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帆还特意又发了一篇微博,讲述了一下自己和陈龙认识的过程,和内心对陈龙不可掩饰的崇拜。而且还声称,如果《英雄集结》在票房上赢过了《警察故事》,那才是夏国功夫电影的悲哀。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明星发表这样的言论,对《警察故事》的票房业绩还真就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是乔帆歌迷的年龄段,和《警察故事》的电影受众高度吻合。
武侠。
功夫。
这是那一代人共有的梦想!
如果需要去电影院观影,可能还会因为生活上的影响抽不出时间,但在网上看一部电影不就是五块钱的事情吗?更何况账号都已经注册完了,就是再多点播一部影片而已。
《警察故事》原本的商业定位,是视觉上的感官刺激。但经乔帆这么一插手,就变成卖情怀了。
情怀这种东西可不得了。
不烧起来无所谓,一烧起来那就是老房子着火,没救了。
自从《警察故事》上映以来,夏国就掀起了一股功夫热,大街小巷各种奇景频发。
菜市场买菜,遇到两个大爷在聊天,聊着聊着就切磋了起来,一个白鹤亮翅,另一个虎鹤双形,都是当年的青葱岁月呀。
某小学课间操取消,改为套路武术。
广场舞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一到晚上就有一堆半大老头挤在一起,开始打拳,别管打得怎么样,要得就是这种感觉。
多少年轻人周末一回家,听到厨房里面呼呼哈嘿叮当乱响。推门一看,这才发现老爹正在跟菜板上的白条鸡切磋武功。顺便和老妈一打听,原来老爹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发神经,就连晚上起夜上厕所,都能跟厕所门干一架。
还有一些大城市的娱乐场所,也都跟着搞起了七八十年代的功夫怀旧。你要是不能硬桥硬马的耍两招功夫,都没法出去招待客人。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这股功夫热的年龄问题。四十岁到六十岁,正好是社会主体,既有钱又有权的阶段。
哔哩网数据部还发现了一点,自《警察故事》上映以来,各种海外注册用户的数量持续飙升,尤其是东南亚诸国。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警察故事》又陆续推出了英法俄日等译文版。
早些年港岛的功夫电影,对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就非常之大,《警察故事》被各大软文标榜为夏国功夫电影跨时代的怀旧巨作,正好受众对口。
好风凭借力。
《警察故事》借着哔哩网这股东风,席卷东南亚电影市场。陈龙也借此成为了蓝星有史以来咖位最低的国际影星。
连个正经的院线作品都没有,还有比这咖位更低的吗?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警察故事》火了,陈龙也火了。
而且是名利双收。
票房收入这块陈龙还真没放在心上。
主要是他签订的导演合约分成比例只有1.5%,而且网络点播的数据不透明,完全就是凭赏。就算数据真有猫腻,陈龙也没法跟哔哩网翻脸,决赛不打算参加了吗?
让陈龙真正赚到大钱的其实是片花,这也是受到了之前《人字拖》的启发,片花的热度比正片还高。
这次陈龙煞费苦心做了一个记录片。
讲的就是整部影片的拍摄过程,每一个惊险镜头都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当时出现了什么危险情况,都一一道来。
因为网站的智能推荐。
看完正片之后下面直接就有纪录片的链接,陈龙这就算是蹭上了推荐位,点击量竟然史无前例的突破了1亿大关。
更重要的是打赏。
这些怀旧功夫片的受众老爷们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打赏1毛2毛的也有,豪掷一两百万的也有。
陈龙还把纪录片发布到了哔哩网国际版,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能顺便吸金。
《警察故事》上映一个月,到目前为止,趴在陈龙哔哩网账户上的金额,已经有小一千万了。待整部影片的热度全部耗光,突破两千万应该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扣完各种税款,最后还能剩下多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