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气运值暴涨,荀彧举荐郭嘉和程昱
红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冀州。
闻言之后,袁绍和一众文臣武将有些惊疑不定!
“昨日天降陨石的异象,是上天赐福?!天降祥瑞?!”
袁绍百思不得其解,旋即摇头,自问自答的道:
“如果陛下没有画蛇添足,说红薯亩产五千斤,我也就信了!
就当是陛下为了稳定民心而伪造的祥瑞!但亩产五千斤?!真当我不懂农耕吗?!”
…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逢纪也是摇头说道:
“京师粮草危机严重,我们又在暗中蛊惑灾民作乱,陛下束手无策,只能出此下策了!
“但两个月后,陛下该如何收场?届时颜面扫地、威望尽失,且将失信于天下!因小失大!”
…
“或许是京师当前的危机,已经撑不住多久,因此陛下,或者说那些文武百官们,才会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先行度过眼前的危机!
“不过亩产五千斤,也就他们说的出来!但凡说个五百斤、一千斤,估计就能瞒天过海,甚至我们也无法肯定,可亩产五千斤,简直在侮辱我们的智商!
“据细作传回的消息,那些愚民们好像深信不疑,期待着红薯改变大汉的粮食结构,天下可以再无饿殍了!也就能骗骗这些愚民了!”
郭图摇头失笑道:“不过如此一来,越发证明京师粮草危机的严峻情况,我们反而可以加大攻势,拖住京师的兵马,将之拖垮!”
…
袁绍麾下文臣武将,都有着差不多的想法。不是这些人没有理智,实在是亩产五千斤,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令人笑掉大牙!
估计也就他们不知道未来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了,不然肯定可以与“红薯,亩产五千斤!”对比,当成一个笑话集来听!
众人嗤之以鼻的同时,心中也略微松了一口气。朝廷越是这番作假,说明京师的粮草危机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这对他们有利!
…
就在这时,有传令兵匆匆来报:
“报!启禀将军,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青州牧刘备和北平太守公孙瓒,他们麾下兵马,都做出退兵的打算。”
“下去领赏吧。”
“多谢将军!!!”
袁绍令传令兵下去领赏后,旋即望向文臣武将问道:“诸位对此怎么看,他们这是以退为进?诱敌出击?还是真的退兵了?”
…
“主公,结合京师传来的情报来看,属下估计应该是京师粮草危机很严重,且遇上地震天灾影响,已经支撑不起军费的支出。
“陛下都需要做假,伪造红薯这等祥瑞,言称亩产五千斤来稳定民心,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逢纪拱手分析道:
“这时候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放任京师部队退去,我们在冀州安稳发展,但缺少朝廷任命的大义,我们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等到京师粮草危机缓解,王师必将卷土重来!
“第二,趁胜追击,趁着京师粮草危机,拖延京师部队,将战事拖向持久战。若是可以击溃京师部队,占据军事上的胜利,我们可以以此请求冀州牧的任命。
“届时,迫于形势,我们还可以以粮草胁迫,在京师粮草危机严峻的时刻,陛下于情于理,都只能答应。我们有足够的大义占据冀州,发展壮大。
“当然,如果等京师粮草危机缓解,以陛下的性情,肯定会卷土重来。但经过战败后,陛下出兵会更慎重,且更久远,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时间!”
…
逢纪的分析,引得郭图等谋臣的认可。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斗争求和平。或者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闻言后,还未等袁绍抉择。
又有传令兵到来,却是黑山方向的军情战报:“报!黑山军张燕急报,河内太守王匡、司隶校尉秦琼退兵。”
“王匡和秦琼也退兵了?!”
这一下子,袁绍可以确定,朝廷是决定收缩防线,放弃对冀州作战了。
“主公,我们应该趁胜追击!”郭图建议道。
其实袁绍心中想要求稳,就是逢纪第一个选择,放任京师部队离去,他们在冀州发展壮大。
可就如同逢纪所说,以陛下性情,必定会卷土重来。他们缺少名正言顺的大义。
而如果这时候可以击败京师部队,占据军事上的主动权。陛下恢复兵力需要很长时间,且下一次出兵,就会慎之又慎考虑,可以赢得更多时间。
逢纪也说道:
“主公,属下所说的第一条虽然安稳,但富贵险中求。更逞论我们与袁术联盟,只要等他恢复过来,完全可以在淮泗地区对刘岱和鲍信出手。
“这时候更应该进攻,拖垮京师的粮草。届时朝廷兵马溃败、京师爆发饥荒、灾民祸乱,想要恢复过来,都需要三年五载,我们可以赢得更多发展时间。”
“好!!!”
袁绍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强势出击,“趁他病要他命!设法击溃这些兵马。”
“诺!!!”
……
河内太守王匡和司隶校尉秦琼,因为在魏郡和河内郡接壤的黑山一带,与黑山军张燕交战,第一时间收到京师的指令后,果断选择退兵。
但他们并没有立刻撤退,这是避免他们撤得太快,令冀州战区内的刘备、公孙瓒等人猝不及防。
甚至黑山军张燕调转枪头,包围冀州战区,会令刘备等将陷入重围。
因此王匡和秦琼虽然准备退兵,但依旧牵制着张燕的黑山军。
而等消息传到魏郡之内,公孙瓒、刘备、刘岱和鲍信等将,都收到了朝廷的指令,立刻听令行事!
“就算朝廷粮草充足,我们也需要撤兵了。”
济北相鲍信对着刘岱说道:“青州黄巾贼席卷兖州,如果继续拖延下去,这些贼兵定会搞得兖州生灵涂炭。”
“确实需要回援兖州了。”
刘岱也沉声说道,他接连受到属下来报,知道兖州的黄巾贼兵形势严峻。
刘岱是兖州刺史,鲍信是兖州济北相,就连兖州的黄巾贼乱都如此严峻。更逞论是首当其冲的青州,已经是战火摧残,生灵涂炭了。
而刘备可是青州牧!
“伯圭兄,既然陛下有令,我先回青州镇压叛乱。”
刘备与公孙瓒辞别:“你在冀州魏郡可要小心,稍有不对,不要鲁莽出兵,立刻传信青州,我会挥兵进攻冀州,与伯圭兄呈掎角之势!”
“玄德放心,袁绍那厮,我还不放在眼中!”公孙瓒被朝廷拜为魏郡太守。
别看都是太守,但一个是幽州边陲蛮荒之地的北平太守,一个是冀州黄河沿岸的膏腴之地魏郡太守,两郡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且因为冀州牧韩馥将州治放在魏郡,因此这里的政治意义更重要。
“伯圭兄,赵云等将士本就是你借调与我,如今我将他们还给你,子龙他们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可以极大帮伱在魏郡站稳脚跟!”
刘备看着公孙瓒那骄傲自大的样子,生怕他轻敌大意,中了袁绍的奸计。
然而公孙瓒却摇头说道:
“玄德,青州黄巾贼乱,形势更加严峻,你麾下不过两千多兵马,更需要赵云等将的帮助。还有,这不是为兄借调给你,而是赠送给你的。
“要不我在调拨五千兵马给你,让你可以在青州更快站稳脚跟。”
此言,令刘备有些感动,他推辞道:“伯圭兄,备放心不下你啊!”
公孙瓒对兄弟是很大方的,但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也养成了他骄傲自满,甚至有些刚愎自用的性情。
袁绍麾下谋臣如雨,刘备担心公孙瓒中计了。
但公孙瓒无论如何,都不要赵云等将,甚至还要给刘备调拨兵马。
最后僵持不下,刘备只能放弃将赵云等将还回去,也不要公孙瓒调拨的兵马,带着两千多兵马离开冀州,奔赴青州而去。
…
刘岱、鲍信和刘备兵马退去后,公孙瓒和韩馥留守冀州。
然而就在此时,袁绍军却猛烈发动了进攻。
袁绍军对公孙瓒、刘备、刘岱和鲍信等兵马合围之势,自然是处于下风的。因此他故意放纵这些兵马离去,等他们渡过黄河后,立刻强势出击!
当刘岱、鲍信和刘备收到这份军情战报后,对袁绍恨得咬牙切齿,却立刻调兵杀回去。
但因为有着黄河阻挡,不能第一时间驰援!
一般而言,只要韩馥和公孙瓒龟缩不出,袁绍军也奈何不得。届时,如果刘备、刘岱和鲍信杀一个回马枪,最多就是陷入持久战。
然而!
公孙瓒连续两次被袁氏蒙骗——第一次是乔瑁矫诏,勤王救驾变成了大逆不道的反攻京师。第二次是被忽悠南下对付韩馥。
公孙瓒对袁绍早就恨得咬牙切齿。
如今袁绍主动进攻,新仇旧恨一起算了!
公孙瓒直接率兵出战,他向来喜欢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如勤王救驾时,他主动请战与吕布挑战。更像一位主将,而不是主帅。面对公孙瓒的勇猛进攻,且还有麾下“白马义从”精锐骑兵部队,袁绍军连战连败,一路退到了魏郡和清河国接壤的界桥一带。
两军在这里爆发了“界桥之战”!
此战,公孙瓒大败而逃,白马义从损失惨重,骑兵部队近乎全军覆没!
因为袁绍军的连战连败,不过只是诱敌深入的“佯败”!
他们埋伏在界桥附近,以麹义的八百重弩部队——“先登死士”为先锋,袁绍亲自统领步兵数万在后埋伏。
公孙瓒一路追杀溃兵,杀到界桥时,见袁绍兵少,没有看到埋伏在暗中的兵马,竟骄傲自大的下令骑兵发起冲锋,想要直接践踏敌阵。
麹义的兵马镇定自若的潜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先登死士”千张强弩齐发,向“白马义从”射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