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李承乾:我看不见,那就是没投降
随着出征的号角在天地间撕裂出激昂的声响,大唐的军队如滚滚铁流,向着百济境内迅猛突进。
裴行俭率一万精锐,仿若暗夜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百济边境的隐秘山谷。
与此同时,陈云超统领的一万中路大军,军旗烈烈,锣鼓喧天,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百济守军压去。那遮天蔽日的军旗、震耳欲聋的战鼓,无不彰显着大唐的赫赫军威。
虽说这些军队,实际上大部分成员都是高丽新罗人。
百济军队见状,匆忙调集重兵,妄图在中路抵挡住大唐的攻势。
转瞬之间,战机闪现。
裴行俭一声令下,精锐们从山谷中如猛虎出山般呼啸而出,直扑百济东部重城熊津。
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动地,熊津城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裴行俭的士兵们迅速点燃霹雳火,那是他们手中威力惊人的炸药包。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包在熊津城的城门处炸开,火光冲天,巨大的冲击力将城门炸得粉碎,砖石飞溅,守军被气浪掀飞数丈之远。
熊熊烈火瞬间席卷了熊津城,城内陷入一片混乱。
百姓们惊恐地尖叫,四处奔逃,而守军们则被这从未见过的恐怖武器吓得呆若木鸡。大唐士兵们趁势攻入城中,如入无人之境。这霹雳火的威力在战场上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百济的东部防线就此土崩瓦解。
视线转至西侧,薛仁贵带领五千轻骑在深山老林中艰难前行。
山林中荆棘丛生,道路崎岖难行,但将士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完成使命。
当东路与中路的战火燃起,薛仁贵一声怒吼,五千轻骑如离弦之箭,从山林深处飞驰而出。他们以风驰电掣之势截断了百济西去的退路,封锁了所有可能的援军通道。
在辽阔的海面上,程名振率领的五千水师乘风破浪,战舰如钢铁巨兽般向着百济都城泗沘城全速进发。
程名振原先只是果毅都尉,在先前东征辽东之际脱颖而出,作为讲武堂学子,虽比不得薛仁贵跟裴行俭,但也是极其优秀了。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默默无名,但此刻,却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当陆地战场的硝烟弥漫至海上,程名振果断下令攻击。水师的战舰上,士兵们点燃了霹雳火,床弩将其射向百济的舰队。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在海面上响起,百济的战舰被炸得四分五裂,火光映红了整片海面,海水被染成了暗红色,残骸碎片漂浮得到处都是。
火药在这个时代来到的,完全是碾压级别的胜利。
另一边,同样的讲武堂游戏学子的刘仁轨,率领的水师在巡逻时,敏锐地发现了妄图支援百济的倭国舰队。
刘仁轨目光如炬,果断下令迎击。
两支舰队在茫茫大海上相遇,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就此展开。
大唐水师的士兵们将霹雳火投向倭国舰队,那巨大的爆炸声让倭国水手们惊恐万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一时间乱了阵脚。
这个时期,倭国水师呈现出特定的发展状态。
从组织架构来看,倭国水师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军事编制。
它有地方征集士兵的体系,各地豪族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船只和人员。这些船只和人员构成了水师的基础力量,不过这种编制相对松散,主要是基于地方势力的配合,中央的统筹管理能力有限。
装备方面,倭国水师的船只多为小型木质船。这些船主要靠人力划桨来驱动,船身长度一般在数米到十几米不等。船只的构造较为简单,船舷较低,防护能力差。
在武器配备上,主要是近战的兵器,如竹枪、短刀之类。
虽然也有少量的弓箭用于远程攻击,但射程和威力都无法与唐朝的弓弩相比。
同时,由于航海技术有限,船上缺乏精准的导航设备,主要依靠有经验的船员通过观测星辰、地标等来辨别方向。
在作战理念上,倭国水师此时还是比较传统和简单的。
作战时多采取集群冲锋的方式,试图凭借数量优势冲击对方防线。
由于缺乏大型的战舰和有效的战术配合,他们在面对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水师时很容易陷入混乱。
而且,倭国水师当时缺乏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对于海战中的风向、水流等自然因素的利用也不够成熟,这使得他们在海上作战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面对霹雳火这等跨时代的火器时,表现得不堪一击。
倭国还是很有野心的,这个时期的倭国很是骄傲自大,还没完全被大唐所臣服。
历史记载,663年白江口之战时,倭国出动了战船千余余艘,水军四万余人。
如今为了支援百济,大约有四百多艘战舰,水军一万多人。
然而在面对刘仁轨百余艘战舰,不过五千水师时,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视线回到中路战场上,陈云超所率大军承受着百济主力的强大压力。
以一万兵力,对抗数万大军。
但他们宛如屹立不倒的钢铁长城,以盾牌和长矛组成坚固防线,一次次将百济军队的进攻狠狠击退。
尽管敌军攻势凶猛,中路军压力如山,但李德謇率领的八千后备军及时赶到。生力军的加入,让中路军士气大振。
按照太子的定策,霹雳火不可能轻易动用。
唯有在取得优势,或是呈现败势时,方可使用。
此刻有了得胜之机,陈云超果然使用霹雳火,向着百济军队发起了更为猛烈的反攻。
炸药包在百济军队中炸开,血肉横飞,百济士兵们被吓得连连后退。
百济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打得阵脚大乱,纷纷丢盔弃甲,转身向后逃窜。
陈云超见状,抓住这绝佳的战机,大手一挥,高呼:“杀!”
中路军如同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百济军队压去。
他们手持利刃,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砍杀,百济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裴行俭在熊津城已经站稳脚跟,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熊津城,自己则率领其余精锐,迅速向百济都城泗沘城方向进发,准备与程名振的水师以及陈云超的中路军会合,对泗沘城形成合围之势。
薛仁贵那边,率领的五千轻骑成功截断了百济西去的退路后,并没有闲着。
他派出小股部队,四处出击,骚扰百济的后方,使得百济军队人心惶惶。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在百济后方的要道上设下埋伏,等待百济军队溃败至此。
程名振的水师在炸毁百济的舰队后,一路乘风破浪,顺利抵达了泗沘城的港口。他们迅速登陆,与从陆路赶来的裴行俭所部会合。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