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楼酒肆有一种“瞽者说书”,即是瞎子说书,贾蓉找的说书先生倒还不是瞎子,要说这些人真是敢说的,贾蓉花了大价钱把贾珍的一些恶事编成话本,以他今时今日的文采,通俗话本没有难度。
而这人还曾经是个江湖游侠,是个胆子大且不怕豪门勋贵的,大不了一走了之,像柳湘莲,把薛蟠暴打一顿,逃出京城,照样能活得好好的。
除此之外,贾蓉还暗中着立楮联系了西城的地痞流氓们,说有大用,如此一来,贾蓉的银子基本没剩下多少了,好在他仅仅只是叫地痞流氓挑唆、助阵,他们要价不高。
地痞流氓这种群体,在古代是很“繁荣昌盛”的,就像明朝俺答寇关、侵犯京师,京城的地痞流氓胆大包天,他们竟然商量要抢劫大臣的府邸,勇气可嘉啊!
那时的地痞流氓多半有后台,明朝有一次查出来,其中一个团伙的后台是锦衣卫!江南地方更混乱,著名的有“打行”,晚明战乱,这些地痞流氓坑蒙拐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看来黑社会,哪都存在。
宋代的坊市堪称繁华,明朝、顺朝,最繁华的要数庙市、灯市、内市,内市在内城,贾蓉虽然见识不到,庙市、灯市则是每月都有定期,非常热闹。
距离宣武门菜市口几里地的街口,也是隶属西城,因为挨近内城城门,沿街店铺、茶楼酒肆等,旗幡挂得几丈高,鲜艳夺目,极是奢侈,店家牌匾也是夸张,什么“天下第一店”、“四时馆”,谁说古人不会打广告的?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天下第一楼”的二楼宽阔大间,徐子清喝茶润口,四周圆凳坐满看客,他干咳一声,中气十足地道:“诸位看官,下面徐某来讲一出‘贾将军强抢民女,林恶奴暴打佃农’。”
“话说大青天正年间,西城有一贾将军,袭三品威烈将军……那日贾将军相中一位民女,女方父母不从,贾将军大怒,出钱请了一位讼棍,讹诈逼迫女方父母……公堂之上,六月飞雪,天怒人怨啊!”
“这民女取名偕鸾,贾将军挥霍无度,犹不满足,家下有九个庄子,命家奴林之孝收取四季房田租子……这林之孝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眼如铜铃、呼气如雷,待佃户最为凉薄……贾将军成日家,在花园使一把九尺青锋,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乃是家传宝剑……一日贾将军扩充院子,侵占民宅百余亩,民怨滔天,贾将军命林之孝打发……林之孝大怒,唆使刁奴驱赶……”
罗愍这么听着,虽有夸张成分,但说书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说来也巧,宁国府侵占的民宅之中,刚好有他的房产,“叮”的几声,他手中一把铜钱丢进土钵之中,滴溜溜旋转。
徐子清无喜无悲、不急不躁,无数看客听得愤怒了!恨不得把那位“贾将军”、“林恶奴”抽筋扒皮、挫骨扬灰!钵盂中的铜钱,也越来越多,更有地痞无赖,当场就破口大骂!
那沈记书铺的掌柜沈立春却泪流满面,提手袖揩拭,旁坐的贾蓉此时诧异地问了一句:“沈掌柜不怒,为何落泪?”
“我为民众一大哭!你懂什么?那贾将军就是你们贾家的人,咱们小商小贩,没有关系,地位比平民还不如!”沈立春感同身受,哇哇大哭。
贾琮又和他谈及合作开“神州书局”的事儿,沈立春一个劲摇头:他就怕贾蓉倚仗权势,把他店铺给吞掉,故此一直犹犹豫豫地不肯同意参股。
不急,书局慢慢来,嗯,差不多了,人心似水,民动如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些深受其害的佃户没条件进西城,这些老百姓是不敢闹事的,所以必须找地痞流氓带头挑事,闹得越轰动越好,当然,这个“贾将军”的话本也要多多传开,话本没有指名道姓,但西城人都知道是谁。
贾蓉现下的阶级和贾珍是相同的,此举是否自掘坟墓?
不然,前面已有解释,贾珍掌族长大权,只会加速贾府的灭亡,刘御史的奏折是否奏效还很难说,他这么做,是打算,如果贾珍爵位依旧,那就让他族长权力动摇,没脸出门见人。
自始至终,贾蓉都没有选择暴露自己,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那话本委实不错,尽量挑起民众的愤怒。边听边与罗愍交谈,贾蓉了解到他积累原始资本,搞起了驿传,民办的,还不错。
徐子清是事先提醒过的,他是江湖人,居无定所,一旦觉得不妙,就事先出城。
贾蓉并不担心徐子清的性命,一来他有武艺,二来贾府靠家丁缉捕是不行的,后来潘又安偷情逃脱,来旺也不敢杀张华。
做事情,最忌讳畏首畏尾,深思熟虑之后,该做的,贾蓉依然要去做,就像斗王熙凤,来旺夫妇必然遭受波及,他们敛财也够了,贾琮不会有负罪感,同情心和善心他当然有,但不会多余。
下楼来到一偏僻小巷,贾蓉、立楮帽檐遮脸,京城民间赫赫有名的“京师十虎”杨大茗人高马大地在那等候,左右跟着十几个小弟,桀骜不驯,他们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地痞流氓,名号也很奇怪,什么“天罡”、“地煞”,或者“棒缒”、“劈柴”的,太正常了。
杨大茗看他就不像小户人家之人,没惹,犹豫道:“这位小哥,你看咱这么多兄弟,那点钱不够塞牙缝呀……”
“明儿加你一百两,干不干?”贾蓉冷冷地道:“不干拉倒,京城打手又不止你们一家,我又没叫你们出力……小心撑死了你们!”
杨大茗听得大怒,青筋暴起,捏紧的拳头却放松下来,京城之内执法严厉,随便杀人打人还是不能的,尤其是刘海东此时还没卸任,他也端起架子交头接耳一番,双方商议好才分道扬镳。
立楮恨恨道:“这帮打手太可恶了,迟早叫官府一窝端。”
贾蓉便失笑摇头:“你想得过于简单啦,刘御史想不到吗?抓了他们,也是一笔政绩,五城兵马司可是掌管治安,他们能生存,是因为,有后台……立楮,走了,咱们再看一场戏!一出好戏!”
尤氏给的、卖书来的银子,已经不够用了,回去只能把一些绸缎、布匹,拿到鼓楼西大街的典当行卖掉,贾蓉心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点不假……沈立春和罗愍,做生意都蛮有一手的,慢慢来,只要有共同利益,他们肯定会跟我合作的,世人所求,不外乎名、利。”
小巷,地痞来走之时,民户纷纷闭门不出,待他们消失,又清一色地开了大门。
……
内阁的票拟权,即是阁臣看完奏折,给出处理意见,阁臣把处理意见写在票上,票附在奏折上,谓之票拟,内阁大臣的参政权力就是这么来的。
洪武年间,宰相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他也是提醒过子孙后代不能重用太监、教太监识字,可明朝中后期,政治形势成了太监与外廷互相制衡,内阁的权力,一度超过宰相。
万历年间,张居正内结太监冯保、授意官员奏折、自己掌控票拟,通过明朝将近两千个驿站,政令传遍每一个角落,空前一致,内阁权力可谓巅峰。这些,朱重是不知道了。
司礼监的批红权,则是代皇帝行使权力。一般的封建王朝,初期皇帝挺能干,能够约束官员,可是他们的后代呢?幽居深宫,不识民情,是天底下最大的纨绔。
古人有些与现代人一样看得明白,不过一部分无可奈何,黄宗曦的《明夷待访录尖锐地指出这一点,更多的人是忠君,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晚清的龚自珍很有进步思想,可是问他治国方略,他的回答只有明君。
李鸿章曾经上奏,把美国的政治制度贬得一文不值,他说:请陛下允许我出使米国,微臣要用“我大清”的无上制度教化“米国蛮夷”。
所以,后代的皇帝没那么多精力、雄心壮志处理国事,全国事务也不可能由皇帝处理,雍正就是这么累死的,必须要有人分担,顺朝便分给了内阁、司礼监,但皇家也吸取了前朝教训,君主专制的权力有所增大。
紫禁城大明宫西暖阁,雍乐皇帝已经阅览了好多奏折,明代奏折分为题本、奏本,各有不同,顺朝简化,一律奏折。
很多事情内阁给出意见、司礼监通过,天正皇帝陈胤真便不置喙,等到翻看刘海东的奏折,天正皇帝道:“刘东升……朕记得此人素有直名。”
“主子万岁爷好记性!刘御史是小有直名的,前儿内阁议定,吏部文选司奏过,选为京畿道监察御史,不日就要述职了。”戴权谦卑而又谄媚。
明朝皇帝对待奏折,有很多“留中不发”。青朝不是这样,太祖、太宗、圣祖,已历三世,圣祖仁皇帝有训戒,奏折若不抄发,群臣可以群起反对,特别是死去的三位,和这位皇帝,都是自诩“励精图治、自比尧舜”,十分爱面子。
况且,刘海东这种直臣,和清官一样,皇帝若是胡乱处置,那不就是昏君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