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卫所大都分布在边地和各省内,卫和所都有固定军士人数,其下面还有总旗和小旗,军士数也有固定。
大体是5600人为一卫,长官是指挥使。卫又分5个千户所,1120人为一千户所,长官被称为千户;
千户所下分有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120人,长官被称为百户。
所辖总旗二,小旗十,一个总旗领五个小旗,小旗有军士10人。
卫所是陆续建立起来的,到了1392年,全国有17个都指挥使司,分别隶属五军都督府。
京师和外地共有329个卫,65个千户所,卫所军总数有120万人。
朱元璋及其王朝后代,借此制度使军队兵源得到了充分保障。
国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三个机关是分别独立的,它们是单独对皇帝负责的;
各系统职责分明,法令详密,这样的官僚机构更加完备了,使得效率也有所提高;
皇帝的独尊地位由此也大为提高,国家政权在统一的基础也显得更为牢固了。
因此,朱元璋的一系列改革,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重要的是统治全国的官僚机构更具有权威性,也更加集中、完备了,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自从朱元璋登基以后,虽然他在政治确立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此时明朝的经济基础却极为薄弱,出现了一片凄凉景象。
长江下,关中冀北,到处都是背井离乡的人群。
早已经被元王朝掠夺殆尽的地域,又加20多年的战乱,无疑雪加霜,原来富庶的江南地区现在却是一幅满目疮痍的景象。
在朱元璋的思想深处,有着传统的封建统治者一脉相承的观念。
他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以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人民丰衣足食、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朱元璋与李善长、刘基、宋濂和陶安等人经过反复的计议,制定了一整套抚民方略,即减赋、垦荒、兴水利和打击豪强。
同时,为了稳定北方新平定的地区,洪武皇帝朱元璋降旨免除一到三年的赋税。
医治战争创伤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发展农业。对此,朱元璋再三强调,休养生息政策的重点就是农业。
要解决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所缺乏的物质基础,重点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在这些措施中朱元璋保护了贫民,限制了富豪。
明初的富人,有旧时遗留下来的地主豪强,又有跟着朱元璋创建大明而形成的地主新贵。
他们的贪得无厌,横行霸道,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着各种妨碍作用。
朱元璋命人将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汉和无业游民,统统抓起来关进了“逍遥牢”。
经过规劝后,强令他们进行农业生产。而那些有田不耕,任其田地荒芜的人,全家则被迁发充军到荒凉的地区。
后来,朱元璋又发布命令,除了王公贵族以及官僚之家,普通百姓不准买卖或收养奴婢。
地主豪强对贫弱的农民要做到“四毋一周”,即“毋凌弱,毋吞贪,毋虐小,毋欺老,孝敬父兄,和睦亲族,周给贫乏,逊顺乡里”。
这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帝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当前最急迫的是开垦土地,增加人口。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当官的就算尽到了职责。
此时,既要解决有地无人耕种的问题,又要增加垦荒开田的数量。
因此朱元璋下令:凡有能力开垦荒地的农民“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
这些被开垦的荒芜土地,有的是原来地主所有,因战乱逃亡了,战争结束后他们又回来了,因而与新的土地所有者产生了纠纷。
这时,就会按照官府制定的法令进行实施,即被遗弃的田土,被他人开垦成熟的土地视为己业;
官府可以把附近的荒田补给原主,不得依前占户。
这些政策不能小视,它消除了农民开垦荒地的顾虑,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那些在元朝无地的农民成为小土地所有者。
他们在新王朝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成了明王朝依靠的社会基础力量。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大批荒地得到了开垦。
十几年后,开垦的荒地竟然超过了原有熟田的面积。
有了解决增加耕地的良策,随之而来的就是要解决有地无人的问题,这也是解决生产力的大事。
对于这一问题而制定的措施是废除元朝的“奴婢、驱丁、佃奴”制度,把全国户口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种?
把奴隶、农奴和工奴大部分变为自由的民户。
这一措施的实施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的人身自由,也体现了他们人格的重要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