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案是边境安置,维持住眼下的局面不变。
这个提议的内容是,剩下的七支胡人,想要一下子平定,不太现实,需要数代君主接力才能完成,并且还耗费国力。
最关键的是,把这些胡人迁移到内地。有背其天性,还会因为习性和语言问题,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不若先维持住眼下的局面不变,将已经平定的两支胡人,安置到边境地带上,封官赐爵,由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并设立督察军监视他们。
这种方案相对耗费的国力少一些,支持的官员比较多,约莫有三分之一。
第三个方案是,不能对这帮胡人抱以希望,汉人这套,对胡人根本行不通。打了胜仗,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能清静个几十年,过一段时间,胡人就会卷土重来,斗争将永远存在,不以人的意志改变。
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在边境设立守节,防御他们。其他的任何方案,都是在自找麻烦,空耗国力。
这个方案是最省力的,不过其中还有一些细微的分歧,用谁来守卫边疆,职务应该怎么任命?权力范围如何界定?
支持这种观点的官员是最多的,约莫有一半以上。
大兴皇帝深深思索了这三种方案,第一种明显耗费过大,迁延日久,变数太多。
第二种方案,耗费相对小了些,但很繁琐,战事会一直存在,就像打地鼠,哪里冒头,就去平定哪里。
第三种方案最轻便,省事,群臣大多都支持这个方案。
朝堂上,根据三条提议展开了激烈争论,反对第一条提议的官员们认为:“现在平定的两支胡人有近二十万,数年繁衍生息后,人数可能要翻倍。当年西晋就是搞了太多胡人进入中原,成为心腹之患。没过二十年,中原一带成了胡人的天下,西晋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便亡了,汉人不得不南迁续命。”
这个观点直指要害,赞同第一条方案的官员无法反驳,只能用大道理来辩解:
“皇上乃是天子,天子有责任养育天下苍生,不能歧视外族,孔圣人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人,就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只要肯教、会教,他早晚会走上正道。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将祸患遗留给后世子孙。”
核心意思是,这帮胡人现在不处理,万一后世子孙不能打,胡人又强盛起来,那汉人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面对激烈争论的双方,大兴皇帝脑袋都大了,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他难以决断。
大兴皇帝作为中兴之主,最大的愿望是做个明君,维持住大夏王朝兴盛,万世不衰,在经历了三十年九胡之乱后,朝廷百官思定,大都不想再打仗。
最终,大兴皇帝选择了第三个方案,设立“八守节一王”,行使抵御政策。
看得出,原本大兴皇帝是是真心想做个千古明君,一统周边蛮夷的,可惜还都长安府后,他年事已高,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便是西番遗留至今的来由,同样也是大夏二十五守节名臣实王的开端。
张玉郎点点头,深有同感。
天下大同,只是个很美好的愿望,在后世都不曾做到,更何况在这个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以及人类社会的组织管理能力如此落后的时代。
堂上沉默了一会,阮猛忽然问道:“张大人可曾听过气运鼎?”
“气运鼎?是什么东西?”张玉郎一脸懵逼。
阮猛哈哈一笑,解释道:“传说大禹治洪水后,划天下为九州,铸造九座小鼎。以本州物象铸于其上,鼎中暗藏各州气运。九鼎曾齐聚于秦,助秦一统,至秦亡遗失,后有传言说九鼎归汉,汉之后分散四地三百年,再无音讯,此系传言,未曾考证。
“传言还说,得一鼎者得其州,可为候,得双鼎者得其地,可为王。得三鼎者分天下,可为帝。”
“阮猛将军,这传言怕是多有不实,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张玉郎摆摆手,一脸不信。
假如九鼎传说是真,那大夏三百年国运从哪来的?难道说这九鼎之前曾在朝廷手里,助大夏朝三百年强盛!如此,那眼下一片混乱的局势又该作何解释?难道说朝廷又将九鼎给弄丢了?
阮猛端起茶杯,淡淡说道:“大人不信?”
“不信!”
张玉郎连连摆手,他宁可相信这个世界有超越世俗的力量,都不信天下有九鼎,得一鼎者得其州,得九鼎者得天下。
正想着,忽见阮猛微微一笑,从袖口摸出一个古朴厚重的物事
张玉郎当即瞪大了眼睛,若不是眼眶阻挡,一对眼珠子都能掉在地上,他失声惊呼道:
“气运鼎?”
“没错,气运鼎!”
大夏小衙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