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究竟哪出问题了?
这时,荀彧才流露出不解之色,脸满是疑惑。
他脸微微尴尬,作揖道。
“文若不解其意,还请主公解惑。”
在言语之间,荀彧还朝着身侧的婢女招了招手,示意茶水伺候。
刘起爽朗一笑。
“哈哈哈,文若,此非你之过。”
他从怀中,将那一份拟定好的“屯田制”拿出。
如今若非书信,其实大部分还是以竹简为书。
不过刘起还是觉得纸张适宜,故这一份“屯田制”也是书写与纸。
他将其推到了荀彧身前。
荀彧接过纸张,立刻会意,细细阅读起来。
仅仅是前方几行的文字,便使得他脸显露出惊咦之色。
这时,刘起才缓缓开口。
“这司州附近,流民许多。”
“若不顾,不知要流落几许。”
“我意欲借屯田制为名,为司州各地难民赈灾。”
“凡是前来司州耕种者,可供半年口粮。”
“同时以司州驻守的兵卒,助这些百姓开荒锄地。”
“再设官牛,若无耕牛者,可供官牛。”
“若无锄具,可供锄具。”
这时一侧两位婢女将茶盏缓缓的端来。
刘起才停止了言语,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荀彧身。
而荀彧整个人都已经被震撼的无以复加起来。
他整个人落在刘起身,满是震惊。
这么完善的制度,主公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在他看来,刘起从闻名一来,便极少接触民生。
可这一屯田制,彻底改变了他对于刘起的看法。
这屯田制,不仅百姓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还不用被沉重的赋税所压垮。
以及那让他赞不绝口的官牛制!
当今天下,不知多少人,就是因为没有耕牛才无法耕种啊。
如若下发官牛,这些百姓岂不是争先恐后前来耕地?
同时以比邻州低一成的赋税来吸引更多的人口。
荀彧目光落在刘起身,满是崇拜。
他终于明白刘起的用意了。
为何不放弃司州?
因为屯田制!
如若屯田制顺利的推广开来。
恐怕根本不担忧百姓不耕地,只担忧土地不足。
随后荀彧大笑起来。
“主公,好一个屯田制啊!”
“如此,怎还会担忧人口不兴?”
他朝着刘起深深作揖一番。
“文若目光短浅,收回之前言语。”
“司州,可留之!”
荀彧双眸之中满是赞赏。
这“屯田制”短期看去,又供口粮,又供耕牛是个赔本的买卖。
这与慈善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以长远的目光望去,这绝对是一个稳赚的投资。
其一,提供口粮,不仅能够救济周边难民,同时能够在前期快速的提供大量的人口。
而这些人口,便是司州不久后的耕农!
其二,声望,若是其他州郡听闻司州提供口粮救济灾民,一些流浪的难民以及流民必然会闻讯而归。
而这些人口,其他州郡必然也不会在乎。
而且,其他州郡的州牧说不定还会呲笑一声,镇北王妇人之仁,为了一些难民浪费这么多的口娘。
其三,大量的难民回归司州,这些救济的口粮,只需半年便可回本!
从某种意义而言,刘起只是面了半年的耕税罢了!
而超过一年,司州绝对能够爆发出极大的潜力,同时能够开始缴纳不俗的耕税!
荀彧摇了摇头。
“主公之慧,友若不及也。”
很显然荀彧对于‘屯田制’也极为赞同。
如今,便知剩下实践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