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是唐末,大家都玩刀子,不读佛经。
“难道匡扶社稷跟弘扬佛法有什么关联?”李晔现在一穷二白,也没那个家底崇佛。
“陛下以为当今天下为何而乱?”
“为何?”李晔觉得僧人或许有不同视角。
此时辛四郎带着一帮亲卫赶来。
“陛下与老僧今日在香积寺相会,可谓缘分。”贯休避而不谈。
李晔明白他是在吊自己胃口,大唐为何会乱?还不是你们这些和尚伙同懿宗大兴佛寺,虚耗国力。
别看和尚吃斋念佛,慈眉善目的,但每一座佛寺的僧人需要多少田地供养?
又有多少农人为其耕作?
一些大的佛寺,铸造巨大铜身佛像,耗费多少铜钱?
李晔记得后世有过记载,唐代佛寺甚至蓄养奴隶。
怪不得开明的皇帝会抑制佛教。
而且在乱世里,佛教有更深厚广泛的底层基础。
至于大唐为何而亡,作为穿越者的李晔不知看过多少文章论述。
每个王朝都有其灭亡的种种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
他若真在自己面前指点江山,李晔反而觉得他过于轻浮了。
此人面有异相,谈吐不凡,想必不是普通人,留在身边以观后效吧。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佛教并非洪水猛兽,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西域、吐蕃、河西都有重要影响力,佛家享了大唐二百多年香火,说不定以后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朕观大师仪表非凡,必是得道高僧,香积寺下百战英灵,还请大师为之超度。”李晔总觉得香积寺不该这么荒废下去。
“老僧义不容辞。”贯休一口答应下来。
说到英灵,李晔心有所感。
这年代人多少有些迷信,有些人不畏生死,却敬畏鬼神。
而且战死的英灵也需要祭奠。
李晔干脆在香积寺外建了一高一矮两座碑塔,名为大唐忠魂碑,一座雕刻自李晔起兵以来阵亡的将士名字,另一座高塔雕刻十个大字:为大唐而战者英灵不朽。
石材直接从香积寺里搬。
贯休对此毫无意义,不得不说,这个和尚有几分本事,十个大字写的苍劲有力,笔走龙蛇,古意盎然。
李晔不懂书法,但也看出这些字的不凡。
建成之后,李晔虔心拜祭。
同时也让士卒分批拜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这个尸骸遍地的时代,太多的忠魂被遗忘,能在一块皇帝碑塔上留下姓名,对普通士卒的震撼何其之大。
“此为大唐忠魂之归宿,朕必年年拜祭,以慰忠魂,大唐不亡,忠魂不灭!”李晔的话被各营都头传到每一个士卒耳中。
皇帝重视的,必然也会被天下重视。
在香积寺待了快一个月,扩军和基础训练差不多完成。
李晔回长安第一件事就是以枢密院招募说书先生,长安城中识字者不少,读书人不会耕田种地,若无家族荫蔽,在这乱世里真是生不如死。
薪酬每月二石粮食,几乎可以养一个四口之家。
高薪诱惑,报名者踊跃,但李晔不是什么人都收。
脑子读坏的大有人在,李晔可不想这些人在军中念起之乎者也,悲天悯人的不要,军中主杀伐,不是让他们宣扬儒家理论的。
这么个乱世,你不对敌人凶残,敌人就对你凶残。
召了两百多人,李晔亲自面试,又裁汰下去一百人,剩下的人也不是完全合格,勉强能用,但跟精通各种话术的自己比起来,还是差一些,李晔又亲自给他们培训,不过人始终太少了,光战兵就有六万,还有辅军,快十一万,一百个人根本翻不起浪花。
没办法,李晔只有放低招聘要求,只要能说会道的都行。
怎么说长安也是三百年帝都,游手好闲,高谈阔论的人还是不少的。
市井之间,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报名者更是云集,都快挤破皇城根儿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