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永世帝唐 > 第一百一十九章:上门找死(一)

第一百一十九章:上门找死(一)

而另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一旦李世民也觉得黑火药属于不可掌控的因素的话,那,殷清风的小命儿还能不能保住就成了问题了。

在当初做出生产水泥的决定时,殷清风就考虑到了是因噎废食还是自找麻烦的问题。在几经考虑之下,他选择了后者。

现在,水泥已经弄出来了。接下来,他要再次面对李世民了。

硝石与硫磺不难找到。随便找一个炼丹的道士,他们就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将自己单独封闭在后花园两天后,殷清风配出了他认为最佳的黑火药。

望着已经卷好的十个火药管,殷清风心中产生了一点小感慨。

他以前最多就是接触过鞭炮烟花,谁曾想到,有一天他会利用这玩儿意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就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只要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致命的手榴弹。加大些药量,再利用个铁皮桶子,就是闻名丧胆的没良心炮。

当然,如果他不是蠢到绝顶了,李世民是见不到这些实物的。只一个火药管,就足够他睡不着的了。

月眉对殷清风最近神神秘秘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好奇心。好在她知道事情的轻重,不但她克制自己不去探索究竟,还时刻把薛繁星带在身边,不让她有机会离开自己的视线。

再次嘱咐月眉不要去后花园后,殷清风振作了一下精神,骑上黑旋风直奔长安城而去。

李世民不可能每天都闲的发慌等着殷清风的拜访,所以他需要事先估计一下李世民能在东宫的时间。

现代人习惯了一日三餐,但这个饮食习惯,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才的出来的。

定时吃饭是在商代时才形成的,在这之前,人们的习惯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古人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餔食”,称为“飧”。这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在十二地支概念引入时间后,其中的“辰”字对应食时,所以古人有“食时辰”的说法。辰时相当于现代早上七点到九点。第二顿饭安排太阳运行到西南方的“晡时”,此时为申时,相当于现代十三点到十五点。

那么,一日“三餐制”出现于何时?其实,在流行“两餐制”的先秦时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顿饭。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

但是,真正能经得起一日三餐的消耗的家庭,只能是那些顶级的贵族,中下阶层的人家,还得老老实实的吃两顿饭。

一天吃几顿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条件和社会行为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显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当是穷人无奈的选择,而一天吃四顿饭的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中国古代饮食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贵为天子的皇帝饮食安排自然要与众不同,以“别尊卑”。

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汉班固白虎通礼乐“右论降神之乐”条是这样解释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古人认为,这四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此即白虎通礼乐中所谓“王者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汉代“四餐制”是在先秦周王就餐制度上改进而来的,周王在三餐之外还曾增加“夜餐”。夜餐也叫“夜食”,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晏食”,便是夜餐。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

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量和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白虎通礼乐中所说的“四方不平,四时不顺,有徹膳之法也”,就是这个意思。

一日三餐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准确的说,是贞观中后期,最普通的百姓才吃得起。

不过,等到满清蛮夷侵略中原之后,饮食习惯又发生了改变。满族人习惯一天吃两顿饭,没骨气的人家和吃不饱饭的家庭,无奈的又回归到了先秦时期的习惯。

但满清皇室的“两餐制”与秦汉时的“两餐制”在时间安排上还是有较大差别,早膳一般在早晨六、七点以后,晚膳多在十二点时到十四点。

这个两餐制在民间发生了一点变化:早饭为九点到十点,晚饭在下午三点到四点。

李世民身为大唐太子,一日三餐还是吃得起的。等殷清风凭借着腰牌走进的东宫的时候,他正准备吃晚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