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刚才骂李靖失心疯的人不言语了。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看了殷清风一眼。
“不用多,臣敢预言,再过五十年,随着土地兼并和均田令的实行,到时候参军的人就无土地可分了。”
李靖这话杀伤力太大了。
他不但说出土地兼并的危害、更是点明了大唐将没有兵卒可用的可怕事实。而这时间,竟然只有五十年!五十年内就算他们死了,他们儿子那一辈还活着呢!到时候真的又会天下大乱?
这话当然是殷清风和李靖说起的,他这么说也不是胡编乱造的。毕竟李隆基就是因为府兵制实行不下去才搞出一个节度使制的。而节度使制被野心家安禄山给利用了,才有了唐朝的衰败。
随着大唐立国日久,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李隆基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
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二是检括客户,允许他们到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
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而不可卒去。
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与其等到无路可走才改变府兵制,不如及早进行。
春秋时代,征兵工作主要面向城市户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只好也从农村征兵。但征来的人没钱拿,还得自己解决武器和粮食。有时候打仗打到半道,天转冷了,还得自己写信给老家,让老娘给做冬衣,让老爹给送过来。
打完仗,征来的兵员摸摸脑袋如果还在的话,就各回各家继续从事乡间劳动。好像之前从没上过战场一样。
吴起在楚国混的时候简,以招募而不是传统征发形式组建了列国的第一只特种精锐部队武卒。这,是募兵制的发端。
他以苛刻的筛选标准招募士兵,一旦入伍吴起就发给他们兵饷,成为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发打完仗就回家。这些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出来扛戟,相当于找到一份长期工作,不但拿薪水,还“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全家免去徭役赋税,还赐给土地房屋。
后世人对宋朝的部队评价都不高,但宋朝初立的时候,可不这样儿。
赵匡胤最早将强壮的军士选充“兵样”分送各地,用作招募的标兵。后又改置“等长杖”,按身长尺寸招兵。应募为兵者,必须在脸、臂或手部刺字,以防逃亡,士兵由一支军队转换另一支军队,也须改刺番号。刺字完毕,则发放衣鞋、钱币等,称“招刺利物”。
唐朝在府兵制施行不下去了之后,才想到了吴起的募兵制。
唐朝募兵制的选拔同样苛刻:要求全副三层衣甲即“上身甲”、“股甲”、“胫甲”,然后操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带剑,裹三日之粮,负重奔跑,由拂晓至日中,能奔跑一百里者,才能应征人伍。
虽然当时的一百里相当现在的八十三里,但以那时的饮食条件来看,当选者真的可以算作是万里挑一了。
东汉募兵制的盛行,最严重的弊病是为地方军阀的武装割据提供了方便。东汉前期,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地方官吏拥兵不多,募兵须由中央下令。
中期以后,随着皇权的衰落、募兵制的发展,各地军政长官纷纷自行召募士兵,组建军队。到东汉末,这些军队均成为他们自己的私家武装,使之得以割据称雄。
这么说来,好像募兵制也不是一个好制度。但不要忘了,所有的制度要看谁来执行。皇权衰落才是募兵制变为东汉的掘墓者,若东汉的皇权一直强大下去,募兵制一样乖乖的为皇权效命。
李靖也知道这个话题太沉重,可他已经答应了殷清风,现在也只好继续往下说:“府兵制与土地息息相关,迟早要实行不下去的。与其等到那时变革,不如现在就慢慢摸索着找出一条更好的征兵制。臣能想到的就是吴起的募兵制。
但臣的募兵制与吴起的不同。
臣的募兵制要求是,从年满十八岁又未婚者的男子中招募。入伍后,前半年在其所属折冲府训练、之后三年在边军服役,最后一年在卫军或羽林军服役。剩余半年则是行军的时间。
服役满五年后可选择退伍或继续留在军中服役期间每月享受六品官员的月俸、退役后可得到三品官员五年的俸禄,作为不再分配土地的补偿。
若留在军中,可从他们当中选拔一些有才能者到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学业结束后另行分派到其他卫军或折冲府任职。”
“哗”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寒窗苦读十年的仕子们初入仕途也没这待遇吧这一下子,折冲府的人要捞多少油水啊
众人很想反驳,但看到李世民听得很认真,他们也只好忍了。
“以后,折冲府将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剿匪安民,不再承担卫军和边军的后备军职责,兵卒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可不限制是否成亲另一部分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
“呃”
经李靖这么一改,这折冲府与那些衙役有什么区别?
但他们看到李世民还是没发话,他们也只好继续往下听。
“第三条:成立军区制。
根据大唐的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不同的军区。
臣初步设想是成立十个军区,分别为:关内军区、河南军区、河东军区、河北军区、山南军区、陇右军区、淮南军区、江南军区、剑南军区、岭南军区。
关内军区负责关中地区的防护,治所在长安城河东军区负责太行山以西大河以东地区的防护,治所在晋阳城河北军区负责大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防护、治所在范阳城。
河南军区负责大河以南、淮水以北、潼关和汉水以西地区的防护,治所许州城山南军区负责秦岭以南、大江以北,汉水以西、梁州以东地区防护、治所襄州城。陇右军区负责兰州以西的防护,治所兰州城。
淮南军区负责淮水以南、汉水以西、大江以北地区的防护江南军区负责大江以南、五岭以北、洞庭湖以东地区的防护、治所升州城、剑南军区负责洞庭湖和梁州城以东、秦岭以南地区的防护,治所益州城岭南军区负责五岭以南地区防护,治所广州城。
其中,关内军区为京畿防护区河东军区、河北军区、陇右军区、剑南军区、岭南军区为对外作战战区河南军区、山南军区、淮南军区和江南军区为对内守卫战区。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比如,大唐若是消灭了高句丽,河北军区则可变为守卫战区,而在高句丽故地成立新的作战战区。
京畿防护区等级最高、作战战区其次、守卫战区末等。依据等级不同,战区统帅等级不同、布置的兵力不同。
每个作战战区保证最少两个军的编制、每个守卫战区为一个军的编制固定不变一旦有战事,可由京畿防护区的卫军临时调派到各作战战区。
为了防止战区统帅权利过大,实行五年轮换制。
不管是作战战区还是守卫战区的统帅,每五年调任其他战区任职作战战区统帅不调任为守卫战区统帅,但守卫战区统帅可升任作战战区统帅。
战区统帅对下属七品以上武官没有任免权。”
“哗”
军区?轮换制?任免权?再加上前面的限制干涉钱财以后武人只有乖乖作战了,什么歪心思也不能有了!连提携自家子弟的机会都没了
不管代国公这些话算不算是捅破了天,最少殿下会更信任他了!这一切都是站在皇室的角度着想啊如果这些制度真能实行下去,哪怕接连两三任的皇帝昏庸无能,这江山依然牢固!
代国公的功劳可太大了吧!
李靖心里也忐忑着呢。
他出生于北周时期,经历了周、隋以及唐三朝。不但出身陇西分支,还有一个名震天下的舅父。在军略上他虽不敢说可比肩过往历朝历代的名将,但最少在大唐的军伍当中,他不认为会逊于任何人。
但殷清风让他明白了,他只是一个战役级别的帅才,而不是战略级别的帅才。
他之前一直以为武人的使命就是在疆场上为帝王杀敌,是殷清风让他明白了,武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只有脱离武人的角度去看待军事的问题,才算是真正的名臣。
成立军事学院让他惊艳、被暂时称为学院城的建造让他惊艳、但殷清风关于军事的设想则让他惊骇。
殷清风当时说道:“习武之人上战场、读孔孟圣书的人出仕,他们既为自己也为家族获得声望。个人不足百年便身殒,但家族要延存。
有些家族在乱世崛起,更多家族却消散败落。
普通的文臣武将可帮助帝王治理一代的江山,但名臣却要帮帝王规划长久的未来。
后汉以来,每朝每代都是掌握兵权的人推翻了前一朝代。大唐若想安稳、家族若不想在乱世中消亡,这大唐就不能乱!不能乱的基础是限制武人的权利。
想要限制武人的权利,就要有相对应的政策。”
殷清风说出了他从未想到的内容。
他心悦诚服!他愿意配合!
但太子究竟会不会采纳,他决定不了。
李世民听得很认真。
刚才那些话是李靖说的没错,但只要是常人想不到的想法,都可以往殷清风身上推。除了他这个经过仙人传授的人,别人是想不到这些想法的。
以李靖的家世和经历,都甘愿配合殷清风,可见这些想法真的真的有利于皇室的统治。
他本以为殷清风上次和他说过文武各负其职等内容已经让他很震撼的,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
他闭目思索了许久,睁眼说道:“李卿似乎还有话要说吧。”
7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