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错了,全都错了。
自己错了,魏国和赵国也错了,现在不能出兵攻打齐国。
姬无夜……罗网……王翦……上党……李牧……
一条条丝线把这些原本并不相同的事情都串联起来。
好一个王翦,就是不知道这个计划到底是不是王翦想出来的。
若真是王翦,那此人真的是自己的大敌,就连自己也没看出他的计划。
若不是这次衷给自己说了,还有看到了姬无夜的身影,那自己还真是要中计了。
上党之战结束后,秦王嬴政把支援的部队大多都调了回去,在函谷关外只留下了二十万人。
其中五万留守上党郡,五万则是布置到了南阳前线。
而五万则是布置到了洛城,这里是距离野王最近的一座大城,正好可以防备魏国。
这个布置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以前秦国也是这样布置的,只是军队位置不同而已。
在加上秦王这次把函谷关外的军队削减了,确实是让韩非放心了一部分。
看起来秦国也开始休养生息了,所以韩非对秦国的关注不可避免的减少了一部分。
但是秦军的兵力部署却有一个致命的陷阱,那就是洛城和南阳前线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而韩非的成皋恰好是在两者中间,也就意味着若是洛城和南阳的秦军同时攻打成皋的话,那秦军不出两日就会兵临城下。
而成皋一旦失守,那野王也必定保不住,到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因为对于野王和成皋这两座城池,韩非原本的设想就是两城互为依托。
到时候无论是秦国攻打哪座城池,那另外一城就会出兵袭扰秦军。
这样一来,秦军想要攻打下成皋和野王就非常困难。
可现在秦国或者王翦却把目光从防守严密的野王城给移开,而是放在了防守薄弱的成皋城上。
要知道野王城有五万魏国精兵防守,而成皋则只有两万韩国新兵。
不对,现在不是两万了,而是一万新兵。
若是只有一方的攻击而来,那凭借卫庄的本事或许能够守闪上一段时间。
可是现在洛城和南阳前线的秦军肯定会两面夹击成皋,那成皋恐怕三天都守不住。
而一旦成皋失守,那秦军则可以留下一部分兵力阻挡韩国对魏国野王的支援。
之后秦国在上党的兵力就可以南下,直接和从成皋北上的秦军完成对野王的包围。
而若是韩非没有发现秦国的阴谋,那当秦国的突袭成功后,赵国的五万军队、魏国的一万军队、韩国的一万军队正在齐国的土地上。
而有了齐国的牵制,那七万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快速的撤回来。
一旦秦国的军队东出函谷关,那恐怕魏国又会被打残,而赵国也不会好受。
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恐怕又是秦国了。
好一个秦国,好一个王翦,无论是挑选的机会还是用的计谋都是最合适的。
特别是那双重包围,更是让韩非苦心经营的成皋和野王防线土崩瓦解。
ps:今天好累,现在总算是码完字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