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被行刺的两天后,京都早朝,盛况空前。
这是永定三十七年夏,天还未亮,那些王公卿相的府上就已是灯火通明,奴仆们早早备好马车站在门外恭候,一位位身着紫黄的大人们陆陆续续出府,然后在下人们的搀扶下坐入宽敞舒坦的车上。
不多时,朱雀大街已是车水马龙。
相比王朝那些勋贵大人物的车马,叶林的那架普通马车难免稍显寒酸,只有一个老头儿驾车,并无奴仆跟随,亦不见那位以武力迅速声名鹊起的赵护院。
如今的赵护院,就像个还没过门的害羞小媳妇儿,外界对他的谈论愈盛,他愈是藏头露尾地不肯见人,就愈发显得神秘和有高手风范儿。
大家就愈是想见得很。
可以说整个京都,如果年轻貌美的女子都像见一见新科状元叶林,那么身怀修为的男子就都想见一见赵护院,就算不能切磋切磋,仰慕一下也可以。
可赵护院就偏偏不让他们见。
虽然见不到赵护院随行,但没有人敢小瞧一眼叶林的马车,甚至在一个转角处,前头那辆本该先行拐入的侯爷还主动让人放缓速度,为叶林这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让路。
如果搁在平时,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自从鸿崇帝颁了那道圣旨后,一切又显得是那般自然。
皇帝下旨,召叶林上朝。
而原本的翰林院修撰,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在大鸿王朝,能够具有资格上朝的,一般都是四品以上的京官,如三省六部的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员,还有六部的侍郎也都是三品,另外一些职能部门的小官,偶尔也能获得上朝的机会,如督察院的御史,一般也就是四五品左右。御史之外,如果是四品以下或者地方官员则要看皇帝有没有传召,如果没有的话就不需要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三种人有资格上朝却不必参加。他们是与国同姓的皇室宗亲、曾经有功于社稷而获得世袭爵位的豪阀勋贵,最后一种是皇帝开恩特许无需早朝的年迈公卿。
如果这三种人主动参加早朝,且参加的人数越多,自然就意味着那一天有大事要发生,如果仅是平常的例会早朝,几乎是看不到这三种人的身影的。
所以,大部分时候,早朝人数一般在三十到五十人左右。
而今日的早朝,看情况要破百了,真是群贤毕至。
主动为叶林马车让道的那位侯爷,就是三种有资格却可以不参加早朝的人之一。
叶林轻轻掀起侧帘,主动向那位年约六十的功勋侯爷点头致意,老侯爷笑着回礼,并示意他先行。
待叶林的马车驶过去后,老侯爷放下帘子捋着胡须,为结交上此人而心头大定。他这一次上朝,表面上是像多数人一样凑热闹,来见一见新科状元的风采,暗地里却是为自家孙女择婿来了。
世袭爵位的豪阀勋贵,看似显赫,实则外强中干。这些人蒙受祖荫庇护,生来便养尊处优,哪里有什么进取心。
时日一久,他们不仅丧失了影响朝政走向的话语权,还连自家那点金山银山都有些不够吃了。没办法,子孙越来越多,争气的几乎没有,败家的倒是一大堆,而功勋就那么点,别说吃完了,就连分配都有些不够分了。
不过勋贵王公自有勋贵王公的身份和面子,就算家道没落,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依然瞧不上那些寒门贵子,只想着跟同样的权贵国公攀上亲戚关系。
然而这位六十岁的老侯爷却另辟蹊径,他是瞅准了叶林的未来,一心想把这位货真价实的“乘龙”快婿收入自家门里。
假以时日,必定大赚特赚。
只是令老侯爷没想到的是,有同样心思的人,大有人在,只是他还未发现而已。
这才有了群贤毕至的早朝盛况。
叶林是第一次上朝,一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也没有想大家为何都积极给他让道,就那么一路来到了皇城的朱雀门。
李耳和其他官员的仆从一样,驾着马车去城墙下等候,由叶林独自一人步行进宫。
天未亮,宫门未开。
御道门前却泾渭分明地站着各自扎堆的文武百官,大多在交头接耳,讨论的话题自然是这两天最火的那三个消息了。
尤其是叶林的那首诗句,被广为传颂后,他已然成了大家竞相结识的对象。
但也不乏有些人既惊艳他的才华,又不得不嫉妒,因为弄不好自己的官职某一天就会被他取代。
叶林无视那些投来的或热络或提防的目光,驻足看了看,文官居左,武官居右,很好地体现了王朝文尊武卑的情况。
文官行列站在首位的是宰相晏成林,而武将行列站在首位的则是兵部尚书沈从文,接着就是其他官员按品级依此排列下来。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全场品级最低,叶林自然而然地站在文官行列的最末尾,低眉顺目,不露锋芒。
这就让有些想与他结识一下或者有心试探的人,碍于场合与官阶,一时之间不好主动屈尊前去开口了。
叶林悄悄松了口气,以为人生第一次早朝可以安安静静开始,却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阵本不该出现在宫门附近的嘈杂之声突然从远处传来,犹如一颗石子丢入了平静的湖面,掀起层层涟漪。
一些正在交头接耳的官员马上停止谈话,就连那些正在抓紧机会眯眼打盹的年迈官员也不得不睁眼望去。
只见御道尽头,出现了大量的年轻女子,各个穿红戴绿、风华正茂。
“叶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