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冰封城堡
南北两侧的高山积满白雪,位于中间的平地绿草如茵,一条大河流淌在河谷平原上,自西向东,平静而和缓,为两岸的草木和作物带来无限的生机。
新修的道路上,一列车队向东驶去,最奢华的一辆马车上,金发年轻人拉开帐帘,兴致盎然地观看着周遭的风景。
小麦刚刚种下,农田中时不时可以看见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的脸上浮现着劳动的喜悦,农具还算精良,衣衫还算温暖,营养还算充裕。
这里是位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库拉河谷,位于第比利斯城和占贾城之间,地势地平,降水充沛,气候适宜,宜牧宜耕。
自从来自君士坦丁堡的阿莱克修斯皇子来到这里,并组建起圣安德鲁及圣乔治骑士团后,这片曾经饱受折磨的土地终于安稳了下来,空地被开垦为农田,荒山被开辟为矿场,自古繁荣的东方商贸开始复苏。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片土地的本名被人忘记,居住于此的各族百姓和来来往往的过路商人将其称为“圣十字地”,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马车上,金发年轻人好奇地注视着耕作的农民,对他们的生产方式颇有些兴趣。
“鲍里斯骑士,圣十字地的农耕方法似乎与东帝国有着很大差别,倒是与修道院十分相似。”
金发年轻人转过头,望向闭目养神的鲍里斯骑士。
“这可不是一般农民可以达成的,真是强大的组织度。”
“是啊,我们大团长的确效仿了修道院的农耕方法,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
鲍里斯睁开眼睛。
“列奥纳多阁下,您要是感兴趣,可以画下来,我们没意见的。”
“以后会有机会的。”
金发年轻人笑了笑,轻轻点头。
他叫列奥纳多,是一名私生子,理论上不能使用家族姓氏,人们通常会称他为芬奇小镇的列奥纳多,即列奥纳多·达·芬奇。
自从接受东罗马皇室的雇佣后,达芬奇的生活水平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君士坦丁堡的建筑家们常常会找他畅谈,达官贵人和名门贵妇也对他的美术功底颇感兴趣,时常请他提笔作画。
当然,达芬奇知道,刚来到君士坦丁堡时,他还没有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人们尊敬他,只不过因为他有一个太过出众的老师,韦罗基奥。
于是,达芬奇扑在了自己的事业上,在大皇宫各处采点绘图,耗时半年,终于绘制出了大皇宫的翻修图纸,圆满完成了政府和皇帝的要求,新建筑群兼具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整体上美观而大气,威风而优雅,除了居住和办公外,还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哪怕城内发生动乱,大皇宫也不会轻易沦陷。
现在,大皇宫已经依照达芬奇的构想开始翻修,一座座新宫殿的拔地而起让全体市民叹为观止,发自内心地认可了他的才华,认为他的确是个人才,而不是依靠师门盛名来君士坦丁堡讨饭吃的乡下人。
后来,本欲归家的达芬奇被“强行”留在了君士坦丁堡,在维内托的引荐下,当上了皇家工程院的名誉院士,金钱和荣誉一并袭来,达芬奇略做推脱,便答应了下来,沉浸在美好与安逸的氛围中。
在此期间,达芬奇也画了不少随笔,设计了一些建筑,还收到了好几家建筑公司的邀请,请他担任常驻设计师。
东罗马帝国的自由化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富饶的土壤,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剧变,建筑材料的革新也带来了一系列建筑学革命,在皇室的引导下,一些早期的专业性建筑公司开始形成。
这些建筑公司往往由资本家,承包商,设计师,工程师,劳工和后勤集团组成,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收到订单后便赶往施工地点,为雇主完成建筑,相比于老旧的古典原始体系,效率更高,技术更强。
以后,政府部门和贵族富商需要建造建筑时,不用亲自联系采石场,砖瓦厂,木材厂和建筑师,只需要向建筑公司下达订单,以上这些全由公司搞定,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不过,在这些早期建筑公司中,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不是皇室投资的皇家建筑集团,也不是由三大贵族联手出资的金角湾建筑集团,而是由马尔马拉岛民众集体组成的马尔马拉建筑公司。
这座岛屿上遍布大理石和石灰石,是非常良好的采石基地,岛民们天生就与建筑打交道,很多人都是熟练的泥瓦匠与砌石工。
飞速繁荣的城市为建筑行业带来了第一个春天,皇家建筑公司的成立登上了报纸,马尔马拉岛的一位采石场主看到了机会,他将民众们召集起来,募集资金,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了马尔马拉建筑团队。
由于市场确实远未饱和,老式体系的效率又确实低下,这个新兴的小型建筑团队很快就接到了几笔订单,打出一些名声后,立马向君士坦丁堡银行寻求贷款。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罗马子民,贷款商谈十分顺利,大量的低息贷款让公司规模逐渐扩大,承接的订单也从简单到复杂。
但是,由于没有建造大型建筑和军事建筑的经验,也没有能力出众的设计师坐镇其中,更没有上流社会的关系网络,马尔马拉建筑公司在与其他两大建筑商的竞争中落入下风。
后来,已经成为股东的岛民集体召开了会议,决定将诸如宫殿,城堡,要塞和豪宅这样的高端市场彻底放弃,不与两大巨头竞争,直接将目标放在他们不屑一顾的事情上,开辟新的蓝海。
于是,他们开始搞房地产,为诸如君士坦丁堡,帖撒罗尼迦等爱琴海大城市的普通民众建造家庭住宅,推出了一种模块化的市民房屋,采用混凝土结构,竭尽所能地降低工费,缩短工时。
这种房屋没有任何艺术感可言,没有任何高端建材,没有任何个人特色,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符合广大市民的需求。
君士坦丁堡的确富裕,但任何一座大城市都不可能全是富人,在中产阶级之下,照样有大量的平民。
况且,近些年来,大量的乡村民众开始移居城市,他们可是没什么余钱的。
马尔马拉建筑公司的低端房地产生意大获成功,很快便挣足了资本,登上报纸,名声远扬。
完成前期积累后,马尔马拉建筑公司重新向高端房地产进军,吸引到的人才也渐渐增多,在一次竞争中成功击败了皇家建筑集团,获得了加拉塔区一条海景别墅街的施工权。
皇家建筑集团的负责人当然大为光火,向皇帝提交报告,要求对这个公司进行限制,甚至提出直接吞并。
出人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十分高兴,不仅没有对这个民间公司大加打压,还要求政府予以鼓励,加大贷款上限,增加订单数额,特地把受雇于皇室的几位建筑家派往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想不想留下全看他们自己。
前一阵子还忐忑不安的马尔马拉建筑公司当然对此感恩戴德,主动向皇室上缴了十分之一的股权,以示服从与尊敬。
皇帝没有直接接受,而是以两倍的价格买下了股权,并加大了技术援助力度,还把波塞冬堡垒其中一座城堡的订单交给了他们。
后来,声名鹊起的达芬奇引起了建筑行业的注意,好几家建筑公司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开出的薪水一个比一个丰厚。
最终,或许是因为同为平民出身,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薪水最高,达芬奇选择了风头正盛的马尔马拉建筑公司,但仅仅是顾问,而非雇员。
达芬奇在马尔马拉建筑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波塞冬堡垒,心气尚高的他没有在已经完工大半的建筑上耗费多少心力,仅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在马耳他旅游了一段时间后,达芬奇再度启程,周游各地的同时,也顺便完成建筑公司的委托。
在一段时间的考察后,达芬奇渐渐理解了东罗马帝国的新型建筑模式,他也知道,建筑模式的革命其实与建筑技术的革新密不可分,他所喜爱的砖石建筑虽然美观典雅,但的确太过繁琐,不是平民百姓的最好选择。
这一次,马尔马拉建筑公司受到圣安德鲁骑士团的委托,派出了一支规模不大的施工队前往圣十字地,一方面试图扩展海外业务,另一方面也准备对圣十字地的特殊建筑材料进行考察。
达芬奇也是考察团的一员,但他的主要目的却不是建筑,倒是想趁这个机会与阿莱克修斯皇子稍作接触,看看能不能请他当新画作的模特。
达芬奇收回思绪,将目光再度投向农田。
“能问问他们在为哪位地主耕田吗?看样子,他们的积极性似乎很高,效率也不低。”
达芬奇忍不住问道。
“这是我在意大利从未见过的,东帝国也没有。”
“他们都是自由农民,没有奴隶主,也没有地主。”
鲍里斯解释道。
“阿莱克修斯大团长认为,土地和粮食都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宝物,每一位基督徒都有责任耕种,也有资格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耶稣基督就是穷人,富人对穷人的压榨绝不是祂想看到的事情。”
“冰封之战结束后,萨法维教团偃旗息鼓,圣十字地开始扩张,土地和人口变得更多,大团长决定发展民生,并对现有的农业生产体系进行了改革。”
“大团长将农田和牧场分为一片片十字领,农民和牧民则是十字领的成员和主人,一个十字领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成员们平时一同劳作,一同吃饭,一同庆祝丰收,连妇女也能平等地参与到劳动之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
“骑士团会派遣修士和骑士作为管理者,修士负责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精神引领和简单医疗,骑士则负责进行民兵训练,骑士团会根据各个十字领的收获情况征收一些粮食,其他的都留给他们自己。”
“圣十字地的手工业也由家庭作坊为主,每一个十字领会在骑士团的指导下发展相应手工业,大团长不怎么愿意让君士坦丁堡的血汗工坊开到这里。”
“你刚才说,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于原始修道院,和上古时代的基督徒互助集体有些共同点,这是没错的,大团长的确参考了他们。”
“他们的头上没有主人,要是有,那就是上帝。”
鲍里斯有些自豪地挺起胸膛。
“大团长不喜欢东帝国的资本家,不喜欢格鲁吉亚的封建主,也不认为个人财产的过度集中是上帝的意志,更是对奴隶制深恶痛绝,他认为,信耶稣者皆为兄弟,作为领导者,耶稣基督的忠诚者,我们有责任照顾好他们。”
“在神学集体的领导下,我们足以进行三圃制乃至四圃制的农业模式,实现精耕细作,而不是自由放养。”
“东帝国发展自由市场,鼓励个人思想,你们倒是与众不同。”
达芬奇有些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
“但是,你们怎么保证思想的纯洁性呢?要知道,个人的贪欲是不可避免的,你们的皇帝更是参透了这一点,压根不准备消除贪欲,而是尽可能地将其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是啊,所以别人才说,我们的骑士都是理想主义者,以古老的基督教美德而约束自己。”
鲍里斯点点头。
“大团长常说,基督教诞生之初,我们的先辈就是以团结一致的精神渡过了艰难的岁月,在那个时候,个人利益永远不会高于集体利益,每一位基督徒都为了最纯粹的理想而奋不顾身。”
“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上帝之下,众生平等,重视家庭,爱护子女,禁止谋杀,禁止人祭,尊重生命,尊重土地,这是我们基督徒在精神层面上领先于其他原始宗教的最好证明。”
“我们将其称之为普世价值,有朝一日,这种价值观也会传播到整个世界。”
鲍里斯顿了顿。
“我承认,大部分基督徒都没有将这一套价值观落实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错的,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达芬奇对这些神学上的事情不感兴趣,叹了口气。
“算了,我只是个画家,来这里也就为了考察和作画,随你们自己吧。”
“话说回来,你们的大团长,他还想当国王么?”
“在你们这套返古理论下,国王和贵族又该怎么解释呢?”
“呵呵,大团长虽然没说过,但百姓们都盼着他当国王呢,仁德而爱民,平和而公正,就连第比利斯的农民也对圣十字地心驰神往。”
鲍里斯笑了笑。
“大团长说,上帝赐予了贵族更显赫的身世,更富裕的家庭,但这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贵族们就该冲在战争最前方,平民百姓则退居二线。”
“很典型的骑士道复古思想,不过也好,我喜欢。”
达芬奇呵呵一笑。
“有时候我真怀疑你们的大团长是不是个西方人,不仅长得像,思想也像。”
“哦?还有其他人也践行这一套理论?”
鲍里斯来了兴趣。
“多得很,人文主义的一种流派罢了,这几十年里,在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甚至是偏远英格兰,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冒出来了,我不太了解,但知道这些思想很先进。”
达芬奇回忆着。
“你们大团长这种神学集体的复古公社思想也是其中一种,尤其是英格兰,就连坎特伯雷大主教甚至都表露过这种哲思。”
“他们最近也开始发展羊毛产业了,也就是你们所谓的“圈地运动”,但他们可没有异教徒可以压榨,国王和贵族也不会保护平民,遭殃的全是自己人。”
“神学农村公社,成功的也有,那就是德意志北部的迪特马尔申农民共和国,瑞士联邦也算半个吧,近些年来,他们的势头也挺猛,不过,大国估计是行不通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多少贵族和高级教士是愿意推崇神学复古的,你们的大团长是很独特的一个。”
“那你觉得我们会成功吗?”
鲍里斯问道。
“我只是个画家,又怎么会知道呢。”
达芬奇失笑摇头。
“但是,你们大团长信仰纯洁,他的继承人呢?他的子孙呢?还能维持今天的模样吗?”
鲍里斯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
实际上,达芬奇说的没错,这个时候的欧洲正处于千年难遇的思想盛世,文艺复兴让古老的价值观再度涌入众人的脑海中,那些仿佛在梦里的美好世界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这些哲学家产生了相当大的思想落差。
在这种背景下,许许多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价值观体系开始构建,包括平权运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资本主义乃至社会主义。
在这之中,英格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让思想家们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时产生了质疑,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萌芽,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开始用纸笔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完美世界,最终由15世纪末的托马斯·莫尔成为了第一位集大成者,“乌托邦”的理念由此诞生。
原时空中,再过几十年,神学农村公社的思想还将从纸面走上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大起义即将在德意志地区掀起一场革命浪潮。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仅仅用文学和艺术上的繁荣来描述它,那是忽视了它的本质,但仅仅将其视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那又是一种不尊重。
见鲍里斯没有说话,达芬奇也不想在这种过于深奥的话题上多做纠缠。
“无论如何,不管你们的大团长是真心想为基督教的事业做出贡献,还是具有更深的心机,只是想利用这种方式来颠覆格鲁吉亚贵族,谋取第比利斯王位,我都祝他成功。”
“你!”
鲍里斯有些生气,将脑袋扭向一边。
达芬奇笑笑,没有出声。
车队继续行驶,驶过农田和乡村,一座规模不大却生机勃勃的城市出现在众人眼前。
城市坐落在库拉河畔的一个突出部,四周分布着不少军事堡垒,来往人群不少,人人洋溢笑容。
“冰封城,骑士团的新城市,自由之城,开明之城。”
鲍里斯指向城市。
“现在,城市只有半边,另外半边还在建设中,朝向占贾城的一边会建造一座大城堡,城堡与城墙相连,大团长平时就睡在最前线,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这座城堡就是你的工作之一。”
“好,我会看看的。”
达芬奇点点头,眺望着暗蓝色的城市。
“冰封城我能理解,为什么要叫自由城?”
“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不只有正教徒,还有亚美尼亚正教徒和为数不少的小教派。”
鲍里斯说道。
“大团长吸引了不少被萨法维教团严加打压的少数派信徒,包括穆斯林小教派,基督教异端小教派和那些古老流派,比如聂斯托利派和祆教。”
“这些小教派必须遵守城市的法律,禁止敌视,禁止传播极端思想,不要求各个教派友善相处,至少不能彼此动粗,骑士团的武力会维持秩序。”
“这——”
达芬奇十分惊讶。
“我以为你们会对这些异端异教赶尽杀绝。”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