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速速解决幽州战事,然后南下,不可给河南更多准备时间。”
“倘彼事竣,河南之土城难图也。”曹操、刘备联合修筑的防御工事,河北人不可能发觉不了。
袁绍知道后,更加下定决心,要快速解决掉幽州战事。
不然留时间给曹刘修筑防御工事,袁军再想南下,就很难了。
尤其袁绍已经快要五十了。
古代五十是知天命的年纪,意思就是要入土了。
袁绍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已经等不起了。
为了麻痹河南,袁绍还专门放出假消息,告知曹刘他已经与公孙瓒达成了和解。
此前,曹操所探知到的消息,正是袁绍所放出的假消息。
古代也是有情报间谍系统的。
而袁绍的间谍系统极为强大。
历史上的袁绍甚至直接策反了曹操的心腹护卫。
要知道,曹操是一个何等多疑小心的人?
结果他自己的心腹护卫,居然被袁绍给策反了。
最后,如果不是许褚的超神,斩了叛徒徐他。
搞不好袁曹大战的结局,真的要被改写。
最终,袁绍下令,大军强行渡河。
众将皆问,若公孙瓒半渡而击,当为之奈何?
袁绍大声道:
“公孙瓒困守易京,必不敢出,听我令。”
“速速渡河!”
袁绍怀着赌徒心态,来赌公孙瓒不会主动出击。
就像上一次界桥之战,袁绍也在赌公孙瓒不会派步兵过来跟自己消耗一样。
他既然能“以步克骑”击败公孙瓒,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尤其,此时已经攻守逆转。
纵然袁绍赌输,他也有的是赌资。
很快,袁军开始浩浩汤汤渡河。
果然不出袁绍所料,当有人将袁军过河的消息回报给公孙瓒后。
公孙瓒并未选择主动出击,他坚信自己的易京高楼是无敌的。
他既然能用此楼挡住袁军的攻势数年,那么此次也不会例外!
很快,袁军尽数打入易京高楼之中。
为了应对公孙瓒修筑的数座高楼,袁绍特地准备了数十架发石车。
照着易京城楼,轮番轰炸。
一时间,石弹如雨点般轰过。
女墙崩毁,城楼坍塌。
嚎声大叫,转眼之间,易京诸城已淹没在了漫天而起的狂尘之中。
“进攻——”
袁绍拔剑在手,下令袁军发起进攻。
颜良、文丑为先锋,带着劲卒,轰然先前推进。
每名先锋士兵,随身都带了土包,用以将城前深壕填满。
或有人被楼上守军射死,则倒在壕中,以身作路。
很快,无数张云梯竖起,数不清的袁军争先恐后往城头涌去。
由于这些年,公孙瓒不修德政,不赏士卒。
将士离心离德,皆不愿效死力。
很快便向袁军投降。
按理说,
城围而不降者,城破后,杀无赦。
但袁绍这个人性格确实是比较宽仁,主动赦免了这些投降士兵。
外宽内忌虽是骂袁绍的,但前面的“外宽”也说明了袁绍的优点。
靠着袁绍如此优厚的待遇,易京许多城楼的守将,都主动向袁绍投降。
袁军进军神速,战士出入不息。
有人将前线的军情回报给公孙瓒,劝他赶快从主城楼发兵,去救一救前面的城楼。
不然坚守不了两天,大家全降了。
公孙瓒却置若罔闻,仍旧大碗喝着好酒,啃着羊肉。
一樽接着一樽……
“若救一人,后之战者只望人救,不肯死战矣。”
公孙瓒正式给出自己的回复。
“传令前线将士,叫他们安心守御,我易京粮食充足。”
“袁军不能久持,时日一久,彼自退兵矣。”
当公孙瓒的命令传回前线之后,前线尚负隅顽抗的将士士兵,无不感到绝望。
遂举楼向袁军投降,不再做抵抗。
袁军继续向前,一路打到易京主楼。
此时的公孙瓒才如梦方醒,惊觉自己迷信的易京城,原来也并非是牢不可破。
于是,
在楼中龟缩了好几年的公孙瓒,终于在此时破天荒的聚集群臣,商议破袁之策。
“今袁绍攻得急,中有人或降或溃。”
“我易京诚恐难以守住。”
“惟有寻求外援,才能自守。”
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向老爹进言道。
“何者可引以为援?”公孙瓒问。
“黑山军首领张燕,与袁绍有旧隙,其在冀州西部,离得最近。”
“当能救我之急。”
公孙续回复道。
公孙瓒一直和黑山军有联系,现在穷途末路,也只能指望他们了。
听说自己的小老弟刘备在徐州混得风生水起,但指望他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且不说求不求得到刘备支援,纵然求得。
河南之地往返一趟,都要耽误许久。
于是公孙瓒命令公孙续率五千铁骑突围,前往黑山找张燕支援。
自己考虑半晌过后,又打算亲自率领那三千白马义从出城,奔往西山。
然后与黑山军里应外合,反攻冀州,以切断袁绍的退路。
这算是公孙瓒的最后一搏了。
成了,袁绍败北,公孙瓒能够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不成……
公孙瓒也没想过失败后会怎样,但他不想看到失败,他宁愿相信自己会成功。
商议既定,公孙瓒准备率兵出城。
长史关靖却谏言道:
“今君侯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少,而恃君侯为主故耳。”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
“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
关靖认为,现在易京的守军还愿意坚守,只是因为他们顾念全家老少罢了。
如果公孙瓒不留下来主持大局,将士们如何自守?
倒不如用原计划,坚守待援。
关靖是一名酷吏,平生只善谄媚,并无大谋。
但公孙瓒却十分宠爱和信任他。
最终决定采纳关靖的建议,不主动出击,改为坚守待援。
又过一月。
公孙续总算是联系到了黑山军首领张燕。
备言易京被围之事,请求张燕发兵救援。
张燕暗思自己已与河南结盟,凡军事动员,最好还是先知会一声徐州才好。
于是,将自己的难处告诉公孙续,请他再稍等些时日。
公孙续大惊,说道:
“我往来折返,便要耽误数月日程。”
“若遣使去徐州,往来折返,又要耽误时日。”
“到时候张将军再发兵,如何救得易京之围?”
“恳请张将军念在往日旧盟的份儿上,火速发兵,救援家父。”
“续感恩不尽,感恩不尽!”
张燕只推脱说,未得徐州允许,他不敢冒进。
或者可让公孙瓒主动出兵,他再出兵,与之里应外合。
或可以救易京之危。
公孙续无奈,只得应从。
中间往返又耽误不少日程。
此时,袁绍已经采纳了沮授“穴攻”的建议。
易京城楼,虽然坚固,但底部却是用木柱所支撑。
故而派遣士兵,一面围城,一面挖掘地道,直将半个城楼挖空。
然后以火焚烧木柱,城楼立时崩塌。
袁绍采用此法,杀至公孙瓒所住的中京处。
公孙瓒闻说后,忙问左右人道:
“续儿去黑山求援,尚未得归乎?”
众人皆答不知。
毕竟袁军围得紧,他们也不知道外边是个什么情况。
公孙瓒此时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唉。”
公孙瓒扑倒于地,叱退左右人。
然后召来自己的亲属,中有姊妹、妻子、儿女。
众妻女被困在楼中,皆不知外边是个什么情况,更不知公孙瓒缘何将她们聚在一起。
公孙瓒面上罩了一层寒霜,谓众人道:
“袁兵来得紧,汝若城破,你我皆从阶下囚矣。”
“袁绍深恨我,必不能容我,尔等亦难免受袁兵之辱。”
“既如此,不若现在自刎,也免遭其辱。”
众女闻言,皆大惊,纷纷跪地哭喊,向公孙瓒求饶。
公孙瓒更不答话,就地将自己的姊妹亲手勒死。
其余妻妾、子女见此,纷纷想要逃。
然大门已经紧锁,众人出不去。
公孙瓒遂提剑,将之一一砍死。
包括其年仅八岁的幼子,也一并砍死。
在杀尽妻儿后,公孙瓒仿佛苍老十岁。
长叹一声后,纵火将易京所存储的所有粮食一把火烧尽。
这些都是他收刮的民脂民膏,但现在败亡之日将近。
公孙瓒情愿将之一把火焚尽,也不愿留一粒米给袁军。
随后,公孙瓒孤身走入火海,头也不回。
……
后方的大火,惊动了前线尚在抵抗的士兵。
他们望见大火,已经猜到了后方发生了何事。
众人痛哭之余,有不少人都跑去向袁绍投降。
而此时尚在前线督战的关靖,仍旧不肯投降。
中间有人劝他说,公孙将军已经引火自焚了。
先生家财万贯,不如以之作为投降袁绍的资本。
以袁绍宽仁的性格,一定不会为难先生。
不想一向谄媚的关靖,此时却叹了口气,说道:
“前若不止将军自行,事未必不济。”
“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于是,策马提枪,冲入袁军阵中。
被袁军砍作了肉泥。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关靖靠着谄媚上位,敛财过亿。
结果最后公孙瓒众叛亲离时,他也没有离开公孙瓒,最后更是选择战死沙场,以报知遇之恩。
很快,袁军打入了易京楼。
袁绍命人安抚投降的将士,及其家属。
又命人去救火,看能不能抢救出一些财物。
然火势势大,莫说财物,便是一粒米都没给袁绍剩了。
等于袁绍此次出兵,耗费大量钱粮,却连半点血都没有回到。
所俘虏的公孙瓒士兵,自己还得养。
要不然袁绍怎么会觉得公孙瓒问题棘手。
灭了他不值钱,放在那里又膈应人。
但好在,如今公孙瓒总算被灭了,袁绍终于可以将目光放向南方。
“恭喜大将军!一统河北!”
“恭喜大将军!一统河北!”
以沮授、颜良为首的文武将官,纷纷向袁绍祝贺。
公孙瓒的覆灭,宣告着袁绍彻底统一了河北。
袁绍也十分兴奋,他站在烧焦的断壁旁,目光却是在看向南方。
“……曹操、刘备,吾将南下也。”
……呵呵。
袁绍的嘴角微微翘起。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只差最后一步,便能统一天下,千古留名。
……
公孙瓒覆灭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半道回来的公孙续耳边。
公孙续闻父已死,放声大哭。
遂打算率军前去找袁军拼命。
众人纷纷将之劝住,道:
“与其白白送死,不如留全有用之身,更寻报仇机会。”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