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今天不同,原本刊登小说地方刊登了一篇新的小说天生杀人狂作者易玖。
大家一看竟然是大唐双龙传作者的新做,就来了兴趣。
这是一本剧本小说,以剧本的方式呈现小说内容。
阿华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生性狂野。
他的女友怡儿从小受吸毒父亲虐待,性情也是粗野不逊。
两人共同杀死了怡儿的父亲后,开始驾驶一辆汽车亡命天涯。
在逃亡的路上,这对疯狂的情侣大开杀戒,被杀者不计其数。
同时,由于电视台对他们的事迹连续报道和炒作,两人成了全香港闻名遐迩的新闻人物,甚至成了青少年们的偶像。
不久,他们终于被警方抓获。
电视节目主持人童利,为了提高收视率,进入监狱对阿华进行了直播访问。
在阿华的煽动下,监狱发生了暴动。
阿华趁乱,以童利等人为人质,救出了怡儿,并且逃出了监狱。
读者对这部格式新颖,内容劲爆的小说大受欢迎。
香港本来就社团繁荣,对这种现代暴力题材的小说更有代入感。
这也是后来香港电影黑帮片兴起的群众基础。
小说结尾处做出了说明: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在邵氏清水湾片场紧张拍摄中,主演:阿华黄太华,怡儿唐乐怡。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非常期待这部电影了,又突然想到昨天星岛日报有一篇娱乐报道,说黄太华和唐乐怡的绯闻。
他们忍不住想难道那篇报道有问题?
于此同时,明报娱乐版在头版头条也刊登了一则报道郭靖爱桃花天生杀人狂幕后纪要,作者易玖。
报道里说明了这是邵氏一部新的都市犯罪动作片。
黄太华因为饰演过1981年过客里的冷酷杀手,获得阿华一角。
唐乐怡因为这几年的大胆演出,获得电影里的怡儿一角。
报道特意配了多张图片,有阿华跟怡儿车里的亲热戏,也有他们在酒店床上的亲热戏,最后是两人成功逃脱后,手牵手走向升起的太阳的剧照。
这些配图有个特点,没有唐乐怡的正面照,最多是侧脸。
东方日报和明报两篇文章一出,香港舆论大哗,搞了半天星岛日报原来是拿着剧照胡乱报道。
“我们被愚弄了。当初还以为是绯闻,讨伐电视,原来是星岛日报闹了个大乌龙。”
“以后再也不信星岛日报了,它为了销量胡乱编造,不择手段!”
“听说东方日报有天生杀人狂小说刊登,我去买一份来看看。”
星岛日报总编辑梁文源,气得把麦党雄提供的第二篇稿件一下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本来星岛日报跟明报差距不大,前段时间因为倪框的一阵吹牛逼,把明报的销量吹到了13万份。
星岛日报10万份的销量在明报面前就不够看了,最近他突然收到原来的丽的电视台高层之一麦党雄稿件,认为很有价值,就刊登了出来。
黄太华绯闻的文章当天确实拉升了销量,让星岛日报多卖了3000份。第二天就带来了反扑,销量整体比原来还少了5000份,只销售了可怜的95万份。
麦党雄被梁文源拉入了黑名单。
丘得根看到明报的报道,脸色一沉。
他知道跟电视台的第一次交锋,自己败了。
麦党雄确实有才,但是不受控制,擅自更改制定好的策略,这样的人他丘得根不需要!
“麦党雄再来找我的时候,拦住他,就说我不在。”丘得根按一下老板桌上的通话器,吩咐秘书。
邵逸夫办公室
“阿玖,没想到你处理的如此完美,双管齐下一举扭转了舆论对黄太华绯闻事件的看法。”邵逸夫夸奖道。
“老板过奖了,阿华这次也很辛苦,为了文章里用的图片,特意去清水湾片场赶拍的。另外电视台卢一登经理也出了很大力气,否则我文章没法在明报刊登。”
易玖谦虚的把功劳分给了其它人,不想一个人据为己有。
他也不怎么看得上在电视台所谓的功劳,反正他从来没想过真在电视台发展。
“阿玖,你这次办的漂亮,我也同意大老板的看法。呵呵。”王添林也顺带夸奖了一句。
“易玖,你是办的不错。但是天生杀人狂这部电影,我们根本没有拍摄,以后怎么对媒体交代。如果到时候没有电影上映,我们电视台不就变成了说谎了吗?”
方依华对易玖不喜,虽然易玖替电视台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就是因为他是王添林的助理,所以她就是不喜欢。
“方总,新闻媒体很健忘的。过一段时间之后,没人会记得天生杀人狂了。”易玖解释道。
“好了,你们别吵了!
易玖那部天生杀人狂的剧本小说我看了,它不符合我们邵氏的风格,都别再提了。我
赞成易玖的看法,过一段时间,就没人记得它了。
现在这件事情就告一段落,你们都忙自己事情去吧!”
邵大亨一句话,易玖、黄太华、卢一登、王添林都离开了。
香港中环,麦党雄制片公司办公室。
麦党雄愤怒的挂断了电话,他打给丘得根两次,都被秘书告知董事长不在,请下次再联络。
“哼,丘得根,你也不过如此而已。”麦党雄鄙夷的评价。
盯着面前的东方日报和明报两份报纸上的文章,麦党雄忍不住对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对天生杀人狂这篇剧本小说,非常喜欢。
这个人有点道行,靠两篇文章,就破解了我对黄太华的计划。
虽然我还有很多素材,但是再投给报社也没大用了,大家只会认为这是电影里的剧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