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朱祁钰换做是在江南先行摊丁入亩,只怕陈循就不会这么轻易就转变态度了。
“陈卿乃是我大明一等一的重臣,朕怎么可能放你去苦寒之地?”
“大明的钱粮还需要陈卿替朕把关,朕可是一日也离不开陈卿!”
“这次户部就派出一员干吏前往辽东,陈卿遥控指挥即可。”
朱祁钰虽然一直都有在扶持陈循,可陈循只能算是朱祁钰的亲近之臣,却算不上核心嫡系。
陈循和朱祁钰,更多的是属于相互利用的路子。
朱祁钰需要陈循来抗衡朝廷里面的老臣,陈循需要借助朱祁钰的皇权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既然是相互利用,朱祁钰也就不指望陈循能成为自己的知己。
陈循只要能做事,朱祁钰就会让其继续身居要职。
所以虽然陈循最开始不赞同摊丁入亩,虽然陈循一开始就惧怕士绅阶层的反攻,然而在陈循表示愿意在辽东试验之后,朱祁钰也就没有在继续为难于他。
“至于周卿,朕改任命其为山东布政使。”
朱祁钰在陈循最初不同意摊丁入亩的时候,就是用同为户部尚书的周忱来威胁陈循。
如今陈循识趣,朱祁钰也就不打算再召周忱北上了。
周忱已然年迈,朱祁钰也不愿意让其前往辽东苦寒之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要是周忱在辽东病故了,朱祁钰就会因为痛失一员爱将而悲伤。
周忱可是明朝有名的钱粮专家,就连后来张居正的改革,也有很多参考周忱的地方。
而且历史上的周忱是在景泰朝因为得罪权贵太多,而被迫致仕的。
就连礼部尚书胡瀠,也有对周忱加以指责。
至于朱祁钰改任周忱为山东布政使,也是符合明朝官员升迁的制度,让人无法可说。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九年变更地方行政区划,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年间的布政使,秩正二品。
当然洪武年间的南直隶不设承宣布政使司,由中书省直辖,故名“直隶”。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撤废中书省,京师及全国十二承宣布政使司直属于六部。
布政使品秩改为从三品,分设左、右各一人。
建文年间将布政使降为正三品,并裁减为各一人。
永乐年间,为了显示继承朱元璋的法统,朱棣又恢复成洪武旧制。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裁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以此以后,明朝除了北直隶、南直隶之外,定为十三布政使,通俗称为两京十三省。
到了朱祁镇的正统年间,承宣布政使司地位等同六部。
一般布政使进入中央多为尚书、侍郎,而中央一般委任各部尚书侍郎,或者都察院都御史、御史等出任布政使。
朱祁钰之前给周忱的实职是漕运总督,但是为了方便统筹漕运又给周忱挂了户部尚书的官衔。
周忱这个挂名户部尚书出任一方布政使,就是等同于六部授官,完全符合明朝官场的先例。
“微臣听闻双崖先生年老多病,还请陛下垂怜老臣,派御医前往照料。”
陈循嘴里的“双崖先生”,就是指的周忱。
周忱,号双崖。
周忱做官比陈循早,年纪也比陈循年长,在税收方面的功效又比作为户部尚书的陈循要大。
陈循尊称周忱一声先生,也是理所应当。
而且陈循也不是真的关心周忱的身体健康,他这只是为了表示对朱祁钰的顺从。
既然朱祁钰退让了一步,那么陈循也就必须要退让得更多。
更何况朱祁钰要是对税赋名臣的周忱彰显礼遇,那么就是让世人看到天子对于税收的重视,那么户部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也更能抬高陈循的政治地位。
而且借着这个机会,陈循还会落下一个尊敬前辈的好名声。
如此一举多得之事,陈循当然是不会放过。
“陈卿之言,真乃是谋国之举!”
朱祁钰同意了陈循的进谏,也顺带夸奖了一下陈循。
同意派御医前去照顾周忱,这是因为朱祁钰也希望周忱能够多活几年,能够帮着大明增加岁入。
夸奖陈循,就是一种善意的释放,也表示朱祁钰和陈循之间没有结怨,君臣还是一如从前的相辅相成。
政治,就是不断的争取和妥协。
毕竟朱祁钰还要陈循帮着做事。
“王诚安排一下,让太医院挑选两位善于调理的太医前往济南府。”
朱祁钰既然已经将周忱调任了山东布政使,那么周忱今后自然是要长期驻扎在山东首府的济南。
而且朱祁钰之所以让周忱出任山东布政使,也是为了便于在辽东推行摊丁入亩这一制度。
明朝的辽东,粮饷物资不能自给自足,历史上一直都是由山东接济辽东。
就在朱祁钰登基之前,辽东民政还是属于山东布政使管辖之下。
“奴婢这就去安排!”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诚,就要弯腰躬身的退下去。
“陛下,那原本的山东布政使怎么安排?”
一旁的内阁次辅、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却是在这个时候开口询问。
官场之上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既然周忱出任新的山东布政使,那么原来的官员就需要随之调动。
“原山东布政使?”
朱祁钰不由得喃喃自语。
说起山东,其实和朱祁钰也是有些渊源。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宣宗在位时,一直没有封王,只是皇子身份。
宣德十年正月,宣宗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册封皇弟朱祁钰为郕王,但因其年幼,所以没有遣其出外就国,而是奉藩京师,就是留在京师居住。
按照朱祁钰郕王的封号来看,他将来的建藩地,应该是山东济宁府。
济宁府汶上县,就是古郕国所在。
只不过后来土木之变的发生,朱祁镇被瓦剌俘获,朱祁钰在危急时刻被群臣奏请孙太后同意后,承袭帝位,成为大明新帝。
从此之后,郕藩升为帝系。
“万岁,此时的山东布政使乃是裴纶。”
“裴纶,字景宜,号泊庵,永乐十九年探花及第。”
“初授翰林院编修,景泰元年出补山东布政使。”
“裴纶从小学习刻苦,才识过人。”
“担任过多种中央和地方的重要职务,由于不避权贵,敢于直言,曾两次被罢官,两次遭到贬官。”
“得失不介于心,夷险不易其节。”
“就连太宗文皇帝都对起十分佩服,称赞他为真御史。”
叫到朱祁钰没有回答陈循,大太监王诚连忙出来提醒起了朱祁钰。
王诚这是以为朱祁钰是忘记现在的山东布政使是谁了,所以才想着帮朱祁钰回忆一下。
当然,王诚也有借此机会炫耀证明自己的心思。
王诚乃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太监第一人的内相。
王诚统领下的司礼监有对圣旨批红之权,也就是作为朱祁钰秘书一般帮着处理政务。
作为内相的王诚熟悉各地要员,这不就是说明王诚有才能,还符合“尽忠职守”这四个字吗?
“裴纶?”
朱祁钰这个时候也想了起来。
裴纶为曾经做过会试主考官,其时科举舞弊盛行,不易杜绝。
他身抵力行,为人师表。
其女婿祝全禄赴京应试,想借岳父作靠背,冀得功名,给裴纶写了一封企求的信。
裴纶非常气愤地说:“为国求才,敢私吾婿耶!”
随即把书信在灯上点着烧了。
他看不惯官场种种腐败现象,以“家有老母侍亲为上”为辞,去官归家。
王振擅权之时,裴纶与翰林院侍讲刘球共同上书朱祁镇,要其“亲贤臣,远小人,戒逸乐,勤政务”,并痛斥了王振为干预朝政的宫中巨蠹。
虽然裴纶为官清廉且有政绩效,然而其从京官被外放,本就是朱祁钰的有意为之。
“这个裴纶,就让其继续呆在地方之上吧!”
朱祁钰说到裴纶的时候,眼神里面明显有一些复杂的神色流露出来。
很显然,朱祁钰似乎很不待见这个能干又廉洁的老臣裴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