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佶逃走之后,王黼便被免除了宰相的职务。
免职之前,其实王黼有机会逃出城外,可他却不相信向来孱弱的赵桓会做出秋后算账的事情,再加上王黼对权力的向往,使得他丧失了遁逃的机会。
眼下,宰相李邦彦可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圣上,民意不可违,大战在即,必须稳住民心,否则容易为贼人所趁!”
赵桓犹豫不决,“吴少宰,你意下如何?”
吴敏刚刚由门下侍郎升迁为任龙德宫副使,迁知枢密院事,拜少宰,也是新皇继位的班底之一。
作为既得利益者,吴敏自然要为赵桓谋求更多的利益,“圣上,道君皇帝两道罪己诏并未稳住亿兆子民,反而让朝廷权威受到质疑!这既非道君皇帝的过错,更不是圣上的错!”
赵桓瞪大了眼睛,他虽然不认同赵佶的所作所为,可同为父子,自然不想赵佶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少宰且详细道来!”
“道君皇帝深居皇城,安知天下事?正如朱勔借花石纲谋取私利一般,君王无过,一切的祸乱恰恰是臣子的错,王黼身为太宰,理应一心为国,殚精竭虑,可臣听闻王黼检括天下丁夫,计口出钱,得钱六千二百万缗,俱入私囊,除此之外,此人之劣迹罄竹难书,值此国家危难之际,理当依法处置!”
赵桓长出一口气。
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因为郓王赵楷更受道君皇帝宠爱的缘故,王黼便暗助赵楷谋夺太子之位,后来皇孙赵谌诞生,皇帝赐赵谌为节度使、崇国公,谁曾想,王黼又出来作祟,他认为赵谌只能任观察使。
在王黼的煽动下,赵谌被罢黜了职位。
这可是大仇!
眼下,终于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赵桓第一次觉得做皇帝也挺好的,“既如此,为平民愤,传召开封尹聂山,令其全权审理王黼、李彦贪赃枉法一案!”
“遵旨!”
聂山与王黼之间的矛盾,朝堂之上众人皆知。
眼下,王黼落到聂山手中,料想罪责难逃。
汴京城内暗流涌动,王黼、蔡京一党人人自危,为了逃脱罪责,他们带着大量珍宝四处走动,甚至有人请托到了吴敏、李纲身上。
吴敏倒是应承了几份请托,可李纲却以军务繁忙、无暇顾及为由一概推辞。
当日,开封府便从王黼府邸中查抄出数以万亿的金银财宝。
消息传出,百姓奔走呼告,“国朝除此大贼,大快人心矣!”
皇帝赵桓惊奇地发现,只查抄了王黼、李彦两座府邸,库房竟然充盈起来。
这要是继续查抄下去,岂不是连犒赏大军的赏钱都有了?
赵桓带着这样的念头辗转难眠。
同样难以入睡的还有抵达东明城的何灌。
何灌本是童贯麾下,在边关历练多年,有着丰富的战阵厮杀经验。
此番带兵增援东明城,何灌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可抵达之后,何灌才发现情况比预想中的还要复杂。
小小的东明城内挤满了逃难的外地士绅,他们与无处可去的溃卒一道成为东明城最大的隐患。
外地士绅还好,他们带着全副身家,无论是住店还是采买吃食,他们都能掏出钱财。
可溃卒就不同了,他们好不容易从战场上逃出来,有的连甲胄、武器都丢了,指望他们花钱采买,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有钱,溃卒就买不到吃食。
然而,人总是要填饱肚子的。
为了一口吃的,溃卒与店家发生了冲突,斗殴的规模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一场打砸抢的暴乱。
何灌入城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城内的县令、守将根本弹压不住。
溃卒外战外行,内战却内行的很。
不少人甚至叫嚣着“老子打不了贼人,难道还收拾不了你?”
太平军的哨探已经到了东明城外,再乱下去,岂不是给了贼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何灌阴沉着脸,下达了格杀令:“传令下去,所有人马即刻入城,但凡有烧杀劫掠之辈,当场格杀!”
“诺!”
随着大队人马不断入城,城内的躁乱逐渐止住了。
然而,外来士绅与城内住户的矛盾却越发紧张起来。
东明城内粮秣不多,原本士绅到来之前,物价还是正常水平。
可随着太平军封锁粮道,彻底断了东明的补给,城内的粮价一日三升!
外来的大户兜里有钱,完全不慌,可本地的贫民百姓就不同了,物价上涨之前,他们便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如今物价一涨,百姓当即没了活路。
何灌的出现,只是将大火强行捂住了。
然而,大火下的烈焰依旧在蓄势待发,只等着一个合适的机会便要喷薄而出!
“可惜,太可惜了,如果何灌再晚到一会儿,这东明城就彻底乱了!”
“天不遂人愿!不过,我听说何灌兵马不多,他想要守住东明城,势必还要从官军溃卒身上想办法,这便是咱们的机会!”
武德司的刘鹤与同伴潜伏在东明城,城内的第一场躁乱就是他们引起的。
本以为可以一举夺城,为大军进抵汴京创造条件,可何灌的出现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机会。
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何灌下手太狠了!
若非刘鹤一行未参与打砸抢,说不定也被官军杀掉了!
怎么办?
思来想去,刘鹤决定继续从城内的粮食着手!
百姓吃不起粮食是既定事实。
今日畏惧何灌之威,百姓们只能强忍怒火。
可明日呢?
如果明日依旧没人分发粮食,城内百姓必然生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