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99章 假如文物会说话

第199章 假如文物会说话

甚至也说过建国以后建立第一个博物馆是辽宁博物馆。

不过历史博物馆却是第一个由政府筹建并直接管理的国家博物馆。

这是一个国家性质的博物馆,而不像京师同文馆博物馆那样只是一个高校博物馆,更不想南通博物苑一样只是一个民办宫博物馆,至于辽宁博物馆也只是一个地方博物馆而非国家性质的博物馆。

当然,把国子监用来当博物馆馆舍也只是权宜之计。

“国子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现代博物馆吧。”

有同学疑惑发问。

苏亦说,“国子监的建筑面积,确实不合适当成一个现代博物馆,尤其是一个国家性质的博物馆。因此,在历史博物馆筹建处成立以后,就开始筹建新的馆舍,本来是打算新建一座欧式的博物馆大楼的,结果,因为经费问题,并不能实现。再加上1914-1946期间,一战爆发,袁世凯称帝,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影响到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这个方面,跟中央博物馆筹建工作差不多,本来规划好的博物馆馆舍都开建了,结果,一期工程刚刚完成四分之三,抗战就爆发了,没有办法,中博筹建处只能带着大量的藏品开始大迁移。

因此,民国时期的两个重要的国家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以及中央博物馆,都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搁置新馆的建设。

当然,历史博物馆的新馆馆舍,也只是规划之中,并没有真的兴建。

没法建立新馆?

国子监又不太合适当馆舍。

那怎么办?

搬迁呗。

“小师兄,当年历史博物馆不是一直在国子监吗?”

苏亦摇头,“不是。”

“搬迁到哪里了啊?”

苏亦说,“搬迁到端门、午门一带。”

“啊,那不是差不多搬入故宫了吗?”

苏亦摇头,“在外面,没有进入故宫里面。1916年,12月,教育部因国子监馆址地处偏僻,屋舍狭隘,致函内务部,要求将端、午二门一带拨归教育部,作为京师图书馆、历史博物馆馆舍。”

众人感慨,“历史博物馆还真豪横啊,都快要搬入紫禁城了。”

苏亦笑了,“按照你们这个说法,故宫博物院就更加豪横了,直接把博物馆放在紫禁城里面了。”

众人哄笑。

其实,教育部之所以把历史博物馆搬迁到皇城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午门在南面,按照中国四象的说法,它对应的是朱雀,同时,《周礼》中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象征着尊崇礼序。而午门就对应其中的“雉门”,故整个午门是建成一个展翅的凤凰。

午门是宫城、也叫紫禁城的正门,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名字也从未改变;它的平面呈一个“凹”字形,其有城台和城楼两部分构成,因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有“雁翅楼”,整座建筑错落有致,宛如朱雀展翅,也被称为五凤楼。

明嘉靖、万历年间曾遭两次火灾,随后重建;清朝顺治、乾隆、嘉庆年间都有修建,解放后也进行过几次加固维修工程,但对建筑形制都没有大的改动。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说,午门的城楼很大,除了一座正楼,还有角楼四座,此外,还有边楼两栋,建筑崇闳,地基宽敞,这种庞大的建筑体,放着不用,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很快,就被当时的教育部盯上,因为这俩地方改设图书馆或者博物馆最为合适适宜。

因此,当时教育部就打算把京师图书馆搬入午门之中。

相比较午门,端门就小了很多,仅门楼一座,孤悬无薄,与午门相距长远,并不联属,继续用来当图书馆一部分也不合适,因此,教育部打算把端门用来当历史博物馆的馆舍。

但端门、午门一带,在天安门以内,现在既拟设置图书馆及历史博物馆,阅览人数必多,并拟将天安门及阔左阔右两门一律开放,车马仍不得入内,另由该馆自备人力车辆来往其间,庶于便利交通之中,仍寓避绝尘嚣之意。

这些申请,教育部联合内务部呈上总统府的时候,并没有遭遇刁难,直接批准。

得到民国政府批复后,教育部开始逐步接收端门、午门、端门内朝房及存于其中的旧刊、经史、书版。

然而,等教育部接收午门、端门一带地方后,对其进行了修缮。1918年7月23日,教育部第五号令,要求历史博物馆单独搬人端门、午门。

上面这句话可能说得有些官方。

简单来说,就是教育部变卦了。

变啥卦?

就是原本打算把午门交给京师图书馆当馆舍的计划给否定了,变成端门、午门都分拨给历史博物馆。

“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故啊?”

等苏亦说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充满疑惑。

都说好把京师图书馆搬过来午门了,关键时刻,却被否定了,难不成京师图书馆就是后娘养的?

苏亦摇头,“并非如此,京师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图书馆,也属于国家级图书馆,在级别上历史博物馆差不多。它之前的馆舍其实就是国子监南学官舍,为什么不搬到午门这边,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战乱的影响。因此,1918年教育部拟将京师图书馆移置午门,却被时任教育部总长傅增湘否决。”

傅增湘给出的理由就是,“部议以南学官舍复不相宜,拟移设午门楼,以期其地之适中,旋以连年战乱,地拒冲要,易遭燹毁,不如原址幽僻,事遂已。”

当时,京师图书馆就是在国子监南学官舍,跟历史博物馆一样,位置偏,交通不方便,去看书的人极少,一天也就是二十来号人而已,因此,教育部内部就有人提议搬迁馆舍。

可是北洋时期,战乱频繁。

傅增湘却觉得,位置偏僻一点也好,可以避免为战火波及。

“既然担心京师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被战火波及,那为什么就不担心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被波及呢?”

听到苏亦的解释,众人的新的疑惑又来了。

历史博物馆是国家博物馆,京师图书馆也是国家图书馆啊。

这两个单位,都很重要。

那为什么偏偏是历史博物馆得以搬进午门、端门一带,而偏偏京师博物馆不行呢?

大家都在等待苏亦的答案。

苏亦给出一部分解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馆藏属性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就是书籍,书籍不仅容易烧毁还不容要保存,一旦战争发生,最容易受损的就是书籍。相比较之下,博物馆的文物馆藏搬迁就容易得多,当然,这也是相对的。”

上面这个说法,确实是一部分的理由。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局者不重视、舆论不推动等。

相比较图书馆事业,民国政府对博物馆事业更加重视。

这才是根本不原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