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进士及第通常分为五等,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同进士出身。
九经以下诸科则为三等,分别赐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
另有特奏名制度。
始于赵匡胤。
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
特奏名属恩科,制度因年份而异。
赵恒登基,屡屡破格开恩河北士子之外,逐渐制度化:进士六举、诸科九举以上,虽不合格,并许奏名。累举不第、年龄已高、无家可归者,亦许奏名。
特奏名进士科六举以上,第为三等,分赐同进士、三传、学究出身。特奏名诸科九举以上,第也为三等,赐同学究出身。
两者之间的礼遇,有着天壤之别。
进士及第、一等前三可以跳过从九品这一入仕门槛,直接授予正九品大理评事以上官,状元连跳两阶、直接授予从八品将作监丞,同以通判诸州为差遣。
而上州通判为正七品差遣,中、下州通判则为从七品差遣,又是一种破格录用。
余下则依名次,授秘书省校书郎、签书两使判官厅公事、试校书郎、知令录等等。
同进士出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等等。
但非定制,进士科前期优取四、五名也是常事。
譬如太平兴国五年庚辰科苏易简榜,就有高达二十三人任将作监丞、通判诸州或大理评事,包括寇准、向敏中、李沆、王旦等名臣,对北宋初期的政治生态影响极大。
……
状元连升两级,是不得以官身为状元的根本原因之一。
百官无不暗骂刘纬无耻,纷纷上疏痛斥停官不妥。
十八岁的从七品太常博士,还不知足?非要坐实曾经的假职:鸿胪寺少卿?
赵恒没能想到非议至此,遂召王旦相询:“卿也以为刘纬有连中三元之才?”
王旦差点无言以对,坊间传闻又实在拿不出手。
现在的刘纬不仅克亲之名,还有命硬之实。
李氏双姝同嫁一事,引天下侧目,就连耶律隆绪都赠以厚赐,并由赵恒回礼。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打心底希望李三娘克夫传闻灵验。
偏偏刘纬春风得意,不仅夺国子监锁厅试第一,而且越战越勇,誓要夺开封府发解试第一。
王旦沉吟许久,模棱两可:“国子监曾因刘纬应锁厅试大伤脑筋,不是担心刘纬落解,而是担心刘纬不能为第一。学成一派,字成一体,以其今日之声名,无人可居其左右,若有落差,天下难服。”
赵恒若有所思:“卿是说刘纬字迹无二、恐为考官借鉴?”
王旦断然否认:“臣无此想,国子监锁厅试卷臣亲自过目,并无任何不妥,第一实至名归。但国子监此次锁厅试已有不少举人模仿刘纬笔迹,投机取巧之心亦是民心所在,取士之制乃国家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刘纬实至名归不代表以例后进者也如此。”
赵恒微微颔首:“卿言之有理。”
……
其实,遭遇诘难的还有向敏中,他不仅改弦易辙,就连知武州的继任者都选好了,劾其非功德进官、论其不可用的曾致尧。
此举挠到了赵恒心坎上。
曾致尧向来与张齐贤交好,一主泾原路、一主鄜延路不是长远之计。
赵恒因而盛赞:“敏中真乃宰臣度量。”
王旦、王钦若很是不以为然,度量和心虚往往是一回事。
向敏中为什么不敢跟刘纬硬肛?
无非是不守廉隅、多置资产,屁股上全是屎。
但有宋一代,重臣贪财并不是坏事,王旦、王钦若也不干净,没法互相比烂。
……
八月十六日。
刘纬、戴朝宗同赴开封府发解试。
九月初一放榜。
刘纬毫无悬念的夺得解元。
戴朝宗堪堪过线,搏得倒数第三。
戴王氏泪流满面。
戴朝宗半真半假的强辩:“是纬哥儿让孩儿悠着点的,孩儿连笔都不敢下。”
戴王氏泣不成声:“你肯用功,娘就心满意足了,今次不行,还有来年,不要心急。”
戴朝宗大惊失色:“你还是我娘吗?”
戴王氏破涕为笑:“小畜生,娘是怕你想不开,即便六次落第,不也能搏个特奏名回来?家里现在供得起,就当多养了头猪。”
戴朝宗悻悻道:“不及第,哪有脸成婚?”
戴王氏变脸冷笑:“你个小畜生在想什么,老娘很清楚,胆敢败坏门风,老娘先打死你,再去见你爹!”
……
大中祥符五年,正月初五。
赵恒诏以翰林学士晁迥、枢密直学士刘综、知制诰利瓦伊、龙图阁待制孙奭同知贡举。
北宋一朝,礼部贡院狭小,不具备考场功用,多以武成王庙、开宝寺等宗教场所临时为之。
所谓锁院,仅指考官,而非士子。
受诏之时,立赴武成王庙锁院、视事,中途不得至私第更衣、不得与同僚语,以杜请托。
点检试卷官、详定官、监试、主文等考官,医官、监门等辅助,一同入住。
另遣内臣两人驻院监考,居中承受奏报。
即便如此,贡举官锁院出题、排座期间还是出了岔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