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了解朱元璋的脾性,如果直接劝说削藩,他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的,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但是冷静下来跟他细掰扯算账,那他就会着了道。
三万规模的精兵,就算装备、后勤之类的好一些,总开销也比十几万大军低的多!
弓弩、马匹、铠甲,这都不是消耗品,用三五年问题不大。
除了刚开始马匹、铠甲装备比较多,军费比一般的军队贵点儿,后面的粮草啥的差不了太多。
顶多就是军饷和奖赏高一些而已,总体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如果这个思路可行,那以后边关的守军就可以裁撤掉一部分,这就可以进一步减少军费开支了。
大不了把这三万人扩充到六七万,分东、中、西三段防守,这样范围更小,出击速度自然就更快。
这时候长城还没有连起来呢,边塞防守只能靠大量屯兵。
可汉人和蒙古人差别很大,人家马匹多机动性强,基本不存在后勤问题。
随便几斤牛肉干就够吃半拉月的了,羊皮往地一铺就能睡一觉。
相比之下,明军没有那么多马匹,骑兵只是少数,步兵行军全靠两条腿,还得拉着粮食、饮水和辎重。
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就会非常慢,骑兵也很难发挥作用,交战过程可能只有两三天,但是在茫茫大漠、草原找人却要花三五个月之久。
那粮食消耗当然是巨量的了!
草原和中原在组织能力、科技水平方面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凭借中原的优势,把这三万人用好了,完虐蒙古十几万大军跟玩儿似的!
朱允熥这几个月通过和朱元璋及其他功勋将领聊天,学习了不少古代行军打仗的知识。
他对这三万人怎么安排心里已经有了设想。
既然都舍得把尖子攒到一块儿了,其他方面当然也不会吝啬。
马匹和其他畜力配置一定得高。
三万人,至少得有一万五是骑兵。这一万五骑兵里有五千是轻骑兵,余下的是重骑兵。
所谓轻重骑兵不是以铠甲重量来区分的,而是执行任务不同。
轻骑兵执行的主要是快速追击、高速机动以及侦查,重骑兵则是正常的作战任务,和敌方骑兵或者军阵硬干。
除了骑兵之外,还得配置一万弩手。
出击时带充足的箭矢,一万张弩分成几队轮番射击,十万敌军也难近前。
西汉李广之孙李陵率五千步卒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八万余骑包围,连战八天,匈奴军每天战损竟然达三千人左右。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