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逐渐的排出铁水,炉渣。
传送带又开始了继续工作,不断把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经过一定比例配比后,输送到炉口。保持炉口原料的高度,准备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而炉渣的也是可以利用的,矿渣利用是一件非常节约成本的工程,一般上来说,根据矿石品位不同,每炼1吨铁排出0.3~1吨渣,矿石品位越低,排渣量越大。
按照一吨铁出0.5吨矿渣来计算,40立方的高炉,一年按照低的算,炼铁5万吨来说,就有2.5万吨废渣。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废气炉渣,不说污染环境,也减少了一笔收入。
所以说,在后世,高炉炼铁产生的炉渣,经加工处理,主要用于制作建筑材料。
朱棣也是这样打算,首先,把出炉的炉渣拖出进行预处理。就是把炉渣倒入一个水池,水渣池为混凝土构筑物,池中水深5~8m。把热熔状态的高炉渣置于水中急速冷却的过程,熔渣经过水淬,即成水渣,也叫粒化渣。
后面将水渣捞出,置于池边的堆渣场,脱水后装车,运到水泥厂,进行下一步处理,可以每年为水泥厂提供相当一部分的原材料。
炉渣在水淬后,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能,直接在水泥熟料、石灰、石膏等激发剂的作用下,就可显示出这种性能,所以是非常优质的水泥原料。
水泥熟料就是用石灰石和粘土、铁质原料,按适当比例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
换句话说,水渣经烘干后,配入少量石灰和无水石膏等,再粉碎后,就可以制成矿渣水泥。
矿渣水泥可制成各种混凝土制品,用于建筑业。这就相当于每年凭空多出几万吨水泥。
在后世,全中国生产的水泥有70%左右掺用了不同数量的粒化渣。而且中国国家标准GB175-77规定掺15%粒化渣,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77规定掺20~70%粒化渣,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
掺用粒化渣可节约能源20~40%,降低成本10~30%。
粒化渣除了可以做建筑材料,还有相当大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它可以做肥料,改良土壤土质。
这里的肥料并不是磷肥氮肥,而是一种硅肥。一般人决定硅肥好像很奇怪,一般大家都是在讨论磷肥、氮肥,硅肥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磷肥、氮肥固然好,普适性也高,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需要。
但是氮肥也很是重要,硅肥是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特别是如水稻、棉花、甘蔗等喜硅作物,氮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如水稻,根据统计,水稻对硅的吸收量每季约为15~85kg/667m2,远超过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总和。
根据朱棣查的资料,后世进行多年大面积推广施用硅肥及小区试验表明,施用硅肥后,增产效果非常显著。水稻增产率为10%~20%,小麦、花生、大豆、甘庶、棉花等作物,增产都在5%~30%左右。
就算是按照一般水平算,增产近20%已经很不错了。
出了这些,硅肥还具有对农作物具有抗倒伏、抗病害、抗干旱、促进有机肥的分解、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减轻或消除亚铁及甲烷等有害物质的危害、使土壤疏松及防止重金属污染等功效,可以说是一大宝藏。
这些还是不会是朱棣决定把相当一部分炉渣拿来做肥料的原因。就像跟焦炉厂的废气一样,朱棣也知道它很有回收价值,能提炼出相当多的化工原理,就像磷肥、氮肥,都是可以提取出来的。
但是没用,朱棣目前没有大规模的化工企业提供化学原料,对煤气进行各种化学处理。
炉渣就不同了。直接将高温高炉渣倾入水淬池内进行水淬,然后将水淬物捞起,加入10%的粉煤灰,加水一起进入球磨机湿磨,粒度达到0.5mm以下,经干燥后即得硅肥。
相对于目前的氮肥的制造工艺来说,可以说相当简单了。直接加煤粉灰,磨细就完事了。
目前朱棣还没有制造氮肥的条件,氮肥,一般来说也就是尿素的生产,它的合成原料是氨与二氧化碳。
想要人工合成尿素,首先要大规模氨吧,想要大规模制取氨气,就不得不提到弗里茨·哈伯,他提出通过封闭流程和循环操作工艺转化为氨。
而在哈伯过程发现之前,氨一直难以大规模生产。而正式因为这一成果,哈伯亦以此项发明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