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命!!!”
这一刻,荀彧等能臣干将没有反对,觉得此计可行。
荀彧说道:“陛下,不如借着祭天之事,大赦天下,止戈兴仁、修生养息。”
太傅卢植已经选定良辰吉日,就在三日后九月初九,祭天、祭祖,大赦天下。
“好!”
刘辩颔首道。君臣又商议补充了一些细节,荀彧等人这才退去。
德阳殿内,又安静下来,只有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微弱的光芒投射出暖黄色的光晕,在偌大的殿内,只照亮一小片范围。
刘辩的面孔,在摇曳不定的火焰中,也是若隐若现,明暗不定。
他闭着眼,神色有些不甘,放在桌案之上的手掌紧握着,手背青筋凸显,但最终还是宁静下来。
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事情急躁不得!
看到刘辩宁静下来,曹正淳心下方才松了一口气。
陛下方才雷霆之怒、隐而不发,这最是伤身体,曹正淳生怕陛下憋坏了,憋出内伤。
如今宁静下来,不至于大动肝火,这才是养生之道。
曹正淳开口问道:“陛下,您与众臣商议到废寝忘食,连晚膳都没有吃,现在要令御膳房传膳吗?”
“不用了,朕没有胃口!”
刘辩不是忧心国事吃不下,是真的没有胃口。
这些时日以身作则,他吃的都是麦米粥,已经吃到想要吐出来了。
不是刘辩不知民间疾苦,实在是经历了后世美食盛宴后,他不说山珍海味,一直吃糠咽菜,也实在有些承受不住。
刘辩心下有些自嘲,别人当皇帝都是锦衣玉食,轮到他当皇帝倒好,吃糠咽菜,这皇帝当得还不如那些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
“陛下,您要注意龙体啊!”
曹正淳忧心道,但刘辩已经投入到政务之中。
京师地震,影响周围州郡县,并州南匈奴作乱、青州黄巾贼乱、凉州之乱等等,这些军国大事都需要刘辩处理。除此之外,还有粮草、食盐等民生问题。
京师经历董卓霸京、西凉军动乱后,战火摧残、生灵涂炭,战后重建、百姓们的安抚、牺牲将士们的抚恤等等问题,也需要考虑到。
还有三日后的祭天和祭祖仪式,刘辩需要对功臣的封赏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刘辩亲自考虑。这种忙碌之中,也就不觉得饥饿了。
真正的废寝忘食!
直到一声提示音响起,刘辩这才惊醒过来,已经子时正刻,凌晨十二点了。
“叮咚。”
“宿主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是否进行抽奖?”
刘辩并没有急着抽奖,而是望向曹正淳,他一直侍立在侧,刘辩没有吃晚饭,曹正淳也饿着肚子,不知是不是错觉,这几天曹正淳瘦了不少。
那熟悉的笑容,都少见了许多。
“陛下,您有何吩咐?”
曹正淳不敢直视龙颜,眼观鼻鼻观心,但他武艺高强,还是可以感知到陛下的直视。
“唉,其他宦官跟着皇帝,吃香的喝辣的,但你们东厂跟着朕,受苦受累。”刘辩由衷感叹道。
曹正淳立刻肃容,坚定不移的说道:“只要可以侍立在陛下身侧,哪怕喝西北风,奴婢也甘之如饴!”
“现在朕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东厂。”
刘辩说道,令曹正淳更加肃容,他继续说道:
“京师粮草危机,不见成效。朕决定派遣东厂下放地方,充盈内帑。但如今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伱们恐会成为众矢之的。”
曹正淳顿时心领神会,就是让他们东厂去捞钱,他明白:
“请陛下放心,莫说乱臣贼子作乱,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们东厂都义不容辞,为陛下效力,死而后已、死亦瞑目!”
刘辩满意点头。
不是刘辩病急乱投医,实在是粮草危机,又看不到成效,让他想要多线投资。
而宦官,无疑是皇权的拥趸!
不过为了避免东厂这些宦官祸乱百姓,刘辩还是严词叮嘱道:
“记住,不要叨扰黔首百姓!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内圣外王,明白吗?”
“奴婢……明白!!!”
曹正淳细细体会,感觉明白了,又感觉没有明白。反正他听令行事就行了。
捞钱……不要叨扰百姓……那就是向上捞钱!
“下去吧。”
“奴婢遵命!!!”
看着曹正淳退下,德阳殿内又只剩下刘辩一个人时,他终于开始抽奖了。
转盘又开始转动起来,指针划过属性点、武器铠甲军需战备、辅佐人才、兵马人口、功法秘籍等等,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由快到慢渐渐停稳下来。
停在了粮草辎重之上!
“粮草?!”
这令刘辩顿时双眼一亮!
如今京师爆发粮食危机,他都已经开始吃糠咽菜,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瞌睡了来枕头吗?!
终于。
指针完全停稳下来,提示音再次响起。
“恭喜你抽到一吨红薯!”
“请选择投放地点……”
红薯!
穿越三大粮食之一!
红薯的优势就不多说了——
生命力极强,不管是山岗还是沙石土,红薯对土地的钟情程度,达到了不分贫富的境界。除个别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国都是生产红薯的好地方。
亩产很高,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化肥和水利。贫瘠的土地亩产肯定会相应变差。
不过红薯没有成为主食,也是有很大弊端的。
红薯这类根茎类的存储都需要窖藏的,储存不便。且营养单一,无法满足人体需求。不顶饿,吃再多也不容易饱腹,身体得不到碳水摄入的满足感。
并且吃多了胃胀气极其不舒服!
可问题是,在吃糠咽菜都是奢望,已经到了吃草皮挖树根,甚至吃泥土的程度。红薯这个高亩产的农作物问世,是可以很大缓解社会矛盾的!
这就是神器!!!
能被称之为“穿越三大粮食神器之一”,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不过一吨红薯,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真的没有多少。对比京师数百万人口、数十万军队,人吃马嚼的消耗,根本撑不住几日时间。
所以这一吨红薯,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当种子种植的!
“正好荀彧等人建议修耕植,畜军资,屯田发展。红薯可以派上用场。这不仅是亩产高那么简单,完全可以宣传成祥瑞!”
刘辩决定拿红薯做做文章。
因为大汉全国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如今又是京师地震。已经有谣言说这是天谴、这是神罚,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
刘辩又不可能跟天下说,这是气候变迁、地壳运动,太阳黑子衰弱期引起的,要讲科学,不要迷信。
在封建王朝,就要讲迷信,不讲天下人不听!
甚至就连刘辩这位皇帝——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不都是迷信下的产物吗?!
既然受命于天,那么出现天灾人祸,就要天子来承当罪责了。
一般这时候,就要轮到皇帝下“罪己诏”。但如今有了红薯,可以宣传成祥瑞,完全可以化解这种舆论攻势。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