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与道君皇帝相比,显然更容易听人劝谏。
不过,李纲是个得寸进尺的主,“还请圣上移驾宣德门,以定军心。”
宣德门是唐朝汴州城鼓角门,历经五代直至北宋,门道也由原来的两个,扩展到现在的五個。高大的城门楼,不仅是显示皇权至上之场所,也是表演北宋时期“君民同乐”之舞台。
李纲之所以选择宣德门,是以为这里更适合“彰显”天子威仪。
赵桓满心不愿,可又拗不过李纲,只能象征性地讲了几句话,“诸位将士,朕就在这汴京,与诸位共守皇城!”
话音一出,禁军纷纷高呼:“吾皇万岁!”
李纲与吴敏可不会放弃这等提振士气的机会,他们在城楼上大声宣读着讨寇檄文。
每念一句,下方的禁军都会高声呼喝。
最终,皇帝此行圆满功德圆满,大功告成,而李纲并未收手。
为了稳住民心,确保城内官员不再遁逃,李纲假传圣旨,关闭汴京城门,严禁出入。
此举引来诸多不满,可新皇登基,李纲、吴敏又是新晋红人,达官贵人根本不敢去触霉头。
就这样,汴京被弃城的隐患暂且消除了。
然而,如何守住汴京也成了一个问题。
由于承平已久,汴京城内缺乏守城器械,饶是将作监拼了命的赶工,却还是相差甚多。
要知道,汴京周长五十里一百六十步,有十二个陆城门以及八个水门。
在这么长的城墙上,想要布置足够的器械,绝非三五日就能够完工的。
汴京城内负责城墙修缮及武器供应的京城所便接连告苦,由于道君皇帝修筑城墙的时候,不考虑实用性,将城墙建造的美轮美奂,致使城墙丧失了大半的防御功能,就连塔楼都拆卸了不少。
要知道,塔楼非但可以防御敌方的弓矢,还可以增加己方射手的射程,是守城的一大利器。
若是没了塔楼,守城一方等于自断一臂。
可若想将塔楼补充完毕,起码需要万名工匠劳作半个月!
最要命的是,城东新宋门外,有一处樊家冈,这里靠近皇家禁地,在开掘护城河的时候宽度、深度都不达标。
若太平军得知这点,必会率军来攻。
怎么办?
李纲已经与太平军有过数次交锋,他深知方腊的太平军绝非等闲之辈。
为了争取时间,在征得皇帝同意后,李纲派出何灌死守东明。
东明隶属开封府,距离汴京不过百十里。
如果何灌能够在东明多守一些时日,李纲便能在汴京多做一些准备。
守城工作千头万绪,偏偏汴京已经百十年未能遭遇过战事了。
这里的百姓过关了安稳日子,根本不晓得该如何应对战事。
为了守住汴京,在何灌带领一万五千兵马前往东明之后,李纲开始了全城总动员。
城内的六万兵马在李纲的安排下,每面城墙都有一万五千人,而为了提供辎重、后勤保障,又为其配备了三千多人的青壮以及厢军。
除了守城的兵马之外,李纲手中还有两万人马的战略预备队,这些人属于机动力量,一旦何处出现危机,他们便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查缺补漏。
完成上述布置之后,李纲自认为统兵作战的能力远逊于种师道,因此,他特意去寻种师道,将自己的种种布置和盘托出,随即说道:“种相公若有指点之处,一定莫要推辞!”
种师道叹了口气:“损兵折将之人,本不该指手画脚,不过,若是李右丞不嫌污了耳朵,种某确实有一点浅见。”
李纲抱拳行礼,“还请种相公教我!”
“守城必守粮,其余各处暂且不谈,城东水门外的延丰仓必须重兵把守,否则,一旦城内缺粮,岂不是让贼人趁虚而入?”
李纲深吸一口气,“相公言之有理,某这便增派五千人马看守延丰仓!”
整个汴京的仓库一共有近六十处,其中延丰仓储存的粮食规模最大,官方统计其中栗豆数量超过四十万石。
如果能够保住这批粮食,日后即便勤王兵马抵达,汴京也不至于无粮可用。
种师道见李纲态度诚恳,当下又给出一条建议:“我听说城东的樊家冈地势颇高,而且护城河又窄又浅,右丞应该在那里增加些人手。”
李纲从善如流,“好,某再抽调两千兵马过去!”
一番谈论之后,李纲见种师道打了个哈欠,当下便识趣地离开了
途中,李纲的侍从很是不忿,“右丞,种师道如今无兵无权,为何要对他如此礼遇?”
李纲摇了摇头,“种相公之败,非战之罪,便是我,不也遭遇一场大败吗?”
“可右丞如今大权在握,种师道未免有些太过托大了”
“闭嘴,种氏满门忠烈,更是西军的擎天一柱,不可小觑!”
西军虽然接连折损,已然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可种氏一族扎根西北近百年,早将当地经营的滴水不漏。
李纲今日拜访种师道,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寻求指点,另一方面也是打算试探后者的心思。
大敌当前,如果汴京真的守不住,皇帝外逃之际,说不定还要靠种师道这张老脸。
……
就在李纲整编兵马,整顿防务的时候,一名太学生纠集同学开始发难,他将道君皇帝宠信的臣子蔡京、王黼、童贯、李彦等六人称为“六贼”,上书请求皇帝将其诛杀。
陈东上书是这么说的:“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吏部员外郎余应求公然附和:“欺君妄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奢侈过制,赇贿不法者,蔡京始之,王黼终之,则京之罪大於黼审矣。”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在军政外交上接连失利,早已让汴京人人憋了一股气。
如今,“六贼”一出,百姓群情激奋。
自古以来,只有出错的臣子,哪有出错的皇帝?
怪不得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怪不得大好盛世说说乱就乱,原来是朝廷上有奸人啊!
杀、杀、杀!
必须将六贼杀之而后快。
太学生纷纷响应陈东,再度联名上书,请求诛杀六贼。
赵桓得知之后召集重臣,商议此事:“诸位,陈东上书,列数王黼等人之罪,朕该如何决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