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荐票!)
《太公兵法》又名《太公六韬》,这本兵书可是来头不小,据传言,黄石公圯桥授书,送给张良的便是这《太公兵法》。
还有说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诸葛卧龙,他的师傅庞德公传授的兵法便是这《太公兵法》。
虽然公子羽是在前世听到的一些传说,但足以见得这《太公兵法》的不寻常之处。
太公即姜太公,姜太公封地在齐,寻书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齐国长歌台的身上。
只不过公子羽没有想到,远在东边的齐国没有消息,反倒是近在眼前的顾城,最后可能有《太公兵法》。
至于为何公子羽会寻到此处来,则是因为傅老藏书最多,也是最有可能的。
公子羽下马,傅府便出一仆人,对公子羽行礼,随后问道:“家主问客是何人!”
老伯一听就上火,这丫的是没长眼睛吧!公子羽顾城还有不认识的?而且先前老伯是按照公子羽的吩咐在三天前就交了名帖。如此郑重之下,这仆人竟然还问是谁来了,这就有点像,【公子羽,你叫什么名字?】类似的问话。
“本国国主请授少上造,公子羽是也!”老伯扬着下巴有点趾高气昂道。
仆人行了一个礼,进门通报,随后出门来,抱歉道:“家主传话,说他与少上造大人并无交情,还请大人见谅!”
老伯张大了嘴巴,一副想抽人的样子。这傅老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虽然你身份特殊,但公子羽也是亲授的少上造啊!
老伯正要与仆人争辩,公子羽却把他拦住了。
公子羽抬头,看了一眼没有匾额的傅府,对仆人客气道:“劳烦小哥再走一次,就说学生公孙羽前来拜会先生!”
仆人再次躬身,回禀。
很快,仆人就回来了,这次态度很恭敬,请公子羽和老伯进门。
进了傅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伯见带路之人走得急,在公子羽身后小声抱怨道:“公子,这是为何啊?你称这仆人为小哥,他竟然点头,这个是重罪。为何公子连公子称谓都不要了,他反倒让我们进来了?”
“老伯这是何故?”公子羽笑着反问道。
“一定是这傅老自视高傲,以为自己是国主的老师,要高公子几分。我本来还以为傅老在辩礼之时曾帮助过公子,他对公子很有好感,只是想不到,这家伙原来是想让公子称他为老师。肯定想占公子的便宜。公子等会可得小心了,就算那本兵法很是重要,公子也不能拿日后庙堂之事做交换啊!公子是不知这庙堂……”老伯大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越说是越没谱。
公子羽连忙打住,小声解释道:“老伯别乱猜了,傅老乃学识渊博的老者,并非你想象的那般。《太公兵法》乃道家之兵法,收藏《太公兵法》者,非兵即道,显然傅老不是兵家,必然就是道家了!”
“道家?也就是公子说的习黄老之学的学者?”
公子羽点了点头,在先秦时期,还没有道家这个称谓,是后来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写下《六家》时给定下的称谓。
因为老子写下的《道德经》上篇为德经,也有称为德家的。更多的还是把道家学说称为黄老之学,黄即黄帝,老即为老子。在后来,道家发展壮大,分支变多了,这才让黄老之学整体称谓,变成道家学术中的一脉。
至于姜太公是否道家的争议,一直都是有的。姜太公应该是兵者,但由于《太公六韬》第一韬的文韬,和黄老之学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比如《道德经》中提到的一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奇计用兵,在《太公兵法》第二韬,武韬中就有体现。
所有后世便把《太公兵法》定为了道家兵法。
在推断出傅老是一名道者之后,便慢慢有点了解这个人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了。
只是让公子羽不解的是,国主是用什么方法把傅老留在这里这么久的。
走过与世家府邸相差无几的长廊,步入一座大殿,传殿而过,便来到了傅府的后院。
眼前是一条丈余宽的人工河,河水静止,但隔断了通往后院尽头茅屋的路。
一边是富丽堂皇的傅家府邸,一边是简陋朴素的茅屋,清心寡欲与名利融化,一河之隔,却是泾渭分明。
老伯的脸皮抽动了两下,若不是亲眼见到,恐怕老伯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傅府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茅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