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宫里很是平静。
朱厚照坐在龙椅,一边在听着刘瑾的汇报。
其实也没多少可以汇报的,无非就是一些朝臣在宫外的言行举止,以及西山发展近况。
全都是一些乏善可陈的,没什么新意。朱厚照用手半掩着脸,打了个哈欠。
一旁的刘瑾很有眼力见,立即就将身后的奏本递了来。
“皇爷,这是今早内阁最新递过来的!”刘瑾躬身说道。
朱厚照看了一眼最面的题本,随后拿起来看了一眼,不禁有些诧异。
这题本的人是兵部主事王守仁。
朱厚照看到这名字的时候,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自己怎么会把这么牛的人给忘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的王守仁估计也就是三十多岁,还需要历练。厚积才能薄发嘛!
朱厚照也不言语,仔细的观看着这奏本。
奏本的内容言简意赅,陈述的就是王守仁自荐,希望能去西山任职。
要知道,前两天朱厚照才下发旨意,要从百官中挑选一些人去西山。
但是旨意下发下去了,反响却是不怎么好。
强扭的瓜不甜。
选调官员去西山,那是要去干实事的,去搞建设的。
要是强行派遣,去到西山的官员敷衍了事,甚至拖后腿,这对于西山的发展非常的不利。
因此,选调的官员必须是实务派。
本来朱厚照对此还有些头疼,不知道该派谁去。
现在看到王守仁的奏本,似乎一下就明朗了。
这种事情,除了王守仁之外,在这关头也没其他合适的人了。
其实也不是没合适的人选,主要是朱厚照对大明朝的官员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朝堂之百官众多,还有地方的一些文武百官。朱厚照又不是超级大脑,怎么能过目不忘?
历史有记载的,也就那么几个。
那么没有记载的,是不是就没有才华与能力呢?
答案肯定不是这样啊,这里面就缺了一个考察体系。
很多有才能的官员都被埋没了,还有很多急需朱厚照去挖掘。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厚照用手掸了掸题本,看了一眼刘瑾说道:“去把王守仁找来,朕要见他!”
刘瑾低头领命,立即就躬身退了出去。
......
内阁已经把内务府的章程拟定了,而且朱批之后,已经颁发出去了。
宫里出的人是高凤,内阁推荐的人是从吏部选来的,名叫陈安。
朱厚照对此人没多大印象,估计这也是刘健和李东阳他们商量出来的结果。
三方势力共同掌控内务府,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互相牵制互相制衡,牢牢的把控在朱厚照手里,那就是他需要的。
高凤有没有能力,朱厚照不在乎,只要听话就行;至于寿宁候和建昌侯,只要他们安心的在内务府就行,朱厚照也不担心。
该交代高凤去做的事情,朱厚照已经交代了。接下来就看内务府的发展了。
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掌控在自己手里,朱厚照自然会将内务府朝着其他方向发展。
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内务府能给自己赚钱。
不仅仅是要让内务府赚钱,而且还要将内务府发展为后世的大型国企一般,掌控主要的经济命脉,借此来掌控大明。
当然,这只是朱厚照现在想的。估计真要施行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朱厚照一想到后世的国企,心里就发热。国企财大气粗,随便一个项目,动辄就是几个亿的投资。
要是朱厚照现在有这么几个亿,分分钟就能开展大项目建设。
遗憾的是,宫里的内库还真经不起它折腾。
单就说军务问题,随便研发火器,少了几百万的白银砸下去,根本就于事无补。
而且边防问题也是朱厚照很担忧的。瓦剌和鞑子总是不安分,如跗骨之蛆一般,时不时的袭扰边境。
要想彻底从根本清除这个恶疾,只有在军备碾压他们。
而且据朱厚照知道的,辽东似乎也在蠢蠢欲动,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到了明末直接将大明给拖死。因此朱厚照也很想解决这一隐患。
还有西南的土司......
朱厚照揉了揉自己太阳穴,长叹一口气,安慰自己道: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扯了蛋,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