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客官里边儿请~”
面馆掌柜的是一位笑容敦厚的中年。
中年热情的打着招呼,将两人请了进去。
张汉臣开门见山道:“我等需要些便于储存和携带的吃食,劳烦你帮忙准备,价钱好说。”
掌柜的也没多问。
略一琢磨,道:“烙干的大饼如何?不容易发霉,吃下去也扛时候。”
“再好不过,便有劳掌柜烙上三百张。”
张汉臣回道。
见掌柜的欲言又止。
问道:“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这……实不相瞒,小店里一应吃食的材料,皆从城主府购得,且东西一天一个价。”
掌柜将声音压低。
继续道:“若是十张八张饼,我还能帮衬一二,可这三百张……或许客人得多花四五倍的银钱。”
张汉臣未曾指责店家坐地起价。
战时物资吃紧,粮食物料涨价多少倍都实属正常。
于是掏出一张金叶子。
金叶子薄如蝉翼,长约一指,宽不过半寸,色泽暗黄,无甚出奇之处。
徐业视金钱如粪土,大概。
心中暗道一句:不过如此。
可视线还是抵不过那一抹金黄的诱惑,被牢牢吸引过去。
张汉臣将金叶子递给掌柜。
“掌柜的尽管放心准备,我等定不会叫你吃亏。”
那中年又递还回来。
神情颇为无奈道:“客人原谅则个,这东西太扎眼,落我手上怕是这辈子都不敢花出去。”
徐业面无表情将金叶子收入囊中。
主要是好奇,想拿回去研究一下。
未免口音暴露,没有说话。
取出些散碎银子递了过去。
掌柜这才放心收下。
张汉臣语带歉然道:“怎好劳烦徐……老弟自掏腰包垫上呢?”
徐业云淡风轻摆了摆手,以示不必在意。
买卖总算是谈妥了。
偏偏这时候几名巡城士兵从面馆前经过。
见两人都是生面孔。
便板着脸走了过来。
厉声质问道:“你俩这时候来襄城所为何事?说不明白的话,一律按刺探军情的细作处置!”
掌柜担心两人受到责罚。
出言帮衬道:“几位军爷莫怪,他们是我的同乡,途径此地便来寻我说会儿话。”
“住口!”
一名士卒大声呵斥,道:“一应粮食不许卖给外人,你莫非想要违背城主命令?”
掌柜吓得缩起脖子,不敢再出声。
张汉臣泰然自若。
操着一口流利的大梁官话应道:“我有要务在身,特来采买些干粮以备赶路之需,若是被延误,你们担待不起。”
巡城士卒的嚣张气焰顿时褪去大半。
领头之人陪着笑脸,小心翼翼道:“不知大人有何要务?若是需要的话,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张汉臣眼神一冷,对方登时噤若寒蝉。
“事从机密,岂容泄露?给我滚!”
“是,是,大人莫怪,我等这就离开。”
几名士卒面上陪着小心,倒退着走了出去。
竟当真头也不回的跑了。
徐业手中顺利的多了几块成色不错的银子,大概有个七八两。
不得不说,凭借以念御物的本事,从别人兜里捡钱实在是一件轻松至极的事。
随后将银子递给掌柜。
用半生不熟的北方口音道:“这是烙饼的钱。”
掌柜连连推辞。
“这也太多了,要不了这么些。”
徐业笑着道:“拿着吧,你方才不是说咱们是同乡吗?”
掌柜一愣。
旋即恍然,原来对方是在感谢自己先前出言帮衬。
心中不禁惊喜交集。
犹豫片刻,接下了银子。
“客人的好意,我就愧受了。”
顿了顿。
提醒道:“不过两位客人方才用计吓退巡城兵卒,还需小心些才是,若无必要,尽早离开此地吧。”
“哦?何出此言?”
张汉臣状做随意的问道。
掌柜面上带着敦厚的笑容。
“开始还不太确定。”
说着话将目光转向徐业,继续道:“直到听了这位客人的话,才有了八九成把握,两位是从青州来的吧?”
徐业略显诧异。
“你这眼光挺准啊,我口音这么明显吗?”
掌柜笑着点点头。
“不瞒两位,我也是青州人,只是当年渭河改道,家乡被水淹了,这才无奈北上,一转眼也已快二十年了。”
神情流露出浓浓的思念,转眼又黯淡下去。
“只可惜这些年来,大梁和大周之间摩擦不断,嫌隙日深,到了现在甚至不惜以举国之兵相互攻伐。”
深深叹了口气,接着道:“这么下去的话,有生之年,我怕是回不去青州老家了。”
张汉臣沉默片刻。
换回了青州话,道:“放宽心吧,或许要不了几年,战事就能结束,届时你自可回乡探望。”
掌柜苦笑着摇摇头。
“兵锋战火一起,时局必定混乱不堪,不管最后哪边赢,受苦受累的都是我等无依无靠的小老百姓啊。
况且,又有多少人能活到那个时候呢?”
张汉臣越发沉默。
虽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梦境的一部分。
但一想到襄城最后的下场,心中亦不免有些沉重。
掌柜的自觉失言。
便岔开话题,笑着道:“年纪大了不免有些感怀,两位勿怪,我这就去准备烙饼。”
说罢,起身进了后堂。
没了外人。
张汉臣犹豫一阵。
终是出言问道:“徐捕头你本事非凡,可知梦境中的这些人,究竟是真是假?”
徐业也不甚清楚。
思索片刻。
回道:“似是由生灵的残魂和执念混合而成,至于其他的,尚未分晓。”
张汉臣一惊。
“那这些魂魄岂非被永远困在全城覆灭的噩梦之中?”
“大人放心,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重获自由了。”
徐业肃然回答。
……
襄城北街上。
一名背着竹篓的老妇人,正步履蹒跚的向北城门行去。
老妇人头发斑白,身形佝偻。
额间有一道利器划出的伤痕,伤口已经结痂,留下丑陋的疤痕。
背上的竹篓里,是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孩童。
行至北城门。
守城军士将她拦了下来。
老妇人挤出些笑容。
不停地拱手作揖。
用沙哑的声音道:“诸位军爷行行好,放我过去吧,我丈夫也是咱大梁的将士,我走了千里的路,只为带着孩子回去寻他。”
守城军士听闻老妇人的话。
冷硬的神情软化几分。
但依旧沉声制止道:“城主有令,眼下正是特殊时期,任何人不得北上,以免有歹人细作混入大梁腹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