,总也没练。
他稍作思考,把谢岩写的“不等明日,今天就改”看了两遍,在后面画了个丑丑的自己和丑丑的谢岩。图画歪扭,看不出意思,总之是陆杨在夸他家状元郎。
这次的家书,保持了相同的格式,以饮食起居为记录基础,在特殊场景做额外补充。
谢岩以学舍和静室为主,静室有了几幅画作,再就是学舍。
气温初降,还没特别冷,他能适应,不用出去住。
他找同窗们问过,说冬季太冷了怎么办,府学又不能烧炕,他们怎么过冬。
同窗们说,冷的时候才是寒窗苦读。受不了这个苦,还读什么书啊。
后面接了一行小字,像是谢岩在避人耳目,跟陆杨说悄悄话似的,小小一行字,写着他的吐槽。
谢岩说,他们怎么不冷死。
陆杨笑坏了!
他也在后面接上小小的字:“你说得对!”
书信本一会儿就翻完了。谢岩在最后一页,画了一幅府学的天空。
他从教室出来,抬头看见的。小小的一方天地,他站在那里,犹如井底之蛙。
他配个字:呱。
陆杨意犹未尽,又从头看了一遍。
想念会在心里埋下种子,它大摇大摆地在心间走来走去,挑拣着肥沃的心田,往下扎根。
人注意到它,不当一回事。以为长在心上的种子,越不过胸膛,会永远隔着肚皮,不透露分毫。
这颗种子长大的速度超乎想象,它以爱意为养分,日益强壮。它牢牢在心上扎根,粗粗细细的根将心脏占领。从此一呼一吸,都被掌控。
谢岩太直白、太坦诚,陆杨一点点放下那些难以言说的别扭,跟他细说想念。
他最近在抠墙上的稿纸,这是很怪的行为。
不过是一些废纸罢了,都糊到墙上了,撕下来都是碎末,还在指甲里藏灰。吃力不讨好。可他想撕下来。
在村里时,他们过得不好,那时很匆忙,那样冷的天,他们早出晚归,风里来,雪里去。他没把那里当家。
在铺子里时,前面开门做生意,后面住人。拥挤了些,也不够方便,他感到温暖,却也不能当做是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