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严琭并不求被救者如何如何,但如此冷漠行径仍令人齿冷,又加之乍闻残疾噩耗,一时间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慌,压上严琭心头。
想起家中负担,残疾意味着失去尚能温饱的工作,意味着家逢大变,意味着无力供养妹妹求学,严琭心灰意冷之下,不愿多谈自己救人事迹,任凭热泪滚出而不自知。
“那个……严先生……”记者都有些不忍再问了,只是职业所限,不得不开口。
严琭一无所察,呆呆地望着天花板。
记者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周后。
主治医生再三询问严琭:“你确定吗?虽然你这算是勉强康复了,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在家复健的效果不如医院康复中心好。”
“我确定,”严琭坚持要出院,“医生,你之前也和我说过我右手的康复几率不大吧?既然如此,何必再浪费钱。”
“可,说不定会有奇迹呢?总比没希望要好吧?”
严琭摇头:“不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如果我的经济够宽裕,说不定我还会争取一下,但……”
严琭只是摇头,医生却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一周的时间,这里的医生护士差不多都对严琭熟悉了,说实话,在这个人人自顾不暇的年代,他们着实有些佩服这个年轻人。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勇气挺身而出的。
尽管他们不一定做到,却不影响他们对严琭的好感,想为他做点什么。
医生咬牙:“你多住几天,医院这边费用我帮你争取!哪怕多一周也好,多一周对你的手康复希望也会大上一点!”
“大一点又怎样呢?不用这么浪费了。”
“你不能这么早就放弃了!”医生显得比严琭本人还激动。
但严琭知道,医生也不过是个职业者罢了,不是医院高层领导,决定不了什么。更何况,补贴、减免又哪有这么容易争取呢?
这些天的“优惠”费用,严琭心知肚明,都是几个医生心善,自掏腰包的。
这份情他记在心里,暂时没能力偿还,但一定会想办法报答。他也不是个喜欢放空话的人,既然医生们顾忌他面子不想让他知道,他也不会不识趣地说破。
同情,有时候并不会让被同情者心里舒服多少;但不能因此埋怨别人的善意和帮助。不矫情地接受好意,同样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尤其是在经历了网络暴力的狂轰滥炸后,这种善意更加可贵。
不愿再提及自己的救人事迹,这种“不配合”的态度自然让媒体没有足够的素材,只能去深挖别的八卦。
有的记者心存敬意,有的记者为博眼球,总归是混口饭吃,谁都不容易。严琭不会怪谁,但言论对他就不那么友好了。
“消极”的救人感言,一点儿也不符合“正能量”的主旋律,许多网友调转枪口大骂严琭“装X”。
浑然忘记了,严琭才是救人的“英雄”,说的也都是现实的问题——只不过现实总是**且残酷的,英雄的眼泪又有谁会去真正关注呢。
“不配合”自然得不到宣传,传闻就连大领导都对他颇有微词,于是原本的“抚恤金”也没了下文。
“无冕之王”们理所应当地顺应“指示”,渐渐冷却救人的热度,就这样,一个牺牲了自己健康去救人的见义勇为者,竟然慢慢地被人遗忘了。
“被忘记也好,至少不用那么挨骂了。”严琭心里自嘲,他也是人,高智商不代表被人骂就不会生气,想得开也不代表心里就不会郁闷难受。
到底怎么了?人们的观念几时变成这样了?难道帮助别人还要忍住伤痛、配合地露出开心的笑容吗?
英雄——原来是这么沉重的存在吗?
严琭在心里迷茫、自问,他不后悔救人,只是对自己的现状不解、困惑。
救了人,还要受到苛责,只因为他不愿说些漂亮话,竟然被人认为“挟恩图报”、“动机不纯”,只能说这个世道对于初心纯粹的人来说,过于责难了。
拎着提包,严琭离开的背影显得佝偻。
医生们驻足目送他离去,却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
喧闹的大街仿佛跟一周前没什么两样,变得只是他的心境,再热闹的景象,严琭也没有心思去看。
他只想赶紧回到自己的小屋,好好地睡上一觉,什么也不想。
手机这些天充满电,但除了偶尔上网看看那些“正义的发言”是怎样角度清奇地指责他以外,再也不敢回一条消息、打一个电话。
通讯软件上已经变成红色点点的未读消息,不用看都知道一定是满得不能再满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