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自从那一日,梅花宴后,不觉又过了几日。期间倒是没有要事发生!
只是贾琏当日由感而作的一首丈夫歌,还有一首飞雪梅花诗。不知怎么的就流传了出去,再一次让大周永隆六年的冬日泛起了一点点波澜!
从京城开始,没过多少时日,便已经传唱到了江南之地,九边之土!
整个大周朝的男儿们,针对于贾琏这这两首诗歌,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和讨论!尤其后一首,在江南之地,那更是成为了今年的头宠!
不仅是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传唱,甚至于那些青楼楚馆之中,也是尽闻“飞雪迎春到”之声!
尤其是被几个有心人解读之后,正式成为了贾琏同情大周朝底层劳苦大众,以及去年江南江北受灾百姓的托物言志!
再配合前一首的大丈夫之歌,可谓相辅相成,一个心怀天下,安民济世的风流丈夫形象,居然在老百姓的心里有了那么点苗头!
主要这两首诗歌也不是什么特别晦涩难懂的。前者丈夫歌,豪情万丈,大丈夫之志,简直不言于表,后者飞雪梅花诗,更加衬托出心怀天下的默默奉献精神!
甚至后来,皇帝听闻了这两首诗歌,主观意向的进行了解读。还当众嘉奖和表扬了贾琏,号召朝廷百官向贾琏学习。
学习贾侯那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灿烂时,她在丛中笑!”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当然,这都是后话!
当然这种事情一出,夸赞吹捧者有之,暗中鄙夷污蔑者也有,一时之间尽显大周朝官场的风气!
那日热闹过后,贾琏依旧就开始了,每日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涯。每天不是在西山大营,就是在兵马司衙门。
如今已到腊月,眼见得没几日便要过年了!若是按照后世西方公历算的话,早就属于永隆七年的岁月了!
不过大周朝行的,依旧是传统阴农历,所以要到新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皇帝才会加元!所以现在依旧属于大周永隆六年!
不觉已经到了腊月初六,过两日便是腊八了!因为定鼎长安,受关中之气,得秦川之俗。朝廷对于腊八节还是有所重视的!
甚至等到当天,在京的所有王公卿贵,百官大臣。四品及以上者,全部都要到皇宫,等待着隆和宫里的皇家特供腊八粥!
当朝永隆皇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朴好佛学,而腊八节,其中一个传说,便是根据佛教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所以等到他登基之后,便在曾经的王府,也就是现在的隆和官前官前,架了一口大大的铜锅,专门每年用来熬煮腊八粥的!
如此一来大周永隆一朝,喝腊八粥之风已普及全国各地,北方尤甚,其花样之多,排场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要说这口大铜锅,重七八千斤,大得吓人口径直达两米,宽得惊人,深度为一米五,深得怕人。令人看了,无不咋舌。这恐怕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铜锅了。
皇帝如此,作为未尝没有拉拢人心的缘故。毕竟当年上位,手段并不怎么光彩!
有了这么个大锅,每年都是一次和朝中百官加深感情的机会。帝王御下之道,本就是雷霆雨露,一概同行!
煮这个粥,自然也是十分讲究的。毕竟也是代表了朝廷的脸面!贾琏还特地去了解过一下:
每年一到腊月,朝廷的内务府就要准备好各种熬粥的原料,其中仅杂粮一项,就有小米、黄米、江米、高粱米、薏米、菱角米、莲米等干果一项中,就有红枣、栗子、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榛子仁、桂圆、葡萄干、青红丝及果脯等。
据宫志大周隆和纪要记载,每锅粥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其他原料配比也有定数,而且要根据火候需要按顺序下锅,十分讲究。
所以,熬出的腊八粥不仅非常好吃,而且色泽鲜美。
这本书是从大周永隆元年就开始流传于世的,每年都有更新,上面基本都是记载了一些永隆皇帝崇佛礼道,敬天爱民,心系百姓的歌功颂德之词!
每年的腊八,也必定是这本书上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的也是通过这个东西,拉近皇帝和百姓的距离!
创造一个亲近百姓的明君形象,这东西也是一种舆论宣传,不得不说还蛮有用的!
每年到这天,最新一年的巜隆和纪要补叙。就会在腊八节的第二天,见诸于各州郡邸报,紧接着发印民间!
其实归根究底,耍的还是君民同乐的那一套!不得不说,终归是阴谋诡计,九子夺嫡,杀出来的皇帝,对于人心的把控,那也是一等一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贾琏,极力的在他面前,做好一个忠臣和孤臣的人设。
利用好了忠直孤臣的人设可以胆大包天,甚至有些肆意妄为。皇帝都会容忍,但都要紧守着那股线,一旦越过了,面对这一位,贾琏也难免有些头疼!
这种粥在熬制时,还有一套礼法:
“腊月初七日一大早,有专门的监灶官员下令点火,一直熬到腊月初八凌晨,共熬六锅到了佛祖成道的时刻,皇帝还要派钦差大臣,率领执事人等,庄严肃穆地奉行“佛前供粥典礼”典礼时殿内钟声齐鸣,香烟袅袅,大和尚们各就各位,齐诵经文,景况十分壮观。”
“届时,第一锅粥得作为佛前供品第二锅粥由内务府派专门人员,送到皇宫内院,献给皇帝和后妃,这锅粥比献给佛的要讲究的多,粥上面除码上各色精美的果料之外,还得用枣泥等堆塑出寿星老人、八仙之类,象征福、禄、寿、禧等各种图案。
第三锅粥由朝廷指派专门人员,赏赐给各王公大臣其余三锅粥,也由专门的官员负责,分赐给寺里众人等,作为节日珍品享用。当时凡得粥者,大都引以为荣耀之事,有很多人还分出一些馈赠亲友。”
所以反正一个流程下来,也有助于整个朝廷和百姓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这倒是一个套路,也是十分值得贾琏进行借鉴和思考的。只从这个腊八节的仪式上面,就可以看见到许多的问题。
哪怕他从后世而来,拥有比较先进远超这个时代的理念,但是也要考虑是否使用,是否能够进行本土化结合的因地制宜,因时而变!
毕竟九州自古以来都是三教并流,道教、佛教和后来的儒家思想合为一体,称之为佛儒道,综合文明几千年,如今信仰自由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也是文明的融合。
尤其是在唐朝,佛教影响了整个中原,成为一股人们思想信仰的寄托,腊八节也算是一个佛教节日。
如今的整个大周朝也是,从皇帝开始,就比较信奉和利用佛教那一套劝人为善,安贫乐苦的思想,来辅助教化百姓的!
毕竟佛教的一些理念,也有助于皇帝统治的稳定,被统治者吸收借鉴,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上行下效,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周皇帝对于跟佛教有很深缘分的腊八节,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说起佛教,就要提起释迦牟尼,这个人在腊八节当天,背靠菩提树,喝着汝汁,历经磨练,骨瘦如柴,修炼成道,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个节日定位宗教节日。
佛教传入中原以后,也就有人在此时祭祀,把佛教和道教相结合,总之这都是人们思想活动中的一种寄托和祈祷。
其实祭祀文化和图腾,远早于佛教,这才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种古代人类探索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是因为这些神话和外知,吸引后世之人不断创造和发展。
打破神话,才有了今天的辉煌,预演人定胜天和适应自然。
佛教传入中原后,不再是它国的文明,加入了很多的古文化,被古文化渲染和熏陶,把古代文明、社会习俗、文化和社会活动都融入了里面,早早变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习俗。
因此,无所谓从哪里引进,也无所谓出自那里,这就是几千年文明中的一部分,腊八节不是外国节日,也不是佛教节日,现在是地地道道,是约定成俗,带着中国味的传统节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