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天降祥瑞,亩产五千斤!!!
“哒哒哒——”
就在刘辩考虑怎么拿红薯做文章的时候,曹正淳去而复返,禀告道:“启禀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朱雀求见!”
“传。”
朱雀很快被带进来,拱手禀告道:
“启禀陛下,锦衣卫发现在地震灾区,有不少细作间谍,蛊惑灾民,造谣中伤。含沙射影直指陛下!”
刘辩眉梢微挑,问道:“谣言说什么?”
“谣言说……”
朱雀犹豫片刻,还是直言不讳的回道:
“说这都是上天预警,陛下杀戮太重,已经天怒人怨,以至于坏了‘天道伦常’,天道降下神罚天谴,未来还有更大天灾出现!”
“呵呵。”
刘辩冷笑,这些造谣中伤之人,显然对自然规律、物理知识,知之甚多。甚至肯定是博览群书,从历史资料中,看到了不少实例。
地震过后会引起连锁反应的天灾,比如令震区的石质、土质变得松软后,更容易引起崩塌和滑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裂缝、深渊。
洪水会引发泥石流、旱灾过后很大可能爆发蝗灾、台风等气象灾害会引发风暴潮等海洋灾害。
等等!
这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次生灾害”,由“原生灾害”引发的连锁反应。
在未来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知识,但在识字率低下,且信息传输不便的古代,黔首百姓们显然不知道,会以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神罚!
而那些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他们从史书中,肯定会反推出灾害的原因——知识懂得越多,人越科学。然而,如果位置错了,知识越多,人也会越反动。
就像现在,他们不会宣扬这是“连锁反应”的灾害,让黔首百姓们提前防备,未雨绸缪。
而是会推波助澜,说这是上天预警,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大天灾出现,等到“次生灾害”降临,无疑更加证明他们的说辞!
这些反动派又开始蛊惑百姓,对朝廷、对皇帝进行反抗,最后演变成“起义”这种政治述求!
刘辩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本质,冷笑一声,问道:
“京师中袁氏的党羽势力,已经被朕扫荡一遍,他们造谣中伤的速度,为何还如此强烈快速?
锦衣卫可查到,都是哪些人在造谣中伤?始作俑者是谁?”
…
朱雀拱手回道:
“陛下息怒,谣言的源头暂时还没有找到,但散播谣言之人,多是市井下九流之人。
“如河运的船夫、脚夫等,贩夫走卒等、还有遍布京师的乞丐,都成为了造谣的传播者。
“锦衣卫已经在控制,但收效甚微!”
…
刘辩眉梢微挑,朱雀口中这些市井下九流,属于三教九流之中的下九流,都是在社会底层跑生活的底层人士。
而这些人,因为遍及各行各业,如果成为造谣者,传播很深远。
如朱雀所说的船夫,河运遍布天下,这谣言也会被带到天下。
还有四处流浪的乞丐、贩夫走卒,都能成为谣言的散播者。
以当前的舆论控制手段,根本防不胜防,收效甚微!
这让刘辩忽然警醒起来!
他一直以来都在控制朝政、控制军队,将目光着眼于高层斗法之中,却有些忽略了底层士卒、衙役,忽略了民间这些下九流的人士。
这些人,遍布五湖四海、涉及各行各业,是朝廷很难控制和指挥,甚至不受法律约束的群体。
这些人,也有一个专业术语描述,那就是“江湖中人”。
“朝堂和江湖,都是不可忽视的群体!”
刘辩忽然回想起来,当初袁氏盗窃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设法送出京师,他利用包拯和公孙策这才破案。
结果不就是,袁基通过怡红院这个下九流场所,设法将之转交给了袁术的谋士杨弘,而后发生了一系列动荡吗?
袁氏身居高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的党羽势力涉及军政高层,但也没有放过这些下九流的江湖中人。
这才构成了全面且完善的庞大力量。
念及此处,刘辩顿时望向朱雀,眼神一凝,沉声说道: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些所谓的江湖中人,必须进行控制!
这些人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如果利用得当,也将是一柄利器!此事交由锦衣卫负责!”
…
“属下遵命!!!”
朱雀立刻领命。
…
“如今谣言已起,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止不住乱臣贼子煽风点火、浑水摸鱼。既然如此,堵不如疏,设法引导谣言。”
刘辩想了想说道:“他们不是谣称这是神罚?这是天谴吗?那就让他们看看天降祥瑞!上天赐福!”
…
闻言后,朱雀不明所以。
天降祥瑞,这也能控制吗?!
上天赐福,这该如何做到?!
反倒是曹正淳,顿时心领神会,见到朱雀惊疑不定,他立刻主动请缨道:“陛下,奴婢有一万种办法出现天降祥瑞、上天赐福!”
不就是作假吗?他们东厂擅长!
这一刻,曹正淳忽然感觉东厂超过锦衣卫,不管是智商还是能力之上,都完全是凌驾其上!
“不必了!”
刘辩淡然的回道。
旋即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明明是雕梁画栋的殿内,看不到屋外的璀璨星空,但他似乎能看到什么似得,清晰可见。
只见他心中想道:“系统,给我空投红薯到北邙山!”
“叮咚。”
“一吨红薯已空投至北邙山无人之地!”
“请宿主查收!”
…
刘辩让那些百姓看看天降祥瑞、上天赐福。但又不让曹正淳作假,那么该如何做到?
朱雀和曹正淳顿时有些惊疑不定,但不敢多嘴询问。
可就在此时,曹正淳武艺高强,感知灵敏,顿时感受到了一股无比恐怖的能量威压,从天而降。整个虚空都震动起来,令他都感受到喘不过气来的压抑!
“这是……”
曹正淳大惊失色,哪怕面对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将,他都不曾有过面色大变,但如今,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超出掌控的危机感。
曹正淳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害怕自己不能保护陛下。
这时候,忽然有禁卫行色匆匆入内,诚惶诚恐道:“陛下,天降陨石!”
曹正淳和朱雀神色剧变!
全场也只有刘辩可以沉得住气,镇定自若的起身,向着殿外走去:“随朕出去看看!”
“诺!!!”
一行人走出了德阳殿,屋外星空璀烂,但在天空之中,一块陨石带着长长的尾焰,向着北邙山的方向疾射而去。
哪怕距离很远,都能感受到虚空震荡,气温骤升,一股恐怖的威压震慑全场!
这令曹正淳和朱雀等高手,都神色剧变!
在皇宫中拱卫的锦衣卫和东厂,以及禁卫军们,此时如临大敌,职责所在的保护着德阳殿。但他们望着天空的陨石,也是骇然失色!
如果在未来,众人或许还有观赏陨石雨这等天文奇观的心情。但在古代,天降陨石,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甚至是,灾难的征兆!
京师动乱不安,这才稍稍停歇下来,难道又要再起动乱了吗?!
他们有些惶恐不安!
在场也只有刘辩一人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陨石,而是被系统空投到北邙山的一吨红薯!
或许是因为从天而降,那种超音速速度引起的摩擦,达到了着火点,红薯自然而然出现一种燃烧现象,看起来就好像是陨石天降。
估计靠近了,还能闻到烤红薯的味道!
刘辩镇定自若,心中甚至还有些哑然失笑,这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但他想着想着,就笑不出来了!
“烤红薯……还能种植吗?!”
刘辩需要的不是可以吃的烤红薯,而是能种植的红薯苗、红薯块啊!
他神色顿时沉凝下来,就在众人惊疑不定的时候,沉声下令道:
“方才仙人传音,这不是天降陨石,而是天降祥瑞,立刻前往北邙山接收上天赐福!”
闻言后,曹正淳和朱雀等人顿时惊醒过来,也立刻心领神会!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雄才伟略,明明是代表灾难的异象,愣是被他说成天降祥瑞!
嗯,这比造假真实多了!
“属下/奴婢遵命!!!”
曹正淳和朱雀顿时领命退下,锦衣卫和东厂分别派人前往北邙山。
玄甲军、北军五校等军队更是倾巢出动。
事关天象,他们不敢松懈!
甚至曹正淳还很体贴,命东厂立刻镌刻一块石碑,上写:“帝辩,明君。大汉,千古。”
谶语在大汉很流行,上到公卿权贵、下到黔首百姓,不少人都很相信谶语。
甚至不久前,就有人谣言“代汉者,涂高也”,锦衣卫和东厂都收到消息了。
曹正淳嗤之以鼻,造假谁不会?!
为了凸显天降祥瑞的逼格,曹正淳甚至命人写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周秦汉的文字都写上!
证明陛下是天下共主,历朝历代皇帝都认可的明君!
如果不是时间上来不及,曹正淳甚至准备命人将陛下的英容雕刻上去,这样就连图文都有了。
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先贤们都认可的明君!
千古奇闻!
……
刘辩这一手空投红薯,造成的宛如“天降陨落”的天文奇观,不仅是南、北宫中人看到,整个京师洛阳。甚至大汉淮河以北的半壁江山,很多人都看到了!
这一幕,自然为之惊恐哗然!
但地位不同,阵营不同,看到之人所想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黔首百姓们而言,他们立刻诚恐诚惶的跪地磕头,祈求上天恕罪。在他们看来,天降陨石就是神罚、就是天谴,就是老天爷的警示!
而对于那些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他们通过史书中记载的只言片语,可以反推出某些可能,这应该是天外降下的石头引起的燃烧现象。
不要小看古代的科学,如墨家都已经出现了小孔成像、光影关系、杠杆原理等物理知识。
对于天文知识,甚至未来还在沿用古代的天文历法、农历等,可见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绝不都是封建糟粕!
但这些饱学之士中,也分为两种——
汉室忠臣们忧心大汉未来,如今国家动荡、社稷丘墟,战火摧残,这天降陨石会被野心家利用,蛊惑愚民,再起兵戈。
而那些野心家们,则利用这种天文现象,开始了阴谋诡计的布局。可以想到,什么“神罚”、“天谴”、“陛下引起天怒人怨”等等言论,很快会疯传开来。
因为“天降陨石”之事,以至于宛如飓风似得,顿时引发京师,甚至大汉天下的人心惶惶!
当然这一切,锦衣卫和东厂等兵马无暇顾及,他们快马加鞭前往北邙山,终于在寅时正刻、黎明破晓时分,在帝陵附近找到了“祥瑞”。
“快快快,将石碑放到附近。”
如此重要时刻,曹正淳依旧没有出宫,在他心中,保护陛下才是首要大事。
不过由曹正淳的心腹太监:魏忠负责,将刻着“帝辩,明君。大汉,千古。”的多种文字的石碑,放在了天降陨石附近。
锦衣卫看到之后,嘴角抽搐,心下有些无语至极。
朱雀无奈问道:
“我说魏黄门,这块石碑崭新亮丽,连火烧的痕迹都没有,一看就是伪造的。你们东厂就算造假,也要造的真实一点吧?!”
“这……”
魏忠顿时面色一愣,他们东厂忘记做旧了,他神色有些难看:“曹公公交代的这点小事,我们都办不好,真是太没用了!”
“魏公公,要不我们去换一块旧碑?!”有东厂太监提议道。
“来不及了!”魏忠摇头。
大汉其实没有“公公”这个宦官担任的职位,也没有这个称呼。
不过是因为刘辩偶尔一次称呼曹正淳曹公公,以至于成为了宦官们至高无上的荣誉。
这位叫魏忠的魏公公,任职小黄门,一般是称呼魏黄门,但宦官太监私底下,也会尊称魏公公。
“朱雀指挥使,您说我们直接在祥瑞上面刻字,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魏忠望着朱雀问道,他嗅了嗅鼻子,好奇道:“不过还别说,这真的是天降祥瑞,散发出阵阵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不用画蛇添足了!”
朱雀望着这个“天降祥瑞”,也是有些惊疑不定,实在是味道太香了,以至于令她食指大动!
因为从高空摔落,这一吨红薯有些被砸开了,露出了里面的软黄嫩肉,清香扑鼻,令人口舌生津。
他们锦衣卫和东厂忙碌了一夜,再加上近段时间随着陛下节衣缩食,饥肠辘辘,闻到烤红薯的香味,真的是忍耐不住,想要扑上去大快朵颐。
但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又有些敬畏,因为这是天降祥瑞,他们不敢对上天、对陛下无礼。而且又担心这个祥瑞吃不得,反正不容他们亵渎,只敢远观。
因此厂卫们流着哈喇,惊疑不定的望着这个“天降祥瑞”,将周围封锁保护起来。
随着玄甲军和北军五校兵马而至,将这个“天降祥瑞”保护的密不透风,连一只苍蝇都不容放过。
天色逐渐放亮,已经来到了卯时初刻,大概早上五点左右。周围有百姓们起床活动的迹象。
昨夜“天降陨石”,有些睡得晚的百姓们看到了,但不敢夜深人静出来探寻,北邙山可是有猛兽的,因此在诚惶诚恐中,一夜无眠,等天色大亮才敢出来。
有些睡得早的百姓们还不知道,起床后听到街坊邻居、村落村民的商议,这才大惊失色。旋即随着众人涌向北邙山,想要寻找这个“天象”。
当看到军队已经将“天象”把守起来,百姓们不敢靠近,只敢远观,对着“天象”指指点点。
这些百姓中,肯定也有世家大族的眼线、探子、细作等等。
甚至还有煽风点火、浑水摸鱼的狼子野心之徒!
渐渐地,从“天象”变成了“异象”,变成了这是“上天警示”,这是“神罚”、这是“天谴”!
锦衣卫和东厂一直在控制舆论,但造谣者揪出一个两个,不可能将全部揪出来。且这么做,还会引起百姓们的恐慌和质疑,走向更坏的局面。
这就是造谣者的险恶用心!
如果厂卫真的对他们雷霆出手,估计躲在背后的幕后黑手,立刻就能换一种说辞“看吧,这就是神罚天谴,朝廷心虚了再捂盖子”等等。
令厂卫一时雷霆出手不是,就这么纵容谣言散播也不是。“哒哒哒——”
就在此时,有宫中快马加鞭传讯:“陛下即将驾临北邙山,你们做好接驾准备!”
“诺!!!”
……
刘辩的銮驾一路从皇宫,浩浩荡荡的向着北邙山帝陵行去。
北邙山很大,有炎黄故里平逢山、华胥故都宜苏山、道源祖庭翠云峰等三十三峰,是中原腹地的文化名山,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但最出名得是,北邙山是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都趋之若鹜的葬地,汇集古代墓葬数十万座,素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自东周迄五代,有40多个帝王、千余名达官贵人埋骨在此,号称“东方金字塔”、“中国帝王谷”。大汉有五座帝陵处于北邙山。
昨夜空投红薯,目的是制造一种“天降祥瑞”的效果,但没想到空投到大汉的帝陵附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