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邓芝云打来了电话,赶紧接了起来:“喂,云姐,找我什么事儿?”
邓芝云不废话,立刻问道:“小陶,你递送过来的那部《狩猎》短篇小说,作者叫什么名字啊?你上面根本没有标注,甚至连个笔名都没有啊!”
陶白愣了一下,随即拍了一下脑门:“云姐,你稍微等我一下,我打个电话问问。”
“快点啊,着急送上去呢!”
邓芝云确实着急。
这部短篇小说,在她看来写的极好。
甚至要比“疯紫”写的那部短篇小说还要好。
“疯紫”写的内容,确实不错。
如果没有这部《狩猎》出现,“疯紫”所写的内容,绝对是邓芝云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可惜,没有“如果”。
《狩猎》就这么出现了。
这是一部很虐的小说。
没有血,没有暴力,却由内而外的将读者虐到体无完肤。
儿子反抗和男主佛前怒斥反问的段落,都让人有一种心口被击中的猛烈震撼。
这些悲伤或绝望的故事起始,看起来好像是一马平川,一览无遗,但却恰恰是冰川开裂前,致命的细纹。
邓芝云感觉,《狩猎》这部小说的作者,很擅长拿普通人来做文章。
他在故事中,细细的推敲着社会中的善与恶。
那故事内,原本其乐融融的普通小镇,相处融洽的村民,却在最后,合力完成了对主角的猎杀。
就《狩猎》这部小说故事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新鲜的。
文学作品,影视剧里,都挺常见的。就是简单的“好人蒙冤”的内容。
但很明显,写这部小说的作者,很高明。
他的解决之道,并不是空谈道德感化之类的东西,而是将看不见的道德帮凶,完美的描绘了出来。
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真相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狩猎》反其道而行,描绘了一个群众眼睛也可能没有那么雪亮,而是沾满了污秽的故事。
小说中巧妙地安插了“眼睛看着我”的细节。
用眼睛来洗脱嫌疑,只能说是美好希冀,并非真正的解决方法。
因为置换下对象,一个小孩的眼睛更有可能告诉世人,她不会说谎,她是纯真无邪的代言人。
从小孩到成人,双眼浑浊仿佛是经历罪恶、遭受不堪的见证。
殊不知很多时候,小孩所为往往杀伤力巨大。
它是一个人的绝望,也是文明社会的扭曲与脆弱。
面对青少年,成年人不似过往,只需凭体格和身份就能获胜,他们同样会没有安全感。
校长或者请来的半瓶水晃荡的心理医生,他们是一堆道德强迫症患者,好不容易逮着了一头稀罕的猎物,添油加醋,伺机放枪。
情绪冷静之后的邓芝云,更加敏锐的捕捉到了这部小说令人深思的地方。
为何一个平静而有规矩秩序的社会,它会让一个如此之轻的谎言,引发如此严厉的惩罚,枪伤之重,没人能承受得起?
就像是如今的网络,同样如此。
仅凭一段文字、几张图片,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靠近真相,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表个人意见,行使人身攻击口诛笔伐之实。
往更糟糕的层面去想,所谓的善与恶、白与黑,多数人是根本分不清的。
无论过去现在或者是将来,这是多么悲观的论调啊。
因为,有一天枪口掉转,也许我们自己就会成为下一个猎物!
邓芝云越琢磨,越觉得作者高明。
而且是……
极其高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