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二哥”多以亲戚朋友、坡坎下的同乡结伴而行,十几个或二十几个为一“朋”,其中不乏父子同道、夫妻同行、祖孙三代在一“朋”的。亲密的关系以便彼此照料、克服困难和有祸同挡。”
“还有啊...”
随着黎语的讲解,青禾对背二哥了解越来越多,脑海里的场景也越来越明显。
茶马古道。
山路崎岖艰难险阻。
一“朋”背二哥在“掌拐师”的带领下,缓慢前行,他们人人扛着大背包,那背包高出他们的头许多,仿佛要将每个人盖倒在地。
手拄着T型拐,这是他们对抗这条路的武器。
要歇气时。
他们气喘吁吁,次不接下气,于是就用手中的T型拐敲击地面传递信息。
一“朋”人等距离拉开,用拐子支撑身的负重,放松肩的肌肉,嘘一声口哨,调整呼吸,整整齐齐,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他们是一个团队,他们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很多甚至都是一家人。
沿途一路,他们步履不停,不卸不歇息...
......
天黑了,往家走,黎语突然指着地的一个小坑说:
“你看,这就是T字型拐杵出来的握,也叫拐子窝。”
青禾蹲下身子,仔仔细细的看着这个小窝。
看起来其貌不扬,但谁知这个蕴着水的小窝是用拐仗杵出来的。
走到嬢嬢家,黎语抬手指着瓦楞、墙角、窗棂、和柱基石说道:
“你看嬢嬢家这些东西这么精致,就知道以前这里肯定非常繁华。”
“嬢嬢家这,保不齐以前是个饭馆呢。”
“我觉得可能是个旅馆!”青禾起了兴致,猜测道。
....
黎语楼,青禾跟,回到了屋子,青禾有感而发。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有记忆的啊,时光流逝了,背夫这个职业消失了,但这里的建筑,甚至是青石都记着他们。”
“是啊。”
黎语关了窗户趴到床边,看着设计精妙的屋顶,感慨了一句,
“建筑是有记忆的,同样的,人也是有记忆的...就像你今天见到的娘娘婆婆们,这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嘴里会一直流传茶马古道的故事,只要有这些人在,这条路的记忆就永远不会消失。”
“这才是古镇,有记忆的古镇。”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