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徐氏,几乎控制当地七成纺织业,拥有当地最大的蚕桑基地,以成产生丝为名,徐家以前出过知府、御史,后来虽然衰败,但在京城还有徐氏族人在当官。
松江这族则专心在松江经商,徐家几十年并购占地,现在拥有良田十万亩,种植了大量的桑树,每年春秋两蚕季,都有外地商人前来抢购生丝。
徐家按客户来头大小,每家分配不同的量额,这几年做的风生水起,大伙也很信服。
必竟生丝这东西,在海外很赚钱,无论给谁独吞,都会引起众怒。
而且做这行的商人,大部份不敢进太多货,生丝价高,一旦在海上遇险,那损失就无比巨大,很难翻身。
第二家是严氏,和丁毅一样,他是当地最大的盐商,家族里也有大明盐务中的官员,拥松江附近最多最大的盐田。
因为出产盐量很大,崇祯初年,最偏宜的时候卖价才0.15-0.16两银子每担。
历史上,到了崇祯十五年(1643年)因为当地发大水的原因,才涨到0.5两每担。
当然,这里都是指盐商盐贩拿盐的价,卖到老百姓头上,当地现在是0.8-0.9两每担,那也比登州偏宜很多。
丁毅没去登州前,曾经有盐商想卖到山东,被当时的巡检,也就是被丁毅杀死的王其吉带兵扣拿,还把盐商当场杀死。
松江商人一看登州人这么凶,以后就不敢过去卖了。
第三家是袁氏,拥有松家最大的造船厂,据说,祖上是造郑和宝船的。
眼下他们的船厂,专为官府造战船,为民间造商船。
但每卖一艘商船需要到官府报备,卖给何人。
这三家,都是松江府最有钱的富豪之一,三家首富,应该是徐氏。
丁毅上次过来运气好,误打误撞,遇到郑芝龙颁布新令,很多商家吓的不敢过来,他一口气与徐氏拿了五万斤生丝,加上在松江其他商家买的生丝,好好赚了笔。
后来派阮思青再来,人家已经不肯卖这么多给同一个客人,怕引起其他客户不满。
阮思青以东江都司之名,与对方谈好,每年最少要有五千斤的配量。
五千斤生丝2.5万两银子,卖到日本可以翻十倍变25万两。(也就是这个时候,冬季的时候利润最高,春秋季最多五倍)。
除掉开支,人员工资等消耗费用,再除掉给富田贵和的回扣,丁毅至少能赚20万两。
当然了,冬季利润高,也最危险,海上容易遇到极为恶劣的冷空气,和灾害天气,很会船毁人亡,大部份商人,冬天是很少跑远海的。
松江的十二月已经好点冷,这边的冷和旅顺的不同,是湿冷,比辽东的冬天更难受。
辽东那边的人到这边,都不适应,还好丁毅前世也是沿海地区的人,比较适应这种冷。
到港口后他发现,这边的船也不多,很多商人冬天都不出海。
比如皮岛旅顺那边,冬季都能海面积冰,你有商船也开不过去,不是自取死路吗。
丁毅当然不是来进货的,他来找徐氏谈生意。
上次过来他的身份是都司,眼下是游击将军,这配额,是不是要提升一点?
当天下午,他约了徐氏的掌柜,在醉香楼见面。
但徐氏掌柜答覆,在玉红院见面。
“。。”丁毅也只好答应。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