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谦也没让他失望,手很快,没几天朱高佑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科学院的大部分事务全部甩给于谦。
面对朱高佑的如此信任,于谦自然更加卖力。
有了数学老师的身份,于谦找杨荣等人讨论学问的时候方便多了。
在请教的时候,于谦顺口提了一下阿拉伯数字的问题,顿时让杨荣等人惊为天人。
解缙更是跑去请求朱高佑,要求推广。
因为这阿拉伯数字,的确非常便利。
看到解缙这货如此热心,朱高佑考了一下这厮,发现这货竟然私下也研究过数学,而且也是精通《九章算术》的。
于是,又多了一个数学老师。
现在学院里的学生已有几十人,不过除了于谦之外,都是宋家的子弟。
不过,现在大明科学院还没正式开学。
杨荣等人是内阁大臣,虽然挂名多,但他们只讲儒学,至于断文识字等教学则是落到了徒子徒孙的身。
老师备齐了,剩下的就是招收学生的事情了。
朱高佑也将这个提了日程,
当然,按照惯例朱高佑还是当起甩手掌柜的。
于谦这么能干,现在要多给他一些担子,否则怎么能快速成长。
而且,朱高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中华水泥厂地处应天府城北数十里之外,这里原来是一个村庄,后来被朱棣赏赐给朱高佑。
自然而然,这个村庄的近千人也被朱高佑聘用了,薪水比外面还要高出一倍。
这个地方买下来,朱高佑自然是有大用处的。
开始他是想种些蔬菜,比如土豆和白菜,但现在他有了更重要的计划。
除了种植蔬菜瓜果,他还将一处地方改造为水泥厂,并且让朱棣派了千名军士守护着。
自从决定对大明的厕所进行改造,朱高佑合成了水泥制造工艺后,就开始进行了水泥的改良。
水泥在后世并不算什么太高级的工艺,但在这个时候还没发明呢。
水泥主要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然后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再装入窑中煅烧成熟料,接着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
水泥生料(石灰石 黄土 铁矿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细粉)经过工业窑炉1350-1450度的煅烧,形成“水泥熟料”。
然后,再掺加一定比例的石膏、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等)进行研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