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徐达又根据朱元璋的旨意,与常遇春约定在攻占姑苏后各分一半进行抚定。
因此大军进城之后,秩序井然,号令严肃,军士不敢妄动,居民晏然。
张士诚在平江失守之前,烧掉了征收赋税的图籍,而没有烧毁城中百姓的住宅和建筑。
对此,平江百姓还是很怀念他的。朱元璋占据姑苏后,很快就把平江路改成了苏州府。
朱元璋总结了张士诚失败的教训,对群臣说道:
“我初定应天,各守自己的境土,不曾有意对其攻伐。但他诱我将士,连年挑起战事,最终被擒。
假如早有觉醒,对外睦邻,对内安抚百姓,岂能被打败?
再又骄奢自娱,不念民艰,其下又没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谋士,终致失败。”
最后,朱元璋又定下了下一步行动的目标,说道:“现在陈友谅、张士诚二人皆被消灭,东南虽空,但中原尚存忧患。
大家应当通力协作,不能自以为太平,而忘乎所以。汲取张士诚的教训,要引以为戒。”
大军凯旋回到应天后,朱元璋进行了论功行赏。
他把李善长升为宣国公,徐达升为定国公,常遇春升为鄂国公,其他各将士也有相应的赏赐。
朱元璋的皇帝梦在平定张士诚后更加涌动于心,可是,离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越来越近,他的心病也越来越痛楚。
部下将帅都尊韩林儿为皇帝,而今,朱元璋也想做皇帝。
他救了韩林儿,并以礼仪肃然地供养在滁州,现在却成了他走皇帝宝座的最大障碍,对此,朱元璋后悔莫及。
朱元璋不想直接地除掉韩林儿,那样太不遮人耳目了,并且会落下个千古骂名,要做就做得干净漂亮。
并且是神不知鬼不觉,不留下任何痕迹,因此,要想个万全之计。
朱元璋苦苦思索着,忽然,一条妙计浮了心头:
从滁州到应天,必须越过长江天堑,眼下正是隆冬季节,寒风凛冽,波浪滔天,如果舟覆人亡,那岂不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得找到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朱元璋想到了在巢湖归附的水师头领廖永忠。此人耿忠任事,颇有智谋,而且他还不是东系红巾军出身,与韩林儿也素无来往,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于是,朱元璋急忙把廖永忠从苏州调回来听命。
廖永忠回来当天,朱元璋便在内室秘密地接见了他,对他说:“永忠,我所以特地调你回来,就因为你有这份忠心。皇帝远在滁州,登基问政,鞭长莫及,故派你去滁州,将皇帝和全体官员眷属接到应天,相信你一定会不负所托。”朱元璋拍拍部下的肩头,目光中充满了信任。
“大王,只恐末将不宜担当接驾重任,况且眼下大江风急浪高,
万一出现非常情况,末将也担待不起呀!”廖永忠面有难色地说道。
朱元璋眯着眼睛答道:“即使出现了意外,那也纯属天意,非人力所能抗拒。懂吗?”
廖永忠陷入了困惑,见朱元璋的眼神中,不仅有期待和信任,似乎还有许多言外之意。
第二天,廖永忠带领几只大船,去了大宋皇帝韩林儿的驻地滁州。
得知朱元璋派人来接他去应天,韩林儿的一颗心立刻收紧起来。
韩林儿想:如果真的要到了应天,在朱元璋的羽翼之下看其脸色,他还会把我这个吃闲饭的人当成皇帝吗?
韩林儿怀着满腹狐疑,小心翼翼地召见了廖永忠。韩林儿设宴,隆重款待了廖永忠,并捧出一匣珠宝送给廖永忠,廖永忠却坚辞不受。
韩林儿又握着廖永忠的手,含泪说:“到达应天后,
朕当效法古人禅让天下,免为虚名所累,爱卿务必大力成全。”
“该帮忙的,微臣不会袖手旁观,陛下不必多虑。”廖永忠说。
“那我就放心了!”韩林儿放心地说道。
3天后,廖永忠率领船队踏归程。韩林儿一家及文武大员都被安排在一条飘扬着龙旗的大船。北风催帆,船行如飞。
第二天傍晚,船队便来到著名的长江瓜步渡口。这时,天空飘起了雪花,黑云滚滚,呼啸的西北风,将宽阔的大江挤压得颤抖起伏。
一个接一个的黑浪,猛扑在江边的石崖。风急浪高,船只颠簸得厉害,黑夜过江,
廖永忠害怕出事,特地到韩林儿及其亲属坐的御船,亲自指挥操舵。
船队缓缓进入了大江,越往前走风浪就越大,船只像在浪尖跳舞。一忽儿沉入黑谷,一忽儿跃浪尖。
偌大的木船,像一片树叶似的在激浪中摇摆颤抖。船的人被摇得东倒西歪,不少人开始大口大口地呕吐。
廖永忠指挥着舵手与浪涛搏击,但仍然无法让大船稳定前进,他连连跺脚,只恨自己倒霉的运气。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