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在一旁听了,笑了笑,向张敬修点了点头,示意他做得对。
谭纶闻言一笑,对张敬修这番自知之明的态度很是满意,夹了一筷子鱼肉咀嚼后,又喝了杯酒,说道:“贤侄既是愿听,老夫也就说几句。”
下面席上,谭纶便说起他在浙江、福建平倭寇的事。
但见谭纶露出些愤愤不平的神色:“嘉靖三十四年,我在南京兵部任武库清吏司郎中时,才知如今的卫所兵士竟已不如农夫,毫无防卫之能。故而当时倭寇乱江淮,我也只得去招募乡勇御敌。之后任台州知府时,又操练新军大败倭寇。不过在平倭之中,我也渐渐发现这倭寇并非真为日本浪人,其中多数为我中华之民,这倭寇之患,实因海禁啊。
当时胡汝贞擒杀徐海,招降汪直,本已要开海禁使寇转而为商,可恨那汪直却被王邢台(王本固)所杀,致使东南倭寇大乱十年。十年来,我与胡汝贞、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及刘显等一同平倭,终将倭寇平定下来,可东南百姓却是饱受倭乱之苦。王邢台目光短浅,只为自己一人私利,致使朝廷错过开海平倭大计,实为千古罪人!”
张敬修听了差点为谭纶拍手叫好起来,这王本固乃是这个时代保守士大夫的代表,对于自己在一些地方的无知毫无所觉,只凭自己臆想,就一直反对朝廷大开海禁,还为此弹劾过他和老爹。
而张居正见谭纶这么黑王本固,也是摇头道:“现今朝廷之中,多为空谈之辈,或是如王邢台这般在自己不明之处大放厥词的人,这也是如今行事艰难的原因之一。”
谭纶一杯酒下肚,感慨道:“不错,此番我上言练新军之事,多赖太岳支持啊。”
原来,谭纶知边防大臣常受舆论的牵制,难以有所作为,所以在上疏言练新军的困难时,趁机说了‘责令臣谭纶与戚继光,专门负责,不要让巡按、巡关的御史参与其中’。结果辽东巡抚刘应节果然有不同意见,巡按御史刘随、巡关御史孙代也弹劾谭纶专横。
而张居正则是全力支持谭纶,在票拟中完全同意谭纶所言,隆庆皇帝也采纳了张居正的意见,将练兵作战全权委托给了谭纶和戚继光,并告诫刘应节等人不得阻挠,故而谭纶才有此叹。
张居正道:“是天子圣明,知子理兄之能,这才对子理兄委以重任。”
在俺答屠石州后,隆庆皇帝对边防空虚极为不满,生怕会重复‘庚戌之变’,迫不及待地想要练一支能战的新军抵御北虏。而隆庆皇帝小事糊涂,大事却拎得很清,知道哪些人才是能够承担重任的,这才大力支持谭纶放手施为。
谭纶心知若非张居正支持,绝不可能会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开口道:“当年我为台州知府时,入京觐见先帝,当时太岳提着酒菜与我畅谈,我就知太岳有治世之能。若是朝中百官,尤其是那些清贵之官,都能如太岳这般,不避谈亲民实务,很多事情也要好办得多了。”
张居正不置可否。
张敬修给谭纶和老爹添了杯酒,也把自己酒杯倒满,说道:“世伯说的是,当今吏治败坏,一在贪腐,二在空谈,尤其是朝中的清流官,轻事功好清谈,这等风气若是兴起,其弊不在贪腐之下。小侄在翰林院中,见翰林们大多埋首于文牍之中,钻研经书典籍,整日里琢磨着如何才能为天子讲官,对于事功却有所轻视。因此,小侄特意上疏请求让庶吉士外出挂职为亲民官,掌院诸学士今日也写了奏章,题请翰林挂职为官。”然后将‘挂职’解释给谭纶听。
谭纶听了,不由赞道:“贤侄这法子极好,这才是为国培养相才的方法。”
这时,张敬修端起酒杯,向谭纶敬酒道:“小侄久慕世伯和戚将军威名,若是陛下同意翰林挂职为官,小侄有意离京去蓟州任一任亲民官,不知世伯可愿接纳?”
谭纶讶异道:“贤侄为状元郎,为清贵之极的翰林。听闻贤侄还为太子殿下讲学,竟还愿去蓟州这边镇?”
张敬修道:“现陛下无心让太子殿下出阁读书,小侄为太子殿下讲解完《千字文》,太子殿下便已开蒙,到时候小侄在翰林院中也是无事,倒不如外出历练一番。”
谭纶端起酒杯,与张敬修碰杯后一饮而尽,大声赞道:“贤侄有此心,实不负状元之才。只要太岳同意,贤侄去蓟州任佐贰官或入军中与戚元敬共事皆可。”
张敬修闻言大喜,殷切地看着皱眉不语的老爹。
张居正虽有心让儿子历练,却也只是想让儿子在顺天府去待几个月,然后回到翰林院,再让儿子去入直文渊阁,接触朝廷大事,倒未曾想过让儿子出京。
良久,张居正才问道:“你真想去蓟州任职?”
张敬修连连点头:“不错,请父亲成全。”他可不耐烦在翰林院中喝茶看报,更何况他已经说出愿先去挂职的话,那就得拿出表率的样子来。既然如此,那就去边镇看看大明的边备到底如何,反正蓟州离京城也不远。
张居正见儿子脸色坚定,知儿子不是随便说说,摇了摇头,朝谭纶道:“子理兄,犬子就拜托给你了。”
谭纶笑着道:“太岳放心,君平若去蓟州,我自会让戚元敬照顾好君平。”
张敬修喜道:“多谢爹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