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化传承,历史悠久。
自九洲界诞生之初,就有文化传承。
到后来,历朝历代都有专门史官记录前朝诸事,添油加醋,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版本,真实历史不可考,后人只能凭借想象与一厢情愿的立场认同在脑海中形成属于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历史文化。
这也是一种传承。
只是这类传承越走越偏,到如今,多出于家的稗官野史,相当不入流。
这也解释了为何家曾是九洲界百家显学之一,最后竟一退再退,如江河水倒流,逐渐从三教之一退居九流,甚至成为九流之后的十家,到如今,更堕落为百家之一。
不像儒墨道法四大家,一路登高,甚至稳居诸子前列。
反观家,沦为最平常的百家之一,而且是最让人瞧不起的九流之后,究其原因,多是不按史时作书立传,为了博取噱头,写一些胭脂俗粉,风流韵事。
也有民间乡野的鬼怪传说,摘录删减成一个个小故事,篇幅不长,作为夜话谈资,只供消遣。
据说那位写成了《聊斋》的蒲松灵,就曾在家乡那边的驿道旁摆开一个小小茶摊,用一壶茶的时间,供来往客商行人休息,盏茶不收钱,却要在休息喝茶的间隙里,给蒲松灵讲一个新奇诡谲的故事,多为道听途说,少有客商行人亲身经历,因此这些故事灵异鬼怪居多,迷信居多,怪异轶事居多,统称“志异”。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针砭时事,从江湖说书人口中听来的某朝某代的国主微服私访,七下江南,什么一夜御十女,无女不欢。
可谓脍炙人口,清新脱俗。
启云国重文化底蕴,曾有段时间,对家推崇备至。
宫中也有类似科目,随意执笔写下某些故事,称官学,也称太学。
太学中的学子门生,多出自世家大族、名门显贵,因此被视为有钱有权的富二代汇聚之地,有时坐而论道,讨论一些国家大事,市井趣闻,也就是清谈。
太学并未规定毕业年限,读书学习都很随意。
但学制内很注重考试,特别是一年一次的国考“岁试”。
岁试的考试方式叫“设科射策”。
简单来说就是,考试前,考官将写有考题的竹简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两科,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一科,然后进行抽签选题。
抽签选题类似于投射游戏,用没有箭头的羽箭任意投射案的试题竹简,射中哪个就答哪个。
经过岁试的学子,成绩好的直接授官,成绩不好的勒令退学,成绩一般的就继续留在太学读书。
启云国兴科举,与太学合称“学科制度”。
楚宁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不久后的科举。
这段时间中,只要楚宁跟随荀老头修行之余,神识总会化为楚枭,穿越来到那片林中,在与曹随约定好的地方和曹随碰头,被后者秘密训练,进步神速。
出生兵家的曹随,以楚宁第二元神师傅的身份,帮楚宁起了新名字,单字一个“枭”。
意为“乱世枭雄,一代天骄”。
楚宁自己做主,很是满意。
兵家倡导“以法治国,以武犯禁”的守身原则,决定借力打力。
倘若楚宁真的能在日后帮助曹随完成那件极难做成的事,即便他不属于兵家门徒,也绝对有兵家的一份功劳在里面,这份功劳是记在曹随头的。
而楚宁也会因为这份功劳,获得兵家高层对其的关注,这在自己日后的人生道路,对他将有不小的帮助。
此即,顺势而为。
……
林中空地。
“砰”的一声巨响!
楚宁再次被荀老头毫不留情的击飞出去。
周围树木丛林,已被他们摧毁的差不多了。
新枝未长,古树荒凉。
都是荀老头与楚宁的杰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