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徐子陵的变化,宋缺赠剑
张常清沉稳面容露出一抹思索,其他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并未多言,宋阀的志向在南方几乎是人尽皆知,但北方胡汉交杂,国朝承袭胡人政权,对宋阀那等秉承皇汉思想的势力多有压制。
天下大变,宋阀能有这样的改变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若宋阀不做改变那才是怪事,总不能对北方胡人势力视而不见。
随即,他凝视苏铭,接着道,“据贫道所知,宋阀此前未曾要争夺天下,天刀能有此决断,恐怕少不了先生出谋划策,不知贫道猜的可对?”
南方很少有事情能瞒得过天师府,他们在这片扎根的时间远比宋阀要长。
苏铭洒然一笑,“道友猜的对极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于宋阀而言,这是最好的机会,若无我,宋阀迟早也会起兵。”
张常真是个面相端正,气质沉凝的中年人,闻言,他又疑惑问道,“敢问道友,天下势力何其之多,道友为何偏偏看中我道门?”
苏铭眸光一凝,这个问题直击核心,天下这么多势力,宋阀偏偏与道门合作,很难让人相信他没有别的图谋。
“很简单,因为佛道魔三教势力当中,道门最弱!”
“你!”
“道友怎敢!”
话音落下,张常在,张常真两人对他怒目而视,道门势力衰弱不假,可却轮不到他人置喙,就像是自己的家再不好,也轮不到外人去说。
苏铭说的话也毫不客气,“难道我说的有错?合作,是双方共利之事,道门势弱,如果想兴起佛道之争,争夺信仰,必须支持一方政权,普天之下,难道还有比宋阀更好的选择?”
“宋阀的根基在岭南,天师府扎根南方,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你们想等到中原尘埃落定,那就当在下没来过,这世上愚蠢的人已经够多,我不想被你们蠢死。”
近乎嘲讽的话语,令两人脸皮挂不住,刚要说什么,却被张常在一口叫住,“常在!常真,住口!”
他们露出不甘的神情,只得低声叫了一声师兄。
张常在知晓眼前之人有何等能耐,当即起身向他致歉,“道友,我天师府家大业大,再加上前朝之事,许久未曾涉足中原,更遑论支持一方势力争夺天下,同门族人多有顾虑,还请道友海涵。”
苏铭摇摇头,神色平静,“无妨,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宋阀所谋者不为一家一姓,而是普天之下的汉人,胡人肆虐中原数百年,前隋承胡人旧朝,若再建立一个胡人政权,汉家荣光不再,这不是宋阀想看到的结局。”
“李阀,独孤阀,宇文阀三家与胡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追溯到北周八柱国,那是彻彻底底的胡人政权,依贫道看来,当是汉人融合胡人,统治胡人,而不是由胡人融合汉人,统治汉人,这是前提。”
“至于宗派,我想,这才是你们最关心的事。”
此话一出,三人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这的确是天师府迫切想知道的事,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益往来,天师府树大根深,空口白话就想拉上战车,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苏铭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声音很是郑重,“在下在宋阀担任军事,可全权代替阀主,若道教上下襄助宋阀争夺天下,未来宋阀立国,当以道教为国教,正本清源,改风易俗,重塑汉风。”
这句话,让他们都松了口气,若宋阀承诺让他们龙虎山当国教,他们反而不信,若是以道教才算得真心实意,毕竟,龙虎山还当不起这个重任。
后世的南张北孔两大世家还未真正成型,龙虎山还当不起国教这个名头,若真的强行接下,那无异于是给其他教派当靶子。
随即三人朝苏铭行礼,“多谢道友为我等解惑。”
苏铭从未想过能空口白话让龙虎山合作,轻轻一笑,“无妨,合作总要表现诚意,理应如此。”
三人在这里留了片刻,便告辞离去,望着他们的背影,苏铭暗道:看来还是得让子陵走一趟,而后他写了一封信,拜托龙虎山的道士送到蜀地。
……
蜀地,青城山。
山中道观清幽,徐子陵盘坐在古松下的大青石上,手握一卷道经,周身气质愈发淳朴自然,空明澄净,隐隐与天地融为一体。
远处有声音传来,“小友,尊师来信了。”
来人正是明云道人,他手里拿着一封信。
闻言,徐子陵不徐不疾放下手中道经,接过信看完,眸中满是思索,没有说话,明云道人热心问道,“小友,尊师可有事劳烦我青城山?”
“这倒是没有,师尊让我去龙虎山走一趟。”
明云道人惊讶万分,“什么?你要走?”
徐子陵对他的态度感到诧异,平静的点点头,“这些时日叨扰诸位前辈,多谢款待,师尊有命,弟子不得不从,明云道长,就此别过。”
明云道人看着徐子陵,眼里满是可惜,长叹一声,“你啊,唉……你怎么就走了呢。”
苏铭走之前,让徐子陵入青羊观和青城山清修,宋阀虽有经文典籍,却比不上青城山这等传承久远的道宗,宋阀之中也不适合清修,因而让他入山修行。
一开始,这两家只是因为徐子陵是苏铭的徒弟对他十分礼遇,可随着接触渐深,那些老道士发现了徐子陵的资质,但凡道经典籍,徐子陵一看就通,甚至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